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荧光法研究^ω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大鼠脑缺血后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显示L-NNA可明显减少缺血10min不同脑区NO的含量(P〈0.05或P〈0.01);左旋精氨酸可部分逆转L-NAA的使用,使NO的含量增加(P〈0.05或P〈0.01)。提示L-NAA可减少脑缺血时NO的过量生成而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所致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建立以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通过伊文氏蓝法和重量法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毛细血管通透性、脑指数、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丹红注射液预防给药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减轻脑水肿(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所致脑水肿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海马、皮层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对大鼠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中脑动脉梗塞(MCAO)模型,缺血后给予L-精氨酸治疗。相应时间断头取脑,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L-精氨酸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组明显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纹状体、海马、皮层中Asp、Glu、Gly、GABA含量显著增加,给予L-精氨酸治疗后,缺血后2、6h治疗组Asp、Glu的含量明显降低,Gly、GAB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L-精氨酸降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是保护脑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黎明  刘生  马骏  吴国泰  任远 《中国药房》2006,17(9):664-666
目的:研究二十五味珍珠丸对大鼠脑缺血所致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建立以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通过伊文氏蓝法和重量法观察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脑毛细血管通透性、脑指数、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二十五味珍珠丸预防给药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指数,减轻脑水肿(P<0.05)。结论:二十五味珍珠丸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所致脑水肿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活性因子,通过激活平滑肌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而产生血管舒张作用,它还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与NO的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结构类似的物质如L-N~G-monomethylarginine(L-NMMA)能够选择性地抑制NO合成酶,减少NO的生成,从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L-N~G-nitro-arginine(L-NNA)也是L-Arg的衍生物,关于它对脑血管、冠状动脉的作用已有报道。本文研究的是它对大鼠、豚鼠离体主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L-NA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L-NA治疗组(L-NA组)。IS和L-NA组按缺血后时间分为3个亚组:2、6、12 h。每组6只大鼠。L-NA组每次按20 mg.kg-1,ip给药,每日2次,连续3 d。IS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插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FCM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c 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 l-2蛋白表达无差异,bc l-2/Bax降低,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低于相应的IS组,bc l-2蛋白表达、bc l-2/Bax高于IS组,缺血2,6 h治疗3 d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bc l-2、Bax蛋白表达和bc l-2/Bax与IS组比差异无显著。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与降低caspase-3、增加bc 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 l-2蛋白/Bax蛋白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L-NA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L-NA治疗组(L-NA组).IS和L-NA组按缺血后时间分为三个亚组:2 h、6 h、12 h.每组6只大鼠.L-NA组每次按20mg/kg,ip给药,每日2次,连续3 d.IS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插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FCM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Bcl-2/Bax降低,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IS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高于IS组,缺血2、6 h治疗3 d 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和Bcl-2/Bax与IS组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蛋白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含水量及脑脊液S100β的影响。方法:Pusinelli方法建立四动脉阻断全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脑缺血再灌注组(n=12)、吗啡预处理组(n=12)。脑缺血8min,再灌注48h后,每组取6只大鼠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取剩余6只大鼠于枕骨大孔抽脑脊液后立即断头取脑,干湿称重法测量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S100β蛋白含量。结果:吗啡预处理组细胞受损的病理学改变显著轻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吗啡预处理组脑含水量及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或P〈0.01)。结论:吗啡预处理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提高脑缺血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时脑组织中NO的变化.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后3个时点观察脑组织梗死面积、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评分,并观察缺血脑组织超微病理结构变化,对缺血区脑组织NO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低于缺血组和治疗组(P<0.05),缺血组和治疗组NO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P<0.05),治疗组与缺血组相应时间点NO含量比较明显降低(P<0.05).光镜显示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脑缺血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细胞水肿明显,胶质细胞弥散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结论:NO参与了脑缺血损伤,β-七叶皂甙钠可以降低缺血脑组织中NO的含量,减小梗死体积,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和脑组织水肿,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脑宁片对脑缺血大鼠乳酸、LDH、ATP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大鼠脑缺血模型脑匀浆乳酸(lactic acid,LD)、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心脑宁片组、尼莫地平组、脑安片组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测定脑匀浆中蛋白含量、LD、LDH、ATP酶水平。结果 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心脑宁片均可显著降低脑匀浆LD水平(P<0.01),升高脑匀浆LDH活力(P<0.01),并可显著升高脑匀浆Na+-K+-ATPase(P<0.01)、Mg2+-ATPase和Ca2+-ATPase活力(P<0.01或P<0.05)结论 心脑宁片具有明显改善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化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脑血康(0.9 g/kg)组与化瘀通络方高、中、低剂量(16.0、8.0、4.0 g/kg)组。复制模型前4 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型NOS(nNOS)、诱导型NOS(iNOS)、VEGF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NOS mRNA表达减弱,内皮型NOS(eNOS)与VEGF的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NOS与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实行再灌注,采用干湿重方法 测定脑含水量,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观察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不同再灌注时间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酚性碱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含水量和EB含量.结论 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实行再灌注,采用干湿重方法测定脑含水量,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观察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不同再灌注时间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蝙蝠葛酚性碱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含水量和EB含量。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2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DAI组和治疗组,建立DAI模型后治疗组给予尼奠地平注射液腹腔注射,剂量为0.5 mg/(kg·d),分别于伤前和伤后6h、1d、3d、7d通过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反映脑水肿情况,通过观察伊文蓝(EB)含量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DAI后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EB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伤后1d和3d,2组内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水含量和脑E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伤后6h和1d、3d时尼莫地平治疗组脑组织水含量明显低于DAI组(P<0.05或P<0.01),伤后6h和1d、3d、7d尼莫地平治疗组脑EB含量明显低于DAI组(均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以有效控制DAI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脑水肿的产生是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关键因素,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需要在短期内缓解病情,改善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降低脑出血后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就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做简单阐述,并对临床常用方案如: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低温处置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灌注6 h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右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均为5 μl),阳性对照组注射抗趋化因子样因子1(CKLF1)抗体(5 μl),丁苯酞组注射丁苯酞(5 μl)。再灌注24 h后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右侧半球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采用ELISA、蛋白免疫印迹、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半球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β)、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表达。结果: 与左侧脑组织相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丁苯酞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阳性对照组与丁苯酞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含水量、CKLF1表达、TNF α和IL 1β含量、ICAM 1和VCAM 1表达、嗜中性粒细胞数目、MPO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含水量、CKLF1表达、TNF α和IL 1β含量、ICAM 1和VCAM 1表达、嗜中性粒细胞数目、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丁苯酞组大鼠TNF α、IL 1β含量、嗜中性粒细胞数目、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阳性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大鼠ICAM 1和VCAM 1 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趋化因子CKLF1表达,降低脑缺血炎性损伤,改善缺血后脑水肿,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藏药螃蟹甲中苯乙醇苷(PhGCs)对模型大鼠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空白(等容灭菌注射用水)组、缺氧模型(等容灭菌注射用水)组、地塞米松(4 mg/kg)组与PhGCs高、中、低剂量(400、200、50mg/kg)组。复制模型前6 d ig给药,ig给药第4 d起除常氧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置于模拟海拔8 000 m的高原环境,连续缺氧暴露72 h以复制大鼠高原脑水肿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常氧空白组比较,缺氧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细胞和血管周围腔隙增宽,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脑含水量增加;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增加,SOD、GSH活性减弱;大鼠血清与脑组织IL-1β、TNF-α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缺氧模型组比较,PhGCs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脑含水量减少;PhGCs高、中剂量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减少,SOD、GSH活性增强,大鼠血清与脑组织IL-1β、TNF-α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PhGCs能明显减轻由急性缺氧所致大鼠急性脑损伤状态,对模型大鼠急性高原脑水肿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溶液5 mg&#8226;kg-1)及低、中、高剂量药物组(给予西红花酸10, 20, 40 mg&#8226;kg-1),每组 2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5组大鼠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缺血脑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 结果 西红花酸高、中、低剂量药物组, 尼莫地平组, 假手术组, 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35±0.31), (1.21±0.54), (2.04±0.32), (1.29±0.42), (0.00±0.00), (2.12±0.64)分, 脑梗死体积比例分别为(13.2±4.3)%, (21.6±3.5)%, (34.2±2.7)%, (20.6±4.2)%, (0.0±0.0)%, (44.8±3.2)%;MDA分别为(2.0±0.5), (2.9±0.4), (3.8±0.7), (2.5±0.8), (2.1±0.6), (4.2±0.7) μmol&#8226;g-1;NO分别为(5.8±1.5), (8.8±1.3), (10.8±2.3), (8.8±2.1), (6.3±1.1), (12.8±1.3) μmol&#8226;g-1 ;SOD分别为(198.3±13.1), (159.8±10.9), (132.4±12.1), (164.3±10.7), (202.6±12.5), (121.1±11.6 )kU&#8226;g-1.表明西红花酸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脑组织MDA和NO含量,增加脑组织SOD活性. 结论 西红花酸能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增加脑组织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水肿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某院96例急性水肿性胆源性胰腺炎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对照组(头孢唑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1.25%(P0.05);研究组血常规、血液淀粉酶及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水肿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提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汝涛  戴兴凌  夏晴  马金强  梅其炳 《中国药房》2008,19(16):1226-1227
目的:研究阿魏酸乙酯(EF)对大鼠急性肺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高辛组和EF不同剂量(25、50、100mg·kg-1)组,各组分别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7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建立急性肺水肿模型,记录大鼠存活时间、肺动脉压(1、3、5min)及肺含水量等指标,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F各剂量组大鼠存活时间延长、肺动脉压及肺含水量降低(P<0·05),肺组织损伤减轻。结论:EF对急性肺水肿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