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调查发现,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研究表明:睡眠疾病在世界上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问题。为此,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睡眠日”,并将其定在每年春季的3月21日。  相似文献   

2.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睡眠日”,并将其定为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此项活动的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睡眠到底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在世界睡眠日即将来临之际,本刊特别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授王效道。  相似文献   

5.
沈扬  张俊 《家庭医学》2005,(24):4-7
今年的3月21日,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确定的“世界睡眠日”首次走入中国,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类生命的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是否拥有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证,睡眠障碍共分为11大类,包括近百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五天不睡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可见,睡眠是人重要的生理需要之一。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因此,本刊特组织“睡眠障碍”专题笔谈,以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睡眠障碍的病因、标准、治疗与保健预防等相关问题,更好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注睡眠享用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来自睡眠”是医学研究人员根据近年来对睡眠研究的最新结果所提出的新观点。但由于多种原因睡眠障碍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8.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五天不睡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可见,睡眠是人重要的生理需要之一。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因此,本刊特组织"睡眠障碍"专题笔谈,以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睡眠障碍的病因、标准、治疗与保健预防等相关问题,更好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目前全世界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你还在“用最贵的护肤品,熬最深的夜”吗?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在3月21日第20个“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关注睡眠,呵护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医药与保健》2007,15(4):50-50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目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迭32%-50%,英国为10%~14%,日本为20%,法国为30%,中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约27%的人有睡眠问题。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睡眠就像食物和水,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的生理需求。人的生命旅途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睡眠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话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在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达到38.2%。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其旨在引起大家对睡眠质量的关注。下面介绍一些改善睡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3月21日——初春的第一天,被定为世界睡眠日。2012年3月20日,由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2012世界睡眠日暨全球健康睡眠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也是由我国举办的首次国际规模大型睡眠峰会。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教授上海副市长沈晓明、著名睡眠专家韩德民教授、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主席Christian Guilleminault、产业界代表姚吉庆等出席了此次会议。今年我国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幸福中国",与会专家代表围绕如何获得好睡眠,如何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失眠症进行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人人健康》驻京记者作为媒体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27-627
世界睡眠日为每年的3月21日,由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发起。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d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司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5.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帮助恢复精神以及解除疲劳.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的睡眠问题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今年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相似文献   

16.
冯志颖 《长寿》2005,(9):39-39
医学调查发现,人群中约有10%的人患有长期失眠,有25%~30%的人可由各种因素引起一过性或短暂性失眠。而在老年人群中,失眠的发生率远远超过上述数字。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主诉,为实施全球睡眠健康计划,国际上提出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对失眠困扰,一些老人或经过医生诊治,或自行寻求服用某种镇静催眠药,以摆脱对睡眠质量的不满意状况。  相似文献   

17.
睡眠不良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甚至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寐。有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成人中约有30%出现睡眠障碍。为此,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我国人民的睡眠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则多达5亿人,其中3亿以上生活在城市。成年人中约有50%的人群有过睡眠不良经历,而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中老年人中受此困扰的也为数不少,睡眠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引起睡眠不良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人体的脊柱疾病和睡眠时所使用的枕头与床垫等是造成该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悠悠 《现代养生》2012,(3):25-28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9.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五天不睡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可见,睡眠是人重要的生理需要之一。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因此,本刊特组织"睡眠障碍"专题笔谈,以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睡眠障碍的病因、标准、治疗与保健预防等相关问题,更好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沈扬  张俊 《家庭医学》2005,(12):4-7
今年的3月21日,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确定的"世界睡眠日"首次走入中国,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类生命的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是否拥有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保证.睡眠障碍共分为11大类,包括近百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