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肺部小结节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为29例肺部孤立、多发小结节(直径<1 cm)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肺部病变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肺部结节的定位均在手指辅助下完成,未扩大切口。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单纯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均<30 min(不包括病理等待时间),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45~70 min,出血量<100 ml。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报告原发性恶性肿瘤9例,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6例、肺段切除术3例,病理诊断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癌。继发性恶性肿瘤9例,良性病变1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诊断肺部小结节具有较大优势,可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胸腔镜肺部小结节楔形切除术既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又可避免误诊导致的不恰当用药,与传统诊疗方法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single-port VATS)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术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158例。病种包括:气胸67例、肺良性结节(炎性假瘤、错构瘤和硬化性血管瘤)39例、结核球44例、肺癌8例。70例术前明确诊断,其余均经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切口均为1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术后均采用单根28号引流管。手术行病变局部切除151例,单肺叶切除7例;同期双侧手术6例。结果局部切除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5~60)min,平均出血量33(5~95)ml,无术中输血;术中增加切口10例,其中6例为胸膜腔闭锁或粘连严重,4例术中出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5(2~4)d,平均住院费用17 884(15 476~25 387)元。单肺叶切除(包括淋巴结清扫)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8(50~220)min,平均出血量180(80~478)ml,术中未输血;术中增加切口1例;平均住院费用42 385(38 965~57 695)元,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7(4~7)d。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大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安全、可靠,可作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普胸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63例胸外科病例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无发生住院内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5~152 min(平均6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5 ml,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7 d(平均2.5 d).术中有7例中转开胸手术(1例因伤及奇静脉,6例因胸膜腔广泛粘连).术后肺膨胀不全1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持续漏气2例,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后代偿性多汗2例. 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和符合美容等优点.可以代替大部分传统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乳糜胸的可行性. 方法 2000年4月~2003年10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乳糜胸4例. 结果 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40、52、55、95 min,平均60.5 min.术后引流3~8 d,平均5.2 d.术后住院8~13 d,平均10.5 d.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 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乳糜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4.66±39.84)min,术中出血量为(120.50±47.08)m 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为(5.68±1.12)d。术后住院时间为(6.49±1.60)d。未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病例。其中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出院后仍需服用口服药物改善症状。结论电视胸腔镜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单操作孔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治疗胸部疾病78例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采用单操作孔下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手术成功77例,手术成功率为98.7%.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50~100ml.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24~48h,引流液50~150ml.住院时间5~11d.门诊随诊2~2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是胸部疾病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我院病史3个月以内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手术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组,行电视胸腔镜胸膜剥脱术,49例男35例、女14例,平均年龄(26.78±9.36)岁;开胸组,行常规开胸胸膜剥脱术,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84±11.08)岁。电视胸腔镜组术前43例行胸腔置管引流,引流量(659.08±969.29)ml,开胸组48例行胸腔置管引流,引流量为(919.03±129.97)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均在完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电视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和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开胸组短[(103.00±53.04)min vs.(127.06±51.60)min,P0.01(3.02±0.83)d vs.(3.94±1.25)d,P0.01]。随访时间6个月,胸腔镜组和开胸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2.83±0.64)L vs.(2.25±0.64)L,P0.01],用力肺活量(FVC)[(3.02±0.72)Lvs.(2.57±0.79)L,P0.05],最大自主通气量(MVV)[(93.90±15.86)L vs.(80.34±17.06),P0.01]。结论在3个月以内病史的包裹性胸膜炎患者可以行胸腔镜手术,且临床效果优于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运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7~71 (41.25±14.78)岁;分析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危险性. 结果 全组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4.25±52.30)min,手术出血量(214.45±123.12)ml,术中、术后输血2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75±1.42)d,术后住院时间(7.25±3.26)d.全组24例中,19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3例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采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2例中转开胸,中转开胸手术率8.33%.术后轻微并发症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检查示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术后24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1.23±18.56)个月,全组均生存,无复发. 结论 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无须放置肋骨撑开器,不牵开肋骨,基本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相同。肺癌病人均清扫淋巴结。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166±58)min,术中出血(210±108)ml,术后住院时间(8.3±3.0)d。术后病理诊断:肺部良性病变28例(17.9%),其中隐球菌感染16例,结核球7例,肺不张5例;肺部恶性肿瘤128例(82.1%),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72例,腺癌2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合并腺癌17例,鳞癌13例。156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28例良性疾病无远期感染性并发症;12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6例,主要为脑、肾上腺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大疱分型及胸腔镜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027例,其中左侧409例(39.8%),右侧606例(59.0%),双侧12例(1.2%).原发型肺大疱972例(94.6%),继发型肺大疱55例(5.4%).根据肺大疱形态和分布特点,将原发型肺大疱分为6型:Ⅰ型:单发型;Ⅱ型:成簇型;Ⅲ型:多发型;Ⅳ型:被膜下型;Ⅴ型:弥漫型;Ⅵ型:隐匿型.根据肺大疱不同分型选择经完全胸腔镜(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切除或缝(结)扎肺大疱.Ⅰ型、Ⅱ型、Ⅲ型多采取经VATS切除方法,Ⅳ型、Ⅴ型、Ⅵ型、继发型及经济较困难者多采取经VAMT切除或缝(结)扎方法.结果 全组1039侧,经VATS 857侧(82.5%),VAMT 182侧(17.5%).肺大疱切除948侧(91.2%),缝(结)扎66侧(6.4%),切除+缝(结)扎25侧(2.4%).单侧手术时间15 ~50 min,平均25 min,术中出血量20 ~150 ml,平均35 ml.术后住院4 ~12 d,(5.5±1.4)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3~7d,(4.3±1.2)d.术后并发症9例(0.9%),无手术死亡.随访882例,随访率85.9%,随访时间1个月~14年,其中<12个月582例,1~3年160例,3~5年72例,≥5年68例.气胸复发11例(1.1%),包括Ⅲ、Ⅴ型各4例,Ⅰ、Ⅱ、Ⅵ型各1例.4例再次手术.结论 此分型能够基本概括肺大疱特点,根据肺大疱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处理方法切除或缝(结)扎肺大疱,术后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孔全胸腔镜手术在老年肺部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两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4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肺叶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22例,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20例。结果45例两孔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胸手术,2例改为三孔手术。手术时间20~180 min,(52.6±33.8)min。术中出血量10~250 ml,(75.3±52.9)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14 d,(7.2±3.2)d。术后住院时间8~16 d,(10.4±3.8)d。术后肺持续漏气6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5例,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对老年患者行两孔全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疾病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8月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和20例标准开胸手术(标准开胸组)行纵隔肿瘤切除的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关胸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结果VATS组1例胸腔粘连较重,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moty,VAMT)。与开胸组相比,VATS组开胸时间短[(12.1±2.0)rainVS.(18.1±2.4)rain,t=-8.589,P=0.000],关胸时间短[(11.4±1.7)min vs.(21.4±2.7)min,t=-14.017,P=0.000],开胸出血量少[(13.2±4.3)mlVS.(25.2±11.4)ml,t=-4.405,P=0.000],术后引流量少[(355.6±110.8)ml VS.(655.6±135.8)ml,t=-7.655,P=0.000],带管时间短[(3.2±0.5)dVS.(4.5±1.1)d,t=-4.812,P=0.000]。2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5%(1/20)VS.25%(5/20),P=0.182]。40例随访8~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VATS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自发性血气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6月,急诊VATS治疗自发性血气胸37例,术中电凝或钛夹止血,同期切除肺大疱。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70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1—5d,平均2.8d,住院时间3—9d,平均5.4d。全组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32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气胸或血气胸复发。结论急诊VATS治疗自发性血气胸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114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自制可弯曲双关节腔镜专用器械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未增加穿刺孔,无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2.4±11.4) 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1.8±0.4) d,术后住院时间(5.4±3.4)d。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76例>12个月,无切口感染、出血、积液、气胸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微创、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机器人手术对治疗胸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36例胸腺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43例,胸腔镜手术49例,正中胸骨切开手术44例.收集记录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病例的临床一般性资料,术中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三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引量、术后ICU及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胸腔镜手术比较,平均术中出血量(78±21mlvs 126±29 ml)、术后胸引天数(1.9±0.7vs2.5± 1.1)d以及术中中转开胸率(0/43 vs 3/49)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机器人及胸腔镜的微创手术较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腺切除手术中可取得和胸腔镜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术中操作和安全性上更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并且系统性清扫淋巴结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手术在腋中线第7或者第8肋间作约1.5cm切口作为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或者第5肋间胸大肌外侧缘作4.0—5.0cm切口作为操作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无增加第2个操作孔或者中转开胸手术者。行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90~20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清扫淋巴结数量9~16枚,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8d,术后住院6~10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传统的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基础上进~步减少了手术创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可以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更微创化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两孔法手术切除肺大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腔镜治疗肺大疱,2011年4~12月常规三孔法手术43例,2012年4~10月两孔法手术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1日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液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组均无中转开胸、术中输血、胸腔感染等。两孔组手术时间(48.0±18.8)min,术中失血(12.9±8.2)ml,三孔组分别为(51.8±19.4)min、(14.3±7.5)ml,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孔组术后1日疼痛评分(VAS)低[(2.1±1.0)分vs.(3.4±1.6)分,t=-4.926,P=0.000],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少[(270.6±192.3)ml vs.(360.2±210.5)ml,t=-2.020,P=0.046],引流管拔管时间早[(3.2±1.5)d vs.(4.7±1.9)d,t=-3.946,P=0.000],住院时间短[(5.8±2.0)d vs.(7.1±1.9)d,t=-3.099,P=0.003]。术后6个月复发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0.4%(1/24)vs .0%(0/31),P=0.436]。结论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恢复,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6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行肺减容术(胸腔镜组)与22例常规开胸行肺减容术(开胸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胸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术后漏气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5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患侧上肢活动是否受限、拔管时间长短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P〈0.05);监测指标: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残气量(R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MWT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行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安全性与可靠性与开胸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轻、上肢活动不受限及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