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兴市农村人群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社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方案。方法按照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98A069项目在嘉兴农村分别设立干预区和对照区。在干预区内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系统管理。结果1、干预区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区(前者为36.22%,后者为104.91%)。25、年内干预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均值较基线升高了3mmHg,舒张压升高了1.8mmHg;对照组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均值较基线升高了12.3mmHg,舒张压升高了7.4mmHg。3、干预区高危人群各类高危因素下降比例大于对照区。4、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高于基线时的水平。结论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不仅有效,而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的初步效果。方法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要求,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并利用"U1000系统"对全人群进行信息化管理,对综合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三年,社区人群管理率达88.13%;社区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下降,与综合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下降,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提高。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工作是完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秦皇岛铁路地区建立规范化、信息化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方法从2005年起对秦皇岛铁路地区职工每年进行体检和统一问卷调查,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实行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及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综合干预,定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3 a的综合干预管理,秦皇岛铁路地区职工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下降,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明显降低,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结论实施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干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高血压人群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0年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建立以"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选择浙江省有代表性的城市、城镇、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大规模社区干预试验。按照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制订实施方案,规范化培训干预组医生,按照方案要求对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结果截至2013年12月共管理了高血压患者20 807例。其中干预组从基线的8996例增加到12295例,规范管理率达到86.8%;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1.21 mmHg和8.55 mmHg(均为P<0.05),治疗率和控制率由基线时的55.4%和38.6%提高到86.7%和77.8%(均为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改善(均为P<0.05),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能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来观察代谢综合征(MS)各项有关指标,评价干预效果并指导干预措施.方法 2001年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示范点基线调查要求,对贵阳市黔灵镇社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示范点人群(>15岁)的多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综合干预.抽样方法采用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817人.经过5年综合干预后,2006年按上述方法再次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231人进行复查.同时对该社区人群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抽样调查.结果 干预后人群MS的患病率为9.3%,较基线时(干预前)12.0%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MS相关因素≥1,≥2,≥3个的人群发生率与基线时比较.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基线时比较有明显的下降(干预后:18.1%比干预前:23.4%,P<0.01).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从基线时的17.1%、13.0%、4.6%提高到45.7%、41.4%、14.1%(P均<0.01).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其中以腰围、血糖、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下降明显(P<0.01).干预后人群心脑血管病总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后:2.4%比基线时:4.1%,P<0.01).结论 通过对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能明显降低人群MS的患病率及其各项主要指标,人群心脑血管病总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遏止高血压不断上升的趋势,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绍兴市马山镇2005年列入《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试点以来,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要求,积极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网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诊治能力以及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作用。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制定了《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根据此方案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于2007—2010年,对干预组医务人员进行网络跟踪临床指导,对干预组≥35岁居民实施全人群分类及高血压分级管理、综合干预,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运用专家网络跟踪指导模式培训社区医师,3年后高血压知识和病例诊治能力均明显提高,平均总分由47.3提高到78.1(P<0.05);干预组实施高血压社区信息化管理后效果显著(P<0.05):全人群管理率由36.0%提高至63.1%;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下降5.5 mmHg和1.7 mmHg;一、二、三级高血压管理级别比例变化明显,一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67.2%提高至93.8%,二级、三级管理的比例由干预前19.8%、11.8%下降到5.3%、1.9%;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由58.7%、48.5%、33.4%提高到89.7%、77.0%和72.6%;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饮食偏咸以及少运动比例由19.7%、24.3%、23.5%、74.2%下降至14.5%、17.5%、15.5%、34.1%;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发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诊治能力和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模式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全市实施三种模式:模式1(一般管理):78个社区执行农村公共卫生任务。模式2(综合管理):6个社区按疾控中心制定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实施。模式3("三化"管理):32个社区按心脑血管病防治机构制定的《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规范》执行,实施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结果模式1~模式3地区的高血压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56%、5.97%、8.11%;高血压检出率≥8%的社区分别占11.69%、33.33%和56.25%。模式3地区的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率为79.41%、86.31%,均高于模式1和模式2地区。结论普及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实施,强化质量控制,是提升防治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民现阶段高血压流行状况,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的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采取社区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获得20岁及以上人群的相关资料,经整理后输入全国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计算机gxyU1000.net网络系统实施管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0岁及以上居民42998人,测得高血压患者1182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4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7.53%和27.4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Ⅰ级、Ⅱ级和Ⅲ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70.45%、23.81%和5.74%,其中新发现的高血压人数占高血压总病例数的10.69%。高血压高危人群占调查人数的22.78%,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杭州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和防治任务形势严峻,高血压高危人群应列入重点干预对象,加大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选择嘉兴、绍兴、丽水三地区作为农村、城市、城镇社区 ,分别设立干预区和对照区。在干预区内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促进 ,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 ,对患病人群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 1)提高了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 (44 6 5 % )和血压控制率 (11 78% ) ;2 )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得到进一步控制 ;3)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 2 6 9mmHg ,舒张压下降 3 2 2mmHg ;4 )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降低。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 ,降低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仅有效 ,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马山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5岁以上24669人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分类管理。一般人群:指血压<140/90mmHg,不伴有任何危险因素者;高危人群,血压在正常高限(120~139/80~89mmHg)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一项及以上者;高血压人群:指血压≥140/90mmHg,包括原有高血压病史,近两周内仍在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高血压人群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的情况分成:1级高血压(轻度)2、级高血压(中度)、3级高血压(重度)。对干预人群进行定期随访: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以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为主;对患病人群按分级管理原则,采取药物和非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8.90%;人群随访率为85.68%,健康教育覆盖率92.83%;人群高血压知晓率由28.1%上升到75.7%、治疗率由28.1%上升到70.23%、控制率由8.3%上升到56.4%;人群舒张压平均下降0.93mmHg、收缩压平均上升3.08mmHg;戒烟率为6.76%、戒酒率为5.50%、吸烟量和饮酒量均有所下降、运动量也有所增加。结论《规范》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但需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社区进行高血压规范管理,观察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了解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变化。方法 2009-04-2010-04在上海市普陀区4个社区2048人中检查出高血压患者977例,按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实行分级管理1年,设立健康管理专员进行管理,随访包括血压测量、健康教育和治疗方案调整。结果高血压患者977例一年的规范管理率88.9%;管理前后高血压的治疗率从66.7%(652/977)提高到73.6%(655/890),高血压控制率从41.3%(403/977)提高到61.8%(550/890),分别增加了6.9%和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线调查时相比,1级高血压患者减少22.8%,2级高血压患者减少4.3%,3级高血压患者减少0.3%;在重新评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状况中,低危患者人数增加0.2%,中危患者人数减少0.6%,高危患者人数增加1.2%,很高危患者人数减少0.8%;吸烟者、超重者、缺少运动者分别减少0.8%、0.4%、2.0%,血脂异常者减少4.9%(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分别降低0.20、0.30和0.14mmol/L(P<0.01)。结论健康管理专员模式在社区是能被患者接受的,规范管理后,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下降,高血压控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流程,建立质量控制队伍,对质控员和社区医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业务培训。采用网上抽查、电话问询、表格核对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对基线调查和随访阶段的血压、人体形态测量、表格填写、数据网络输入等重点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试点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调查表格填写的完整率、正确率和真实性显著上升,血压正确测量率由40.83%上升到90.10%,尾数偏爱现象明显减少,2周内体检和随访结果网络输入率上升至90%以上,随访率由35.21%提高到80.31%,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接收率75.23%,高血压病人的规律服药率由45.32%上升至76.32%,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由26.52提高到95.32%,治疗率由29.14提高到80.62%,控制率由10.31%提高到61.12%,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成绩显著。结论质量控制是提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为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在疾病防治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388例自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进行体检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分成干预组(n=194)与参照组(n=194),为参照组提供健康指导,为干预组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比两组高血压确诊率以及干预后生活品质。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达10.82%,参照组高血压确诊率达31.44%,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中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有助于规范其生活方式并可提高其生活品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968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康、定期随访、健康教育、规范药物治疗等社区卫生综合干预,2年后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规范服药率明显提高,高盐饮食和体育锻炼、饮酒情况有改善,但吸烟情况无显著变化。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控制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①分别选择城市、农村和城镇三个社区中15岁以上常驻(居住半年以上)人群为高血压疾病管理对象。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③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④每个实施阶段都设置了相应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估标准。结果①专业人员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社区人群管理能力及自身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区相关政策及环境有显著变化。②迅速提高高血压"三率"、人群平均血压水平有所下降、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所改善、急性事件的发生较周边社区减少。③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满意度增加。结论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计划不仅在城市社区可以有效实施,在农村实施同样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北京房山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我国农村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经验,初步总结一套有推广价值的综合防治方案。方法采用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结合的防治策略,研究社区范围包括5个乡,10万以上人口。干预方式和主要措施:(1)在卫生保健服务和社区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三级防治网。(2)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3)基层心血管病防治人员的培训。(4)高血压检出、随访和管理。结果基线调查和复查分别于1991~1992年度和1995年完成,通过3年干预,干预区人群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区,干预区人群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心血管病防治方向改变。干预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率和管理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区(P<0.01)。与对照区相比,干预区人群收缩压净下降1.2mmHg(P<0.05),但体重和体重指数略有升高。干预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13.5%(P<0.01);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12.9%(P<0.01)。对照区正相反,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结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方法与措施可行,初步取得预防和降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队式疾病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2~2014年该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一步分为一般人群、高危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并进行综合干预。对一般人群及高危患者以健康教育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采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干预随访3年。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治疗率由31.35%上升至45.87%,控制率由21.22%上升至49.65%,知晓率由32.45%上升至78.62%,随访率由34.78%上升至77.21%,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由31.33%上升至46.23%,体重指数达标率由38.76%上升至41.23%。结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团队式疾病管理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干预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1年7月,抽取苏州市盛泽镇1 7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综合干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方式改善率均明显提高(P均〈0.00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51.96%比80.33%)、规律服药率(42.22%比74.36%)、血压控制率(40.93%比64.93%)亦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平台,依托社区MSM"草根组织"的人力资源和组织优势,开辟MSM同伴教育和自我教育渠道,拓展自愿咨询检测(VCT)和性病诊疗服务,开展社群干预、关怀救助和社会动员,实施MSM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综合干预。结果经过一年的干预,评估调查、基线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97%、80.49%;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4.44%、65.67%;一年内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率分别为92.78%、87.46%,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率分别为24.39%、41.24%;一年内患过性病的比率分别为3.44%、15.68%。结论干预一年后MSM人群高危行为的改变有明显进展,综合干预模式具有优势互补、成本效益较高的特点,经过进一步试点和完善后,可复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