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农村普通人群尿镉(Cd)含量,探讨其参考值范围,为我国制定尿镉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中部地区某市,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5个乡镇,共调查1 000人;在每个乡镇采集3份农田土壤和当年产大米6份,共45份环境样品,进行镉含量测定。结果土壤、大米中镉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6、0.05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0.20mg/kg)。总人群尿镉(肌酐校正值)的中位数为0.19μg/g,参考值上限为0.98μg/g。尿镉含量在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尿镉含量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1)。尿镉含量随着年龄和烟龄的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尿镉与NAG、RBP有弱相关性,与β2-MG无相关性。结论苏中地区农村普通人群尿镉含量处于正常浓度水平,尿镉含量可能受吸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职业接触镉工人144人为接触组和未接触镉且体检未见异常的员工11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中镉(Cd)、α,-微球蛋白(α-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含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镉作业工人尿镉含量在各接触组中均增高,尿α1-MG、β2-MG、RBP在接触2、3组中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接触组尿GGT、NA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镉、α1-MG、β2-MG、RBP、GGT、NAG可作为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长期镉暴露对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国广东省粤北地区选取在某高镉区居住15年以上的40周岁以上人群作为暴露组,共167名。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年龄>40周岁、居住时间在15年以上且经济条件相近、生活饮食习惯相似、居住环境镉暴露较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共145名。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采用四分法抽取调查对象食用的大米和主要蔬菜品种,采集晨尿;测定大米、蔬菜和人尿镉含量,以及尿中肾损伤标志物[N-乙酰-β-氨基葡萄糖甘酶(N-acety1-β-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和尿肌酐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调查对象年龄、尿镉水平及各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暴露组大米、蔬菜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75、0.10 mg/kg,均高于对照组(0.07和0.01 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32、-7.84,P值均<0.001)。暴露组人群的尿镉含量中位数为8.29μg/g肌酐,高于对照组(2.03μg/g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9, P<0.001)。40~49、50~59、≥60岁年龄组中暴露组人群的尿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7.22、8.71、13.10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1.80、2.04、2.05μ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22、-7.41、-7.14, P值均<0.001)。暴露组男、女尿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5.12、12.36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1.79、2.16μ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68和-9.03,P值均<0.001)。暴露组人群尿β2-MG和RB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21、0.04 m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0.05、0.00 m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08和-9.65,P值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中NAG、β2-MG和RBP与尿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49、0.21;与年龄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26、0.23(P值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尿镉对NAG、β2-MG和RBP变化影响较高,β'值分别是0.57、0.49和0.20(P值均<0.001)。结论长期以镉污染大米和蔬菜为膳食主要来源的人群体内镉负荷增加,出现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尿中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某铅锌矿冶炼厂镉污染对附近村民健康影响,于2000年5月以该厂附近村庄所有在册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n=98),另选距冶炼厂约4 km的另一村庄村民为对照组(n=98),检测尿镉、尿β2微球蛋白.结果显示暴露组尿镉含量中位数( 3.9 μg/g cr)明显高于对照组(2.1μg/g cr)(P<0.01);暴露组女性尿镉含量中位数(5.1 μg/g cr)明显高于男性(2.9μg/gcr)(P<0.05);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有随着年龄和居住年限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P<O.0l)的趋势.暴露组尿镉≥5 μg/g cr有47人,尿镉≥15 μg/g cr有21人,尿β2微球蛋白>1 000 μg/g cr有4人,提示铅锌矿冶炼厂镉污染对附近村民健康已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金属冶炼厂周边女性镉暴露情况,分析镉污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8—10月,选取冶炼厂周边3 km以内常住10年以上,年龄35~55岁间女性162人为污染组,冶炼厂上风向10 km处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相似地区同等条件的女性167人为对照组,检测两调查区灌溉水、土壤和食物中镉含量以及两组研究对象尿镉、尿β_2-M、尿NAG酶水平,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月经及生育状况。结果污染区土壤和食物中镉含量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污染组妇女尿镉水平及超标率、尿NAG酶活力、联合反应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β2-M的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污染组妇女的绝经率、不良妊娠发生率和不孕症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月经周期异常率、痛经发生率均无明显改变。根据尿镉水平四分位间距将研究对象进行分层(P_(25)为2.38μg/g cr、P_(50)为4.59μg/g cr、P_(75)为8.83μg/g cr),尿镉8.83μg/g cr组妇女不良妊娠发生率、不孕症发生率、绝经率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和≥45岁的妇女,均以尿镉8.83μg/g cr组绝经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冶炼厂周边地区镉污染较严重,周边地区女性体内镉负荷增加,生殖健康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镉性肾损伤健康风险评价中尿镉与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及其相应的基准剂量,并通过基准剂量的比较确定敏感指标. [方法]选择黄石市某有色冶炼厂周边镉污染区居民为接触组,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组.尿镉为镉性肾损伤的内暴露指标,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为效应指标,均用尿肌酐校正. [结果]尿镉与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尿NAG酶对应尿镉BMDL值(1.117 μg/g.cr)大于尿β-微球蛋白对应尿镉BMDL值(0.623 μg/g.cr). [结论]镉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害,尿β-微球蛋白是该污染区镉性肾损伤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对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经张士灌区镉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多年研究,提出:1.尿镉是内暴露的良好反应指标,是判断肾皮质镉累积水平和肾小管损害程度的指标;2.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低分子蛋白是肾小管机能早期受损的敏感生化效应指标;3.各种生化指标推荐的“临界值”是:尿镉10μg/g肌酐(10μg/gcre)尿β_2-MG500μg/g肌酐(500μg/gcre);4.各生化指标超“临界值”频率的确定应以5%为宜;5.列入监测人群的年龄以30~59岁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国农村土壤镉高背景地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在非环境镉污染区选择土壤镉高背景区,随机选择各性别及各个年龄段的非镉暴露人群1134人(男性519人,女性615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随机尿样,检测尿镉及尿肌酐(Cr)含量,剔除Cr浓度0.3 g/L以及3 g/L的调查对象,分析尿镉的影响因素,按95%分位数计算人群经肌酐校正后的尿镉正常值范围。结果女性的尿镉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吸烟者尿镉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P0.05),但P95值相差不大。无论男女,尿镉均值及P95均在15~30岁之间出现低谷,而在15岁以前以及30岁以后出现较高的尿镉负荷。按照15~30岁以及15和≥30岁两个年龄段分析不同性别人群的尿镉上限值,15和≥30岁女性的尿镉均值(4.18μg/gCr)及上限值(12.24μg/gCr)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均值(4μg/gCr)及上限值(9μg/gCr);此外,所调查人群的95%尿镉上限值均超出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中的尿镉限值(5μg/gCr)。结论在土壤镉高背景地区,男性尿镉的95%正常值范围9μg/gCr,女性尿镉的95%正常值范围13μg/gCr。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黄石市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地区镉污染暴露人群血、尿等生物样品的检测,在血镉、尿镉中筛选出能敏感反映镉性肾早期损伤的暴露指标. [方法]现场采集污染区389人和对照区居民260人的血液和尿液,检测血镉、尿镉、尿肌酐、尿β2-MG及尿NAG酶等5项生物指标,以尿β2-MG及尿NAG酶两者之一超标为肾早期损伤阳性判断标准,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来判断暴露指标血镉、尿镉的敏感性. [结果]649份样本中,血镉ROC曲线下面积(0.569,P<0.05)小于尿镉的ROC曲线下面积(0.725,P<0.05);相对肾早期损伤,尿镉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036)大于血镉(-0.021 2).[结论]对于肾早期损伤的判断,暴露指标尿镉优于血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环境镉污染重点地区人群尿镉水平。方法于2014—2015年,在广西3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选择污染较严重的4个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同时选择3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尿镉水平。结果共检测1 709人,其中,污染区1 129人的尿镉水平为0.04~45.41μg/g cr,平均值为4.58μg/g cr,中位数为3.46μg/g cr,合格率为97.3%;对照区580人的尿镉水平为0.11~14.21μg/g cr,平均值为3.19μg/g cr,中位数为2.77μg/g cr,合格率为100.0%,污染区人群尿镉负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不同性别比较,在相同研究区域,女性尿镉水平高于男性;在不同研究区域,污染区女性尿镉水平高于对照区(P0.01),男性则区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调查对象尿镉水平逐步增加的趋势。结论广西环境镉污染区人群镉负荷处于相对低健康危害风险的状态,环境镉污染对人群健康依然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地区镉污染暴露人群血、尿等生物样品的检测,在血镉、尿镉中筛选出能敏感反映镉性肾早期损伤的暴露指标.方法 现场采集污染区389人和对照区居民260人的血液和尿液,检测血镉、尿镉、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5项生物指标,以尿β2-MG及尿NAG酶二者之一超标为肾早期损伤阳性判断标准,通过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来判断暴露指标血镉、尿镉的敏感性.结果 649份样本中,血镉ROC曲线下面积(0.569,P<0.05)小于尿镉的ROC曲线下面积(0.725,P<0.05);相对肾早期损伤,尿镉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036)大于血镉(-0.0212).结论 对于肾早期损伤的判断,暴露指标尿镉优于血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暴露于电子垃圾处理环境的人群重金属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5年8-12月在我国南方某有十余年历史的电子垃圾集散地及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业区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各59名(暴露组)和79名(对照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研究对象血和尿中铅、镉、铜水平,并分析研究对象体内的重金属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血铅、血镉及尿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暴露组的尿铜水平(中位数:38.06 μg/g Cr)却高于对照组(中位数:23.69μg/g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血清铜水平(中位数:0.86 mg/L)和尿镉水平(中位数:1.96 μg/g Cr)则高于暴露组(血清铜中位数:0.76 mg/L;尿镉中位数:1.04 μg/g 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电子垃圾回收拆解从业史是血铅的危险因素(OR=3.2,P<0.05),性别和吸烟是血镉升高的危险因素(性别:OR=7.4,P<0.05;吸烟:OR=18.4,P<0.05).结论 电子垃圾处理环境中的铜污染可能危及当地居民健康.对照区未知的镉和铜潜在污染源暴露可能与当地居民尿镉和血清铜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中微量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意义。方法根据尿常规结果将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过敏性紫癜(HSP)组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尿中m Alb、α_1-MG、β_2-MG、TRf、Ig G和NAG的水平。结果 HSPN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NAG和Ig 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HS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和NAG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SP组中尿中微量蛋白和NAG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中微量蛋白和NAG的水平可较好的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境镉暴露对肾功能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太原市有污染灌溉史且土壤镉含量为2.30 mg/kg的某自然村居民为暴露组,选择无污染灌溉史且与暴露组村落相距约32 km、土壤镉含量为0.22 mg/kg的某自然村居民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在当地的居住年限均大于5年。检测调查对象的血浆TGF-β1、尿镉、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白蛋白(UALB)和尿肾损伤因子1(UKim-1)。分别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对肾损伤异常率进行比较,肾功能指标及血浆TGF-β1经对数转换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暴露组人群尿镉水平为1.06μg/g(以尿肌酐计,后同),高于对照组(0.71μg/g)(P0.001),男性、女性尿镉水平(1.08、1.01μg/g)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人群(0.73、0.70μg/g,均P0.05)。暴露组人群UNAG(17.40 U/g)、UALB(12.79 mg/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80 U/g、11.70 mg/g)(均P0.05)。随着尿镉水平的升高,UNAG、UALB、UKim-1的异常率升高(χ_(趋势)~2分别为19.945、13.356、12.068,均P_(趋势)0.05)。暴露组血浆TGF-β1(13.38μg/L)高于对照组(10.11μg/L)(P0.001),但不同尿镉水平人群血浆TGF-β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镉与UNAG、UALB、UKim-1和年龄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2、0.10和0.19,均P0.05);血浆TGF-β1与尿镉无相关性,与UNAG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镉对UNAG、UALB和UKim-1的变化影响较大(b'分别为0.22、0.25和0.15,均P0.05)。[结论]环境镉暴露可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随着尿镉水平增加,肾功能异常率也明显增加;且血浆TGF-β1与UNAG呈正相关。本研究所调查地区研究对象镉暴露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发现尿镉与血浆TGF-β1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镉作业工人的肾脏损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尿镉低于临界值(5.05μg/gCr),尿中β2-MG、AKP、LDH已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镉高于临界值,尿中β2-MG、AKP、LDH、γ-GT、NAG均升高,建议将β2-MG、AKP、LDH联合应用作为镉作业工人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广东省某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镉负荷水平,利用基准剂量法评估不同年龄段人群尿NAG及尿β2MG相应的尿镉参考剂量,以此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尿镉可接受阈值进行研究。方法对该地区开展基于大样本人群调查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采集当地常住居民的尿液样本,共获得872例(男性375例,女性497例)有效样本。并以我国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值为肾功能损害发生临界值,应用BMDS软件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尿镉基准剂量估算。结果以尿NAG为效应指标的BMDL值为低年龄组4.25μg/g肌酐,高年龄组4.05μg/g肌酐;以尿β2MG为效应指标的BMDL值为低年龄组1.70μg/g肌酐,高年龄组1.58μg/g肌酐。结论在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中,尿β2MG比尿NAG更为敏感,高年龄组人群尿镉可接受阈值低于低年龄组。在长期镉暴露过程中,高年龄组人群可能比低年龄组人群更容易发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NAG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9例糖尿病伴早期肾损伤患者及同期102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尿mALB、尿β_2-MG及尿NAG酶浓度,分析其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相关性。结果糖尿病伴早期肾损伤组患者尿RBP、尿mALB、尿β_2-MG及尿NAG酶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得出诊断模型Y(健康对照)=(-0.013×RBP测定值)+(-0.003×MALB测定值)+(-0.064×β_2MG测定值)+(0.526×NAG测定值)+(-4.632)和Y(患者)=(-0.018×RBP测定值)+(0.000×MALB测定值)+(0.263×β_2MG测定值)+(0.741×NAG测定值)+(-9.473)。结论尿RBP、尿mALB、尿β_2-MG及尿NAG酶均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危险因素,且据此建立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州省赫章县环境镉污染区人群健康状况。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采集人群尿样,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检测尿镉,分光光度法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肌酐,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完成人群尿样筛查共1351人份,污染区948人,对照区403人。污染区与对照区人群尿镉水平分别为8.79和2.93μg/g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镉阳性率分别为10.8%和1.2%。两地区人群尿β2-MG和尿N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污染区与对照区人群联合反应率分别为1.6%和0.5%。结论赫章县环境镉污染对人群存在潜在健康危害,联合检测尿镉、NAG和β2-微球蛋白能够全面反映环境镉污染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颜料厂镉职业接触者尿镉、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含量、超标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该厂在职员工尿镉、尿β_2-MG含量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对114名镉接触人员进行调查,其中男性78人、女性36人,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为(39.2±6.5)岁,工龄0.25~4.08年,平均工龄为(2.78±1.08)年。调查对象中尿镉检测范围为0.02~18.79μg/g Cr,平均值为(3.83±3.44)μg/g Cr,尿β_2-MG范围为0.04~3.16 mg/g Cr,平均值为(0.28±0.38)mg/g Cr。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的尿镉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β_2-MG检测结果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镉、尿β_2-MG超标率分别为22.8%、3.51%。不同年龄和不同工龄调查对象的尿镉超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β_2-MG超标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某颜料厂镉职业接触者存在尿镉超标情况,工龄、年龄是尿镉超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国农村非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在非环境镉污染区随机选择各性别及各个年龄段的非镉职业暴露人群2548人(男性1290人,女性1258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随机尿样,检测尿镉及尿肌酐(Cr)含量,剔除尿肌酐浓度0.3 g/L以及3 g/L的调查对象,分析尿镉的影响因素,按第95百分位数计算人群经肌酐校正后的尿镉正常值范围。结果尿镉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分析,30岁以上人群的尿镉显著高于30岁以下人群,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者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1)。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吸烟、年龄和性别仍对尿镉水平有显著性影响(P0.01),回归方程为尿镉(肌酐校正)=0.854+0.325×吸烟+0.111×年龄段-0.305×性别(F=367.69,P0.01)。但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0350,即尿镉的变异中可用性别、年龄和吸烟来解释的百分比只有3.50%。分性别和是否吸烟,按照30岁和≥30岁两个年龄段分析人群的尿镉上限值,≥30岁女性吸烟者的95%上限值(13.47μg/g Cr)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上限值(6μg/g Cr);≥30岁男性吸烟者和≥30岁女性的95%尿镉上限值均超出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中的尿镉限值(5μg/g Cr)。结论非环境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背景值6μg/g Cr,但是对于30岁以上吸烟女性的尿镉限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