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为了解本地区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的分布模式 ,笔者对本院体检者 HBVM进行分组统计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均为我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 ,年龄 2 1~ 6 3岁 ;其中男性 30 49例 ,女性 1986例。1.2 检测方法 :空腹静脉抽血 ,及时分离血清 ,当日测定完成。采用 EL ISA法测定 ,EL ISA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以 BL O- RAD洗板机洗板和酶标仪进行测定与判读结果。2 结果见附表。3 讨论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前S1抗原在HBV组合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门诊同步检测HBVDNA、HBVM、ALT/AST的288份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结果288份血清中男175份,女113份,中位年龄36.89岁,均为CHB。其中pre-S1Ag(+)197份(68.4%),HBVDNA〉5.0E+2copy/ml 161份(55.9%),eAg(+)71份(24.6%),eAg(-)186份(64.58%),ALT/AST〉42/50u/ml、ALT〉40u/ml64份(22.2%,AST〉50u/Inl60份(20.8%)。分P.S1Ag(+)和P—S1Ag(-)两组,在P—S1Ag(+)组中HBVDNA〉界值124例占62.9%,HBeAg阴性118份占59.8%占优势:分析HBVDNA阳性率和病毒血症水平P—S1Ag(+)和P-s1Ag(-)在低于界值时各为35.2%和63.6%,在低于10^3 copy/ml时各为56.9%和81.7%,在10^5-10^8copy/ml时各为33%和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1Ag阳性在慢性乙肝中eAg阴性预疗病毒复制,协助诊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6.
对50例急性甲型肝炎(甲肝)患儿和40例对照者血SOD及MDA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甲肝患儿血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DA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甲肝患儿血ALT与MDA呈直线正相关。本文还就自由基与甲肝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成人散发性甲型肝炎138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朱新宇王守义蒲县人民医院闫金星1990年1月至1995年4月我院共收治散发性急性肝炎512例,其中18岁以上成人甲型肝炎240例,择其资料完整的13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HBV感染有关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乙肝病毒血清学模式(HBVM)下HBsAg、HBV-DNA定量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HBV感染患者,将与HBV感染有关的肝脏疾病分为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3组患者。3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HBsAg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HBV-DNA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HBVM检测。结果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3组患者当HBVM为HBsAg、HBeAg、抗-HBc阳性时,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M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时与HBsAg、抗-HBc阳时,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的进展,HBVM在发生着变化,HBsAg、HBV-DNA含量降低并不意味着肝炎疾病得到控制;相反,疾病有可能朝着更加严重的方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临床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1985年秋,在一次甲型肝炎(甲肝)流行中,对4例甲肝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进行定期实验室检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调查:对甲肝密切接触的易感者从病前3~9天开始收集粪便,列为医学观察对象,定期采血检验。按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标准诊断,其后定期随访。二、肝功检查:SG PT改良赖氏法≥40u为异常,尿胆素、黄疸指数等用常规方法检查。三、粪便收集和检测:从其相关传染源发病前10天即粪便开始排毒时间,作为可能感染日期。20天后,易感者如被感染,推测这个二代感染者粪便将从此开始排毒。从此时至病后17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V-LP),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识物和DNA,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自(HBV-LP)检测对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164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病毒DNA、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和HBe Ag。结果: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的检出率和HBV DNA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并且和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有相关性。在HBV DNA阳性的患者中,HBV-LP的阳性率高于HBe Ag,有统计意义。结论: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与HBV DNA检测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乙肝病人机体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可以作为检测乙肝病毒复制的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寻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170例病例及28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分析,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大蛋白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在非乙型肝炎的患者中不表达,并且和乙型肝炎病毒的载量成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临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及临床疗效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慢性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血清中丙肝病毒负链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套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7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了血清丙肝病毒正、负链RNA的检测,并且动态观察了其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结果发现治疗前17例患者血清中正链RNA均阳性,13例血清负链RNA亦阳性(反应组8例,无反应组5例)。治疗后反应组中4例血清正链RNA阴转,3例负链RNA阴转;无反应组中血清正、负链RNA状况无变化。提示患者血清中有正、负链RNA复制复合体存在,体内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干扰素对丙肝病毒及复制活动有抑制作用。负链RNA作为病毒复制活动的直接标志,对评估和预测丙肝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在血液透析、慢性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及其致病作用。方法: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TTVDNA。结果:31例血液透析患者10例TTVDNA阳性,其中6例有血清转氨酶(ALT)水平升高(76~243U/L),但均同时伴有HBsAg或/和抗HCV阳性,2例单纯TTVDNA阳性者血清TTVDNA持续阳性至少8个月,而ALT水平一直处在正常水平。TTVDNA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慢性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中分别为28.3%(17/60),29.3%(10/41)和31.1%(14/45)。TTVDNA阳性、阴性两组慢性乙、丙型肝炎在年龄、病程及ALT、AST、TBil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14例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患者中13例表现为单项ALT水平轻度升高,临床症状轻微。结论:TTV感染存在慢性携带状态,可能是非甲~成型、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但其致病性可能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定量水平。分别检测125例乙型肝炎患者及68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定量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呈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提示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的凝血变化,对预后的判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急性丙型肝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例急性丙型肝炎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及免疫病理学研究,并与急性乙型肝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丙型肝炎小叶内坏死病变活动程度均较乙肝轻,而脂肪变却较乙肝重.汇管区炎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以丙肝突出.丙型肝炎组免疫级化染色结果显示,HCV阳性表达7例,全部为胞浆表达.有两种形式,大部分为弥漫胞浆表达.少数阳性细胞表现为包涵体型,阳性细胞分布常呈片块状,有时呈散在状.电镜下见丙型肝炎病例中脂肪变是最突出的超微结构变化之一,检出率达100%.窦周间隙及肝细胞间隙胶原纤维克塞十分明显.根据本研究观察作者认为,丙型肝炎急性期所显示的各种病变都表现出缓慢进展的特点.这是急性丙肝与急性乙肝十分显著的一个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HBV-DNA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用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与HBV-DNA、HBeAg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Pre-S1Ag分别与HBV-DNA、HBeAg的检测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e-S1Ag检测对于HBV临床评价病毒复制,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