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的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其病理生理特征为因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渗出性肺水肿。 ARDS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临床预后差等特点,其死亡率高达35%~45%[1]。早期诊断ARDS非常困难,目前ARDS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有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标准[2]和2012年柏林定义[8],但两个标准中并没有一项直接体现ARD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肺水量化标准,这一缺陷可能会影响ARD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C indicator&continous&output, PiCCO)技术的进步,用经肺热稀释法测得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ClungCwaterC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CvascularCpermeabilityC index,PVPI)能较好地反映ARDS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特征性病理生理过程,对ARDS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鉴别诊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就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ClungCwaterC,EVLW)和PVPI在ARD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24例ARDS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16例)与死亡组(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护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的一般情况、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心排指数和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第1天到第3天,存活组氧合指数逐天上升,EVLWI、血乳酸值逐天降低,而死亡组三个指标均逐天降低,三个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6,P<0.01),而EVLWI与CVP无明显相关性(r=-0.11,P=0.146)。第3天的EVLWI与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38±0.069,当EVLWI>8.5ml/kg时,预后评价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56.8%。结论 EVLWI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EVLWI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患者中有着很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临床上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基础疾病、致病因素、氧合指数等。如能早期准确认识到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ARDS患者的预后和相关治疗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熊俊  吴旭  王武军  侯量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370-1371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研究大鼠ALI时肺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改变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LPS组。以LPS静脉注射建立ALI模型,对比观察0.5、2、4、6、8h后肺血管通透性、肺系数、肺水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变化,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组的肺血管通透性在0.5h后即高于对照组(P<0.05),2h后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h达到高峰。LPS组的肺系数、肺水含量、BALF蛋白含量在2h后高于对照组(P<0.05),4h后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至6h达到顶峰。结论:LPS可以破坏肺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但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在肺损伤时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其原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液体反应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进行.59例在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采用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PiCCO)技术测定其每搏输出量变异(SVV),根据SVV值将患者分为液体有反应组(SVV≥15%)和液体无反应组(SVV<15%);比较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累积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VV与患者28 d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与液体无反应组比较,液体有反应组患者28d生存率明显增高(85.3% vs.56.0%,P=0.012),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13.1±5.2) d vs.(21.6±9.0)d,P=0.008)、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11.4±5.3) d vs.(18.3±4.9)d,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V< 15%显著增高ARDS患者28d死亡风险(OR=4.82; 95% CI:2.67~11.71,P=0.009).结论 以SVV为基础的液体反应性可以作为ARDS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肺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因素打击后,炎症反应过度进行,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肺透明膜变性和肺的纤维化。ARDS 病死率高、存活者多遗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而目前临床治疗手段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治愈该病症。考虑到 ARDS 的主要损害发生在肺组织黏膜表面,从黏膜免疫的角度研究 ARDS 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助于开辟新的治疗方法,从而产生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患者入院28 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46)、死亡组(n=56)。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感染部位、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体温、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是否使用呼吸机、住院时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以及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等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ARDS死亡患者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病死率为54.90%。(2)死亡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使用呼吸机比例、合并感染性休克比例分别为(72.59±14.86)岁、26.50分、80.36%、73.2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64.43±15.86)岁、20.00分...  相似文献   

8.
1 ARDS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 1967年Ashbaugh等[1]首先在Lancet杂志上报道了一组不同病因导致的以急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双肺浸润性阴影、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994年欧美共识会议(Amerci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AECC)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s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和修订,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1 mmHg =0.133 kPa)(不考虑呼吸末正压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浸润影;④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18mmHg或没有左心房压力增高的证据[2].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4-05~2006-10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6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56(平均35.6)岁。烧伤面积:51%~60%9例,61%~90%7例;急诊气管切开12例;平均通气时间25.5 d。ARDS发生于患者就诊24~48 h,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组ARDS诊断标准[1]。1.2方法本组均入住ICU严密监护并实施机械通气等护理干预。其中,实施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2例,设定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为8~10 cm H2O;气管插管/气管切开14例,有创机械通气模式采用间歇指令呼吸(S IM V)加PEEP或S IM V加…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ICU2005-06~2006-08应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救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4例和死亡组14例,2组监测入住ICU第1、2、3天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血乳酸、氧合指数及血管外肺水指数,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与中心静脉压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判断预后。结果存活组血乳酸和血管外肺水指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死亡组呈上升趋势;存活组氧合指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死亡组呈下降趋势;死亡组心脏指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存活组第2、3天心脏指数、血乳酸、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3.9±0.6)、(3.9±0.7)L/(min·m2),(3.8±0.5)、(2.1±0.4)mmol/L,(191±28)、(209±25)mm Hg,(9.8±2.1)、(7.5±1.5)mL/kg)与死亡组((5.5±4.9)、(6.7±5.8)L/min·m2,(5.1±0.7)、(5.8±0.6)mmol/L,(133±13)、(123±10)mm Hg,(15.2±2.7)、(16.3±2.4)mL/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87,P=0.002),与中心静脉压无相关性(r=-0.08,P=0.257);ROC曲线显示置管第3天血管外肺水指数的AUC值为0.767,当血管外肺水指数〉8.5mL/kg时,预后评价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63.8%。结论血管外肺水指数可有效反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对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动态监测可有效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指示剂稀释曲线动态观察犬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外肺水和心输出量,并与相应时间的血气、X线胸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犬注入油酸后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立即明显增高,且发生时间明显早于血管外肺水、血气和胸片的改变,与RDS的早期病理改变相对应。作者认为:测定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可能作为一种诊断RDS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2005-11-2010-03所收治的58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NIPPV及有创通气的方法,并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的治疗原则,改善患者的愈合,降低死亡率。结果 58例患者中,存活39例(67.2%),死亡12例(20.7%),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7例(12.1%)。结论 ARDS患者应早期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及时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减轻肺水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营养支持、控制感染等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肺超声评分(LUS)用于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NRDS患儿(NRDS组)及60名非肺病新生儿(对照组)的肺超声声像图,比较组间肺部各分区及总LUS的差异,观察总LUS与NRDS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关参数的关系,评价总LUS判断临床分度的效能及总LUS、X线分级判断NRDS患儿是否需要接受有创辅助通气的效能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NRDS组患儿肺部A线消失,B线呈散在或融合分布;对照组新生儿胸膜线规则、光滑,双肺均见A线,仅见极少量B线。NRDS组各分区及总LU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患儿总LUS与临床分度、X线分级、辅助通气模式分级及使用呼吸机天数均呈正相关(r=0.67、0.56、0.60、0.63,P均<0.05),与呼吸机参数呼气末正压、吸气峰压及吸入氧浓度均呈正相关(r=0.41、0.65、0.47,P均<0.05)。总LUS评估轻、中及重度NR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862、0.905;以总LUS 22.5分及X线分级2级判断NRDS患儿需要接受有创辅助通气的AUC分别为0.862及0.796,总LUS评估效能优于X线分级(P<0.001)。结论 LUS可用于评估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激活水平和规模,以及对病情和转归的指示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水平,以及循环血PMN体外激活时BPI的释放水平;计算血浆BPI水平与循环血PMN数量的比值,以及BPI与PMN体外释放量间的比值。结果:随患者循SIRSARDSMODS路径的病程发展,患者血浆BPI/外周血PMN和血浆BPI/PMN体外释放BPI呈逐渐上升趋势。SIRS时两个比值皆小于1,ARDS时前者在1左右,后者已升至1以上;MODS时两者进一步升高。结论:SIRSARDSMODS发展过程中,PMN激活的水平和规模逐渐增大,而PMN杀菌和中和内毒素的贮备能力却逐步下降;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简单、有用的病情指标和方法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联合肺部超声评分(LUS)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ARDS患者,根据ARDS患者住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3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改良肺超声评分(LUS),观察其用于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突发ARDS患者肺超声及X线胸片等资料,根据氧合指数(OI)将患者归入中-重度组(n=16)及轻度组(n=17);比较组间LUS、改良LUS及肺水肿放射学(RALE)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影像学评分评估ARDS严重程度的效能;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ARDS患者影像学评分与OI的相关性,以及RALE评分与LUS及改良LUS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度组LUS及改良LUS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RALE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US、改良LUS及RALE评分评估ARDS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809、0.853及0.640。ARDS患者LUS及改良LUS均与OI呈中度负相关(r=-0.570,P=0.001;r=-0.708,P<0.001),而RALE评分与OI无明显相关(r=-0.229,P=0.201)。ARDS患者 RALE评分与LUS及改良LUS均呈中度正相关(r=0.588,P<0.001;r=0.502,P=0.003)。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改良LUS可有效评估ARDS严重程度,且其效能优于LUS及RALE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在ICU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ARDS患者按病因不同分为:肺源性组(n=36)和肺外源性组(n=66),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纤支镜辅助吸痰治疗前及治疗后2 h的心率(HR)、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28 d死亡情况。结果肺源性组ARDS患者治疗后HR、氧合指数(Pa O2/Fi O2)、气道压力均明显改善,而肺外源性组患者治疗后2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a O2/Fi O2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和气道峰压(Ppeak)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另外,肺源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28 d死亡率均低于肺外源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床边纤支镜辅助吸痰治疗对于肺源性ARDS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在行机械通气基础上,采用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等综合措施。结果:本组治愈11例,死亡6例,放弃4例。结论:保护性肺通气与复张、积极控制炎症反应与液体管理、积极肺保护能有效治疗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