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引起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40例,发生严重感染6例,占15.0%,更换导管时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置管2、3、6月的感染率分别为16.7%、33.3%、50.0%,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发生率为0,股静脉置管发生1例,占16.7%,其余5例均为颈内静脉置管,占83.3%。局部护理合理者感染机会少。6例感染者均有护理不得力因素存在。结论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及护理不得力,则导管感染率越高,锁骨下静脉置管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进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护理方法,以减少导管感染,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2010年2-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对照《中国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改进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比较改进前后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2例发生导管感染,1例置管经皮处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0例导管感染,3例置管经皮处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3.3%;两组导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3,P<0.05).结论 改进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可降低使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延长置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感染原因及织理措施。方法:对446例患者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4例,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置管时间有关。结论:了解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并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2年1月-2005 12月,随机抽取行中心静脉穿刺患者560例.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50%,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3,4,5周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5.6%和65.2%;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9.6%、9.4%)低于颈内静脉(18.7%).结论 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病原菌;深静脉留置时间愈长,则导管感染率越高;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颈内静脉.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48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引起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置管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诊治的539例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539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感染61例,感染率为11.32%。61例患者中穿刺部位局部感染39例,占63.93%;患者有或无全身感染症状,导管血或外周血培养阳性36.07%。61例患者经细菌培养,共培养出67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经logistic多元分析,年龄≥60岁、置管时间≥5周、合并糖尿病肾病、防护依从性是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股静脉置管、浓肝素封管法、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异常、较低的防护依从性以及合并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与透析时间过长均为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随机抽取行中心静脉穿刺患者560例。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50%,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3,4,5周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5.6%和65.2%;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9.6%、9.4%)低于颈内静脉(18.7%)。结论引起心胸外科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病原菌;深静脉留置时间愈长,则导管感染率越高;普胸手术及开放性胸外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心脏手术及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及贵要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颈内静脉。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296次血液透析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实施导管维护流程的情况下,2例发生轻度感染,及时控制,无1例拔管。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能出现的导管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延长了置管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6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65.2%,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15~21 d、22~28 d、≥29 d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5%、35.6%和65.3%;深静脉置管时间愈长,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均高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及化疗患者(P<0.0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及经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P<0.01).结论: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例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完成466例次血液透析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对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感染、血栓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31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析置管部位、留置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并对细菌药敏进行测定。结果股静脉感染率为34.97%,颈内静脉感染率为18.56%,锁骨下静脉感染率为14.08%,留置1周感染率为8.39%,2周感染率为17.53%,3周感染率为29.58%,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选取非股静脉置管方式,缩短留置时间可降低感染率,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总结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Cuff长期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留置带Cuff皮下隧道长期深静脉置管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7例,发生血流不畅15例次、导管相关感染4例次、导管破损1例次、导管脱出1例次、导管出口皮肤过敏2例次,经给予重新定位、溶栓、抗感染、抗过敏、重新置管等处理后均继续带管使用。  相似文献   

13.
安自民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30-53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08~2011年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19例,分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21 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4例,占15.5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1.7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3株,占38.23%,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14.70%,股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并不显著高于颈内静脉插管(x2=0.914,P=0.339);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相关(x2=13.350,P=0.001);与基础疾病无明显相关性(x2=0.284,P=0.991).结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明确烧伤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某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烧伤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烧伤科297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患者中,共有47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5.82%。47例感染的患者共培养出61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4.26%和40.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股静脉置管、烧伤面积≥50%、血清白蛋白<30 g/L、导管留置时间≥10 d以及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导致烧伤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烧伤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与患者的年龄、置管部位、烧伤面积、血清白蛋白数值、导管留置时间和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等有关,我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诊手术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急诊手术且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导致急诊手术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9例急诊手术深静脉置管患者中,共有54例患者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102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02例患者中,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5.5±12.7)个月,其中3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拔管,1例导管脱出,2例因导管堵塞拔除,3例患者死亡,2例因肾移植成功拔管,其余91例至随访截止时间仍在使用。29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43例次,其中出口感染1例1次,隧道感染6例7次,导管相关性菌血症26例35次。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对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减少置管并发症,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换药方法在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福建省某三甲医院重症内科病房2011年8月~2013年7月的273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1例和改良组(在传统换药基础上加盖一块四层无菌纱布)142例,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总体深静脉感染发生率、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创通气患者锁骨下深静脉感染率显著降低、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改良换药法可有效预防有创通气患者锁骨下深静脉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95例患者103例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特征,感染并发症情况,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1例留置导管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出口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占10.7%,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4.5次/1 000导管日.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增加,发生导管感染的危险性呈线性增加趋势.未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置管部位、白蛋白水平、免疫抑制剂使用与感染相关.结论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高.发生导管感染的危险性随导管留置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需早期发现感染并积极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分析15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其中36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2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结果导管失功有两大类:①导管通路功能障碍22例,原因以导管血栓形成为主(占59%),导管纤维外鞘形成是长期双腔导管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导管使用过程发生;于置管后即刻发生者多由导管打折、贴壁等技术因素引起;②导管相关性感染27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N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长期导管,且留置越久,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导管内血栓形成是两类导管通路障碍的主要原因,长期双腔导管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还有纤维外鞘;临时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及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影响感染的因素还有糖尿病和置管部位;需长期留置导管时,应用带涤纶套的导管可明显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24例采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并分析易感因素。结果5例(20.83%)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感染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氟康唑敏感性最高;氟康唑导管内滴注治疗3例有效;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与近期抗生素的应用、导管置入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 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不可忽视,了解其临床特点、易感因素,采取针以性预防措施,对减少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真菌血症;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6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