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胃癌高、低发区进展期胃癌(AG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患者多为老年,男多于女(3∶1),病程短,多在2年内,症状多不典型;②癌多位于胃窦小弯,溃疡底部四层结构不典型,其中坏死层最显,瘢痕少,常有肌残留和癌浸润,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管状腺癌多见,癌细胞可显示不同程度异质性,越向深部浸润时可出现分化越低的倾向;③癌旁胃粘膜伴发病变的检出率及其程度均明显高于和重于同例非癌旁相应病变(P<0.005),提示前者与胃癌的发病关系更密切;④粘液组化染色证实肠型胃癌多见(P<0.005)。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22例早期胃癌和癌旁病变,共有癌灶28个(3例多灶性癌)的粘液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本组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85.93%)、肠化(81.22%)和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78.59%)。这些高发病变与早期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从AB-PAS和HID染色结果,肠型癌灶20个(71.42%)、胃型癌灶5个(17.85%)和混合型癌灶3个(10.71%),结果表明人肠化在胃癌发生有重要意义。电镜观察肠型癌含有与癌旁肠化杯状细胞的粘液颗粒及微绒毛,显示肠化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有类似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提示不典型增生细胞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克隆抗体B72.3和免疫酶标方法检测了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在110例胃癌,36例肠型不典型增生和303例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根据粘液染色将肠化分为3型:Ⅰ型为完全型,Ⅱ和Ⅲ型为不完全型,Ⅱ、Ⅲ两型的区别在于后者柱状粘液细胞含有硫酸粘液,而前者则无硫酸粘液。胃癌TAG-72染色阳性率为60.9%。肠型不典型增生及癌旁肠化组TAG-72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良性病变肠化组(P<0.05~0.01);Ⅲ型肠化TAG-7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P<0.01),提示Ⅲ型肠化与胃癌发生有关。结果表明,检测胃病组织TAG-72有助于印戒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确定胃癌高危人群,提高早癌的检出率亦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胃癌高、低发区64个病理科1541例进展期胃癌(AG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高发区AGC1293例(83.8%),低发区248例(16.2%),患者多为老年,男多于女,病程短,症状多不典型,常以呕血、便血急诊入院;②肉眼,癌多累及胃窦小弯,以溃疡和浸润型多见;镜下,癌溃疡底部坏死明显,瘢痕少,并常有肌残留和癌浸润;③部份癌细胞可显示形态和功能异质性现象;④研究证实本组癌旁胃粘膜伴发病变的检出率及其病变程度均明显高于和重于同例非癌旁同层病变(P<0.001),提示前者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胃结肠型肠化(SCT)即分泌硫酸粘液与胃癌关系甚为密切,并列为癌前病变。本研究应用细胞组化法和免疫组化法探讨了胃癌、胃癌癌旁、胃溃疡、胃炎病变中肠化粘膜的粘液类型与胃癌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胃癌及肠上皮化生中粘液成分的分析,探讨粘液类型与癌变的关系,为胃癌早期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粘液组织化学方法(阿利辛蓝-雪夫氏法和高铁二胺-阿利辛蓝法),对75例胃癌和60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所含粘液物质进行染色,将胃癌分为肠型(酸性粘液)及胃型(中性粘液),将肠化分为大肠型(硫酸粘液)及小肠型(唾液酸粘液)。结果:肠型胃癌及癌旁肠化以分泌硫酸粘液(大肠型)为主,慢性胃炎伴肠化及胃型胃癌以分泌唾液酸粘液(小肠型)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都以肠型胃癌为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分泌的粘液物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硫酸粘液的大肠型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加强对含硫酸粘液的慢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7.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分型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576例胃粘膜活检肠化标本及85例正常成人及胎儿胃肠粘膜标本进行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将肠化分为3型:Ⅰ型为完全型;Ⅱ和Ⅲ型为不完全型。Ⅱ和Ⅲ型的区别在于后者柱状粘液细胞含有硫酸粘液,而前者则无硫酸粘液。结果表明,Ⅲ型肠化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良性病变组(P<0.05~0.01)。硫酸粘液不仅存在Ⅲ型肠化的柱状细胞,也存在各型肠化的杯状细胞,仅杯状细胞含有硫酸粘液的肠化在胃癌及其它良性胃病粘膜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Ⅲ型肠化定期随访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
应用AB(PH 1.0)KOH/PAS粘液组织化学和ABC法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0例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结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多见于肠型癌及其癌旁组织.在形态学和功能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分化不成熟.两型肠化在弥漫型癌中无显著差导.5种凝集素受体含量和分布的差异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凝集素肠化分型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与粘液组化染色基本相符。我们认为不完全型肠化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完全型肠化可能与弥漫型胃癌有关。应用AB/KOH/PAS染色进行肠化分型和凝集素标记,对于癌前病变的检测和癌的早期诊断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癌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8例胃癌的好发部位、肉眼形态,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取胃壁肿瘤全层,癌旁黏膜及小于3 cm的病灶进行固定、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癌肿部位以胃窦部最多,占70.8%,肉眼形态以溃疡型最多,占79.2%(含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小于3 cm的病灶大多为早期癌。结论: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肿瘤细胞分化越来越差,浸润及转移率越来越高。胃癌与肠化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4例胃手术标本进行了胃粘膜肠化的研究,通过光镜观察及粘液组化染色发现肠化,尤其是分泌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关系甚为密切。观察到一种吸收上应性肠化,发现癌旁与非癌旁肠化腺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学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对Jass关于肠型和胃型胃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井对柱状粘液细胞的转归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理论的分子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选择性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来自河南省林州市21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肿瘤抑制基因P53进行比较研究。结果:21例原发食管癌病灶中发现14例P53基因突变(67%)。突变部位分别为第5外显子(4例,占29%)、第6外显子(1例,占7%)、第7外显子(2例,占14%)和第8外显子(6例,占42%)。1例突变发生在第4内显子(7%)。对14例癌旁上皮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P53基因分析发现均有不同数量的基因突变。间变及原位癌组织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极为相似,但是基底细胞增生病变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不同,其突变部位均发生在第5外显子。提示:食管上皮不同部位的孤立病灶出现相似的分子学改变,支持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的理论,随着病变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到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发展,这些分子学变化可能在癌变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1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74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以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 PD-L1和 PD-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结果 PD-L1和PD-1在胃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阳性率分别为60.93%和38.41%;癌旁组织不表达 PD-L1和 PD-1;在转移淋巴结的表达与对应肿瘤组织一致,一致率分别为82.43%和87.84%。胃癌组织 PD-L1和 PD-1表达不相关。PD-L1表达与 pTNM 分期、浸润层面、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癌栓相关(P <0.05),PD-1与各临床指标不相关。结论 PD-L1和 P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D-L1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阻断 PD-L1/ PD-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MC1R在食管鳞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MC1R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C1R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比较分析人食管上皮细胞BAr-T、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KYSE30、KYSE150、KYSE510、TE-1、TE-13、EC9706、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19对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C1R的表达水平;以IHC方法比较分析32对食管鳞癌组织切片和对应癌旁组织切片中MC1R的表达水平;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MC1R表达量的差异比较,使用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MC1R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C1R在食管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食管鳞癌细胞ECA109、KYSE30、KYSE510、TE-13、EC9706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MC1R表达量高于食管上皮细胞(P<0.05);食管鳞癌组织切片中MC1R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C1R高表达现象主要存在于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R)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 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对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4例正常组织中IGF -1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中IGF- 1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2.59%、59.09%和20.37%,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6.00%、 46.15%和9.09%,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IGF 1R在食管鳞癌组 织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CT在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18F-FDG PET/CT征象,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GC及30例PGL患者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胃部病变的CT显示率、FDG显影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大厚度(THKmax)以及胃周浸润等指标.结果 30例GC(30/34)及28例PGL(28/30)FDG显影.剔除肿瘤厚度的影响后,进展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NHL)的SUVmax(15.83±7.51)仍然显著高于MALT(6.07±4.40,P<0.05)及AGC(9.81±5.17,P<0.05).交叉验证结果显示SUVmax与SUVmaxTHKmax在阈值为15.87±1.76和7.62±0.76时,对ANHL与AGC分类准确率达70%及74%.胃部病灶THKmax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2.02±0.88)cm ANHL(2.40±1.31)cm和AGC(2.27±0.81)c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异常征象包括胃周浸润(ANHL,n=2;AGC,n=8)和继发胃腔扩张(ANHL,n=1;AGC,n=4)等.结论 SUVmax和SUVmax/THKmax有助于ANHL及AGC的鉴别,CT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补充信息,18F-FDG PET/CT在AGC及PG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贲门癌的发病率及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8,139例普查结果和食管癌高、低发区13个医院21,721例胃镜检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普查中贲门癌的检出率为190/10万。在食管癌高、低发区13个医院胃镜检查资料中,贲门癌检出率分别为5.12%和3.57%(P<0.01)。无论高、低发区,贲门癌均显著高于胃窦癌。本文报道79例早期贲门癌的内镜检查所见,并把早期贲门癌分为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和息肉型四型。  相似文献   

17.
P~(1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 4 0例前列腺癌及 30例前列腺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进行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4 0例前列腺癌中有18例为阳性反应 (45 % ) ,其中高分化癌阳性率为 6 7% (4/ 6 ) ,中分化癌为 4 5 % (10 / 2 2 ) ,低分化癌为 33% (4/ 12 )。 30例前列腺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有 2 1例呈阳性反应 (70 % )。P16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P16蛋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可作为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FOXO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分别50例、37例、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FOXO1蛋白在癌性组的染色阳性率为46.0%,而在良性组和癌旁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5.0%、70.2%;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癌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的FOXO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6±0.011)、(0.885±0.017)、(0.841±0.026),FOXO1蛋白及FOXO1 mRNA在癌性组标本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及良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及FOXO1 mRNA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态、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无关(P>0.05).结论 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55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 and 21 controls with benign gastric le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most of the adjacent mucosa of gastric carcinoma developed incomplete type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The percentage of Type IIb (ie, secreting sulphomucin) reached 72.5%. In most cases, high iron diamine (HID) rose in cancerous tissue and concomitantly in the IM epithelium of the adjacent gastric carcinoma. The phenomena of separation condition of HID+ in cancerous tissue, HID- in IM epithelium surrounding carcinoma, or HID- in cancerous cell but HID+ in IM of the surrounding epithelium of carcinoma, were much fewer. The two kinds of mucin antigen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control and gastric carcinoma groups, neither large intestinal mucin antigen (LIMA) nor small intestinal mucin antigen (SIMA)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normal epithelium of gastric mucosa. SIMA was mainly found in the goblet cells of IM and the mucous cells of columnar epithelium, while LIMA was mainly present in the columnar cells, in luminal border and/or in goblet cells. LIMA in the carcinoma group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 The percentage of LIMA+ in the IM epithelium of adjacent gastric carcinoma and that in carcinoma cells were also raised in most cases. All these demonstra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 and gastric carcinoma.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not only HID+, but also LIMA+ may represent a precancerous le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