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27-1029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浅静脉、循着静脉走向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技术[1]。主要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因其操作简  相似文献   

2.
李芳  崔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26-4227
目的调查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置PICC导管的患者中导管堵塞的原因。方法查阅血液科从2003年至今置管的患者的病历及护理记录,分析堵管患者的堵管原因。结果置PICC的患者总共350例,其中堵管的患者有8例,占总数的2.29%。其中因输注液体选择不合理造成的堵管有1例,因出院后管路维护不正规造成堵管的有7例。结论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置PICC患者中堵管率较低,堵管原因主要为出院后管路维护不正规,因此加强对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PICC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由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术,该技术选择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作为插入点,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1]。它为需长期输液以及需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而且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PICC的临床应用,导管堵塞问题也成为PICC导管  相似文献   

4.
PICC导管应用于外科3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维持静脉通畅,预防静脉炎,更好的保护外周血管。方法: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该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痛苦小,合并症少,静脉留置时间更长。结论:该技术是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PICC在早产儿20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的应用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观察输液天数及并发症。结果:20例早产儿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22 d,完成有效治疗15例,导管堵塞3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恢复正常),放弃治疗2例。结论:P ICC置管术操作、护理方便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方法,以降低导管移位发生率,选取神经外科36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在导管上安装导管夹和固定锁、剩余导管在导管夹侧面行S状盘曲、应用约束带约束患者置管侧腕部、控制患者肘部屈曲角度<30°等.应用改良固定法后,本组导管向血管内移位发生率为零,导管向穿刺点外移位发生率为0.83%.  相似文献   

7.
叶江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6-8626
目的 研究对化疗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的安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120例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PICC安全护理,对照组行PICC置管化疗后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舒适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ICC导管留置的安全护理是肿瘤患者在实现成功化疗中理想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P 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是由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P ICC导管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我科2009年出现1例P ICC导管漂移,经积极处理,并在X线直观正确的引导下,成功的将P ICC导管退出7 cm,并成功复位。现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男,84岁。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10个月余,吞咽困难10 d于2009-04-07入院。入院诊断:贲门恶性肿瘤,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入院后予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因长期静脉补液治疗,导致局部静脉硬化,于2009-05-21在患者右上肢置P ICC导管一根,置入44 cm,并妥善固定,X线拍片位置正确,告知注意事项。但在P ICC置管术后第7天,2009-05-28因患者呕吐咳嗽,在P ICC穿刺处上方约10 cm处突然出现皮肤红肿,有压痛,抽回血不畅,患者主诉有恶心。  相似文献   

9.
目前,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PICC置管即外周导人中心静脉(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我国将其称为外周导人中心静脉技术,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导管阻塞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对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及机械再通的新方法快速再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更换连接器解决分体式PICC导管堵管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其中导管堵塞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率可达21.3%[2]。我院每年行PICC  相似文献   

11.
PICC置管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就有可能堵塞PICC置管,现将我院1例PICC置管后完全堵塞,给予尿激酶溶栓,成功开通静脉通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孙晓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23-5724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危重患者在留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处理时应重视体位配合,指导、示范并确保患者掌握体位配合方法,无菌条件下退出导管约5~15 cm,边送管边冲氯化钠溶液,将管送至预测长度.结果 8例异位病例中4例1次正位成功,2例2次正位成功,1例3次正位成功.结论 选好血管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体位配合、边送管边冲氯化钠溶液有利于送管及正位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09-05-2010-05我科为120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40~75岁。行贵要静脉置管78例,行肘正中静脉置管30例,行头静脉置管12例。1.2 PICC置管方法和注意事项(1)静脉的选择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在上述静脉条件不理想或穿刺失败的情况下,可视情况选择锁骨下静脉。(2)穿刺点定位:肘关节下2~3 cm,血管粗大,平直,无分支,无静脉窦为宜,于穿刺点上10 cm处测量臂围。1.3置管的护理1.3.1导管的固定和敷料的更换PICC置管的第1个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置管前后进行有效的评估。方法对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07-05-2010-03置入PICC导管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导管相关性感染为4.4%,进行评估的患者并发症降低为5%,导管相关性感染为2.2%。结论加强每日对PICC导管的评估,可有效的降低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对我院各科室2003-08/2008—0385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32例,年龄19~75(平均47)岁。其中颅脑外伤24例,脑卒中17例,恶性肿瘤21例,心肌梗死17例,吸毒致血管破坏2例,肺炎4例。置管选择贵要静脉38例,正中静脉23例,头静脉12例,股静脉12例。置管时间8~230d,导管置入的深度42~52cm。  相似文献   

17.
PICC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断裂的不同情况,探讨导管断裂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例肿瘤患者PICC导管断裂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修复导管、拔除导管、经手术取出导管的处理方法。结果11例导管经修复后继续使用,1例导管拔除,1例导管经手术取出。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导管断裂的预防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02-2011-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6例次患者为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内制定的内容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2009-01-2010-01在胸心外科住院,需P1CC导管维护的90例次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高于对照组(0.01<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 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监督、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导管维护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段文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502-750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术后正确护理,防止静脉炎、穿刺点出血、辅料过敏、感染、导管堵塞、脱出或断裂。结果正确的操作及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C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延长置管时间,避免了药液外渗、组织坏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索、评价和汇总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依据“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Scopus、医脉通、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纳入2011年8月—2021年8月涉及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专家共识及原始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最终纳入文献所提取的证据进行标准化整合及汇总。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3篇、Meta分析1篇。形成26条最佳证据,涵盖静脉治疗团队、置管部位及方式、冲封管工具及操作、堵塞预防策略、堵塞处理策略、健康教育6个部分。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形成过程严谨、科学,具有临床实用性,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导管堵塞预防策略,规范导管堵塞的处理策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