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巧兰 《中原医刊》2004,31(16):62-6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03例新生儿呕吐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依据不同情况,采取正确卧位、饮食治疗、喂养知识宣教、病因治疗等措施,均获呕吐停止的满意效果。结论:新生儿常见的呕吐原因有:咽下综合征、喂养不当、神经系统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感染性疾病、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等,依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均可获得呕吐停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5.
呕吐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5年来,经过对179例新生儿呕吐的观察,获得的点滴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严重者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甚至造成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近3年来,我们收治了106例新生儿呕吐患者,占同期住院新生儿4.2%,为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2年来,经过新生儿62例呕吐的观察,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介绍如下。1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1.1呕吐羊水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吐出物为泡沫状浅黄色或咖啡色液,吐净后可自行缓解。1.2溢奶喂食后侧卧口边溢出奶液,见于母乳量较充足的新生儿。1.3喂养不当水平式卧位喂奶,致大量空气吞入,牛奶太冷太热,奶咀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均可致喂奶后呕吐。1.4食道闭锁进食后即吐,吐奶液,口中常流出大量黏液,多发生青紫窒息。1.5幽门痉挛新生儿幽门功能暂时性失调,喂奶后短时间内即呕吐,吐物多为奶液。1.6巨结肠生后3d~4d出现呕吐,腹部膨隆,呕吐物中有胆汁和粪汁,无胎便或很少。1.7肛门闭锁生后无胎便,24h后出现呕吐、腹胀,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呕吐物混有胆汁粪汁,腹胀严重不见缓解。1.8胎便性肠梗阻出生后呕吐、腹胀,先吐奶后吐胆汁,腹部肠型明显,胎便少。2对新生儿呕吐的观察2.1对呕吐时间及呕吐物性状特点的观察一般来说,生后3d~5d内出现呕吐,多为先天因素所致。其中羊水吸入、喂养不当、食道闭锁等疾患最早出现呕吐。生后5天以后出现呕吐,除了考虑先天因素外,还要考虑有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原因很多.由内在因素所致如:新生儿期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调节功能差,对呕吐中枢控制有限,加之新生儿消化系统本身结构的特点,如食管短、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等,均是易发生呕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及分泌胃酸和蛋白酶的功能较差,故容易出现呕吐,尤其是在发生新生儿疾病时。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引起窒息,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猝死。因此,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我科1998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病例中有58例频繁呕吐。现报告如下。1 病情观察要点1.1 呕吐出现的时间①出生后4h以内出现的呕吐多为  相似文献   

11.
12.
新生儿时期由于胃、食管发育的特点常发生溢乳和呕吐,呕吐的并发症很多,如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肺不张等[1]。对于早产儿,呕吐甚至可引起猝死,需尽快查找呕吐病因,及时处理。现对新生儿呕吐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呕吐102例,男60例,女42例。病因:喂养不当18例;非感染性疾病44例(幽门痉挛4例,胃食管反流18例,咽下综合征3例,新生儿黄疸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4例);感染性疾病36例(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败血症1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炎4例);外科疾病4例(先天性肠闭锁1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波 《吉林医学》2010,31(20):3345-3346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由于逆蠕动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入性肺炎,重者窒息死亡。疾病引起呕吐严重者,因大量胃液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长期呕吐可发生营养不良,所以做好新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呕吐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多在新生儿出生 1天~ 2天内出现 ,根据其出现的时间、性质及伴随的体征可分为功能性呕吐与病理性呕吐。本文总结了 1999年以来 89例呕吐儿的护理经验和教训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89例患新生儿呕吐症的有 80例属功能性呕吐 ,9例为病理性呕吐。应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治愈率达 10 0 %。1 1 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1 1 1 呕吐羊水 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 ,呕吐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含母亲宫血、羊水的咖啡色样粘液 ,待胃内容物吐净后可自行好转。1 1 2 吐奶 常见于母乳量…  相似文献   

15.
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其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反射性引起幽门、胃收缩,贲门松弛,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升高,导致胃内食物和胃液经食管排出体外。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呕吐物吸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1]。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了96例有呕吐症状的新生儿,其中男婴53例,平均年龄8d,女婴43例,平均年龄9d;诊断为咽下综合征者16例,颅内出血者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者25例,喂养不当者20例,肠道感染者11例,先天性巨结肠者1例,胃食管返流者8例。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2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及原因2.1呕吐羊水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吐出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淡咖啡色黏液,系母亲宫血、羊水及胃液混合物。2.2喂养不当主要是由于喂乳次数过于频繁,喂乳量过多或浓度不合适,温度过热或过冷。奶嘴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喂养...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光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07-3408
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其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刺激延脑呕吐中枢,反射性引起幽门、胃收缩,贲门松弛,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升高,导致胃内食物和胃液经食管排出体外。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呕吐物吸入,可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严重呕吐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引起死亡[1]。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了96例有呕吐症状的新生儿,其中男婴53例,平均年龄8d,女婴43例,平均年龄9d;诊断为咽下综合征者16例,颅内出血者1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者25例,喂养不当者20例,肠道感染者11例,先天性巨结肠者1例,胃食管返流者8例。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2临床常见的呕吐种类及原因2.1呕吐羊水出生当天或次日呕吐,吐出物为泡沫样透明羊水或淡咖啡色黏液,系母亲宫血、羊水及胃液混合物。2.2喂养不当主要是由于喂乳次数过于频繁,喂乳量过多或浓度不合适,温度过热或过冷。奶嘴孔太大,奶流过急,吞咽过快等喂养...  相似文献   

17.
孙兴云  赵丽  李英 《中外医疗》2011,30(9):150-150
新生儿由于分娩时吸入过多羊水或吞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刺激新生儿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前常无恶心反射,故呕吐物常从口鼻喷出,如不注意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所以新生儿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当消化道及其它器官受到异常刺激而将神经冲动传至延髓呕吐中枢时,即发出冲动,引起一系列的呕吐动作。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轻者吃奶后奶液自口角溢出,重者大量奶液从口鼻喷出。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入性肺炎,重者窒息死亡。若呕吐呈持续性或反复出现时,可为某些严重疾病的重要表现,常引起不良后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生婴儿出生后呕吐是较常见现象,呕吐发生的时间不同及伴随症状不同诊断各异。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今年6月份的28例呕吐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4小时内发生呕吐者为18例,表现为恶心、呕吐或开奶后恶心、呕吐,呕吐物淡黄色粘液12例,黄绿色粘液4例,咖啡色物为2例,不伴腹胀及胎粪排除障碍,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呕吐的护理要点,减少新生儿因呕吐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方法:对120例发生呕吐的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呕吐新生儿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使其呕吐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减少了呕吐引起的并发症,无1例患儿发生窒息.结论:做好对新生儿呕吐的观察与护理及喂养宣教可减少新生儿的呕吐及呕吐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