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植物凝集素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40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的AFP异质体。肝癌组AFP浓度124~56000ng/ml,肝病组AFP浓度31~980ng/ml。不论是应用LCA或ConA,均可将AFP分成两种异质体,分别称之为LCA结合型(AFP-R-L)和非结合型(AFP-N-L);ConA结合型(AFP-R-C)和非结合型(AFP-N-C)。以AFP-N-L<75%或AFP-R-C<100%为界诊断肝癌,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达87.2%和89.7%,而肝病组的阳性率仅为2.5%和17.5%根据通常的AFP>400ng/ml的肝癌诊断标准,肝癌组的阳性率为78.2%,肝病组的假阳性率高达20%。结合检测AFP异质体诊断肝癌(用LCA分型),阳性率提高至97.4%,假阳性率降为2.5%。  相似文献   

2.
用自行改进的刀豆素A(Con A)交叉亲和免疫电泳(CIAE)检测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a_1-AT)异质体共247例。结果原发性肝癌(PLC)的α-AT异质体(I peak)百分值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1),以I peak≥8.00%为阳性,PLC的阳性率为67.0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AFP阴性PLC和早期PLC的阳性率分别为67.44%和56.25%,消化道肿瘤病人I peak假阳性显著低于α_1-AT(P<0.05),I peak随病程进展显著升高(P<0.01),而肿瘤切除后又显著下降(P<0.01)。表明α_1-AT异质体对PLC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产扁豆凝集素(LCA)作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检测24例肝脏病人血清AFP糖链异质体,并与AFP 放免法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22例经手术病理或B 超和CT 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放免法测定的阳性率为81.8%,而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测定的阳性率为90.9%。本组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放免法测定为阴性,而AFP 的异质体检测为阳性。因此认为AFP 的异质体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为AFP 轻度升高的肝癌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及治疗时机,并可鉴别诊断AFP 浓度升高的良性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异质体测定在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53例,各类良性肝病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量离心柱法分离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AFP-L3 variant)测定,并通过实施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含量、AFP-L3水平及AFP-L3占总甲胎蛋白的比率。检测后所有检测结果均以AFP-L310%为阳性作为诊断标准、AFP≥400 ng/m L为阳性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L310%43例(81.1%);51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中,AFP-L310%5例(9.8%),肝癌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阳性率(P0.05)。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400 ng/m L33例(62.3%);51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中,AFP≥400 ng/m L 14例(27.5%),肝癌AFP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阳性率(P0.05)。肝癌患者AFP-L310%、AFP≥400 ng/m 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通过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能有效区分肝癌与良性肝病,弥补AFP诊断中的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预警及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共183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采用郑州安图LUMO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占 AFP 总量的百分比[AFP-L3(%)].结果①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浓度AFP(AFP<200μg/L)原发性肝癌组AFP-L3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1).②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不同浓度AFP均值和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低浓度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肝癌)标志物为肝癌细胞或宿主所产生的对肝癌有一定特异性的物质,临床上多用于肝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现将常用的几种肝癌标志物临床研究现状简介如下。一、甲胎蛋白(AFP) 良性肝病病情活动时可致血清AFP上升,故单纯检测AFP有时难以对肝癌和良性肝病做出鉴别诊断。由于AFP糖基化过程之差异,AFP可以分成不同糖链结构的异质体(Variant)。青柳丰等报道小扁豆凝集素(LCA)结合性AFP含量192例肝癌为45±32%,86例良性肝病为4±7%,差异显著;屠振兴等曾报道若以LCA非结合型AFP小于75%为阳性诊断肝癌,阳性率达84%,肝病组假阳性率仅2%。屠振兴等还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癌、49例肝硬化、36例急性肝炎及60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P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及结合珠蛋白(HP)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及α_1-AG非常显著地高于肝硬化、急性肝炎及正常人(P<0.001);肝癌患者血清HP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人(P<0.001及P<0.05)。33例AFP阴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α_1-AG及HP均显著地高于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这AFP阴性肝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将这三种糖蛋白再与AFP联合检测,则可大大地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比色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研究其对36例原发性肝癌(PHC)、30例肝硬化(LC)、16例转移性肝癌(MC)、11例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BSOL)、22例慢性肝炎(CH)和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EMT)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组中对AFU,AFP和α_1A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HC组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AFU,AFP和α_1AT对PHC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5%,61.1%和66.7%,可靠性分别为81.7%,83.9%和65.6%,三项指标联测则PHC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91.7%。AFU活力与PHC肿瘤大小、AFP含量无相关,与α_1AT呈正相关。本文资料表明:AFU可作为PHC血清标志物,对AFP阴性病例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及肝癌预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肝病患者血清,其中肝癌98例,肝硬化46例、慢性肝炎56例,分别检测AFP以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对AFP-L3异常升高非肝癌患者进行跟踪。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数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组(P0.01);AFP-L3诊断肝细胞癌灵敏度(72.3%),但特异性较高(97.0%),AFP-L3的百分比与AFP浓度不相关(r=0.16,P0.05)。AFP-L3阳性的3例非肝癌患者,12个月内有3例发生肝癌。结论: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肝癌预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探讨AFP-L3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预装有偶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值。以AFP〉20ng/L,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AFP-L3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1)。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在AFP阳性时的良、恶性肝病的鉴别及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肝炎、肝硬化、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U、CA19-9和GGT的浓度及阳性率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AFP、AFU、CA19-9和GGT在原发性肝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AFP、AFU、CA19-9和GGT在肝炎、肝硬化组的浓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FP、AFU、CA19-9和GGT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的阳性率(P<0.05)。但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且AFP、AFU、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AFP阳性率随着肿瘤组织的直径增大,其阳性率明显增加,其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AFP、AFU、CA19-9和GGT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APT)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PHC患者60例作为肝癌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健康成人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原-ECV一步法检测APT,采用化学免疫发光的方法检测甲种胎儿球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组内对比APT与AFP的阳性检出率,并对比2组APT检测水平.结果 肝癌组APT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内AP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P<0.01).结论 PHC患者APT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可用于PHC的筛查;在PHC患者中APT阳性率检出率显著高于AFP,对于AFP浓度较低或表现为阴性的PHC患者,APT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应用于PHC诊断.在临床应用中若能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正常人、各种肝病患者血清α—L—藻糖苷酶(AFU)的测定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PHC)组血清AFU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以AFU≥450nmol/ml·h为诊断界值,对PH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0.6%、86.1%、84.9%,对AFP阴性,低浓度阳性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1.4%、100%,与AFP联合检测对PHC总的诊断阳性率为93.5%。在AFP阳性和阴性病例中,AFU阳性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方法(ELA)分别对200例正常健康人、32例原发性肝癌及105例肝炎,肝硬化病例作了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定量测定。正常健康人及肝癌病人含量分别为2.510±0.280g/L(250.96±28.02mg/dl)、3.210±0.403g/L(321.01±40.26mg/d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αFP阴性的肝癌病例,α_1AT含量均高于正常,提示α_1A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尤其是α_1FP阴性病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生化分析法对100例健康者及88例癌症患者血清中α_1—AT含量进行检测,其含量分别为71±9.7及106.4±26.7个单位,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血清中α_1—AT测定对癌症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发现血清甲胎蛋白(AFT)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α_1—AT明显高于正常,提示此法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本法稳定、迅速,简便,试剂廉价,适用于基层医院,为癌症病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病例主要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病例,其中肝癌组28例,良性肝病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AFP、CA125、CA199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良性肝病组患者AFP、CA125、CA199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的AFP、CA125、CA199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良性肝病组患者AFP、CA125、CA199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弥补了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明显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减少了漏诊率,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测定血清AFP含量是目前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较灵敏的方法之一,其阳性率在80%左右。但仍有20%左右的肝痛病人,AFP呈阴性。另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妊娠等,也可出现AFP升高,因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1979年Chio报道,肝癌病人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rypsin,简称α_1—AT)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总胆汁酸(TB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3例作为肝癌组,另外选择同期肝硬化者75例作为肝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1例作为正常组,对各组别AFP、AFU、TBA和LDH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及其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肝癌组血清AFP、AFU、TBA及LDH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四项检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AFP、TBA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FU、LDH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联合检测对肝癌组的阳性率高达91.78%,明显高于AFP、AFU、TBA及LDH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并且肝癌组的各项检验项目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仅凭单项检测AFP、AFU、TBA及LDH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误诊率。而联合检验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检查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漏诊率。并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对疗效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谢伟  罗燕君 《吉林医学》2011,(6):1101-1101
目的:结合甲胎蛋白(AFP),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根据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AFU与AFP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FU与AFP的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在原发性肝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二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达95.2%。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明显提高了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仅有效地避免漏诊,还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主要探讨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在肝癌中的统计分析及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转移性肝癌(MC)组48例、肝炎组57例和正常对照组79例,进行血清 AFP,GGT,AFU检测,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前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检测).结果: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HC组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91.7%、80.9%、69.0%,AFU、AFP联检阳性率92.4%,GGT与AFU、AFP联检阳性率97.1%;AFP阴性的PHC 26例中,血清GGT、AFU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76.9%(20/26),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GGT、AFU和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诊断率,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的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