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艳 《上海护理》2004,4(3):45-4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同时受人口老龄化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非药物治疗占了4个部分。现对糖尿病的非药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10秒钟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2个人被诊断为新发糖尿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但糖尿病又是可以预防的,消除危险因素,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80%的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血脂异常病人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个性化量化指导,对112例血脂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干预.[结果]干预后,病人血脂异常防治的知识水平、饮食评价、有效运动量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量化干预,可有效提高干预对象对非药物干预的依从性,提升血脂异常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病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均显著提升,饮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妊娠期糖尿病(GDM)成为影响我国孕龄期女性和围产儿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不仅要及早预防发现这一疾病,还要在此基础上寻找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将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进而保证母婴健康。本文首先概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概况,阐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重点论述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饮食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益生菌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毛亚男  王东梅 《全科护理》2016,(34):3585-3587
阐述糖尿病前期的概念,综述近年来糖尿病前期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提供研究展望,包括不设空白对照组、发挥社区护士的优势、中医理论的应用、与互联网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门诊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未用药治疗,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糖尿病前期相关知识认知、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控制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发病危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对空勤人员糖尿病前期进行多角度干预的作用。方法对空勤人员体检鉴定中发现的38例糖尿病前期人群给予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干预。结果通过多方面的干预,使空勤人员正确认知了疾病,矫正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了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养成合理的饮食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了血糖恢复正常的目的。结论对空勤人员进行糖尿病前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和推迟糖尿病发生,充分延长飞行寿命,为提高战斗力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接诊的5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躯体功能、自我护理能力与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早期干预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前期糖尿病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系统中指定种子数将140例前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得到体检报告中合理建议,对照组不予主动干预;观察组给予为期1年的社区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知识宣教,血糖自我监测。观察体检1年后两组患者疾病的转归。结果 1年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糖尿病的转归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干预可明显降低前期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临床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饮食与运动干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运动与饮食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价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6.38±1.98) mmol/L、PBG(8.79±2.09)mmol/L、HbA1c(6.3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身体功能(1.98±0.31)情绪功能(1.38±0.24)、社会功能(1.59±0.32)、总体生活质量(4.95±0.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干预,指导定期进行运动并限定每日设定总热量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总体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痴呆症非药物干预研究现况的研究,分析各类非药物干预对痴呆症老人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作为对痴呆症老人药物治疗的补充疗法,部分非药物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认知功能。使用根据患者个人特质的个性化非药物干预方法护理痴呆症老人,能有效提高痴呆症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宋姣  吴艳  彭涛  董碧蓉  李颖 《华西医学》2023,(3):465-469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或痴呆的人数预计将增加,可能导致一系列公共卫生及社会健康问题。在没有药物能阻止MCI向痴呆转化的情况下,寻找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来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是刻不容缓的。该文将综述MCI的诊断及非药物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近年来有关MCI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包括运动干预、认知干预、身心锻炼、饮食干预、电针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多组分干预,旨在为阻止或延缓MCI进展为痴呆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糖尿病患者运动和饮食的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运动和饮食生活方式的干预,加强高危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管理.减轻体重,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的控制,建立饮食合理和规律运动的行为,可有效地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GDM孕妇10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通过运用非药物综合干预对GDM孕妇进行干预,观察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结果:实验组孕妇心理状况、贫血症状改善情况、体重指数变化、GDM知识掌握率及孕妇健康行为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可以改善GDM孕妇心理状况,使其健康认知程度和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提高,体重也得到有效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标准,对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45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将其中自愿参加干预的162名糖尿病前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强化干预组(n=81)和对照组(n=81),前者接受强化教育和干预;后者只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吸烟率显著降低;强化干预组空腹血糖比对照组多下降了0.41mmol/L,且收缩压均值低于对照组;强化干预组的糖尿病转化率较对照组低16%(P<0.05)。结论:应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龄非糖尿病住院病人低血糖症前期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老年非糖尿病人无症状低血糖症前期者20例,空腹血糖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了解所有这些患者的肝、肾、甲状腺功能,是否合并肿瘤、摄食情况及空腹C肽、皮质醇水平等.结果 Logistic 多原回归分析提示前白蛋白、C肽为影响高龄非糖尿病住院病人空腹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C肽、前白蛋白水平、进食方式与高龄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偏低的发生有关,肝、肾、甲状腺功能等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刘锐  卿艳  钟印芹  田雪莹  房鑫  刘琳 《护理研究》2023,(17):3144-3148
综述国内外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测评工具及非药物干预方法,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在2020年中华中医药精神病学分会抑郁症认知症状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抑郁症认知功能非药物干预方法、现状等进行总结,以期在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供依据及更多的非药物干预方案的选择,辅助提高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