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i2000化学发光仪检测HBsAg的适用稀释液及最适稀释倍数,为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方法 (1) 稀释倍数的选择:按厂家建议的方法将稀释后的1 192例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稀释倍数的频数统计分析,以确定最适稀释倍数.(2)适用稀释液选择:使用仪器厂家的稀释液、全阴性混合血清、生理盐水、10%小牛血清分别对HBsAg>250 IU/mL的30例不同水平的患者血清进行50、100、500倍稀释后进行检测;将全阴性混合血清、生理盐水、10%小牛血清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与厂家提供的稀释液的检测结果作相关性统计分析,选出合适的稀释液及稀释倍数.结果 (1)已稀释检测的1 192例标本中, 95%的检测结果在50倍稀释范围内;98%的检测结果在100倍稀释范围内;99%的检测结果在500倍稀释范围内.(2)全阴性混合血清、生理盐水、10%小牛血清稀释的检测结果与厂家稀释液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当HBsAg>250 IU/mL时应首选100倍稀释后检测;如100倍稀释后HBsAg检测结果仍大于250 IU/mL时再作500倍稀释后检测;稀释液除了用厂家稀释液外,全阴性混合血清、生理盐水、10%小牛血清都可作为适用稀释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常见血清学模式HBsAg定量分析最适稀释度及其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正常混合血清倍比稀释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三种模式血清,ECLIA夹心法定量测定原倍及稀释血清HBsAg的浓度,荧光定量PCR测定其HBV-DNA含量(结果以对数值表示)。结果:HBsAg阳性的三种血清学模式血清最适稀释度不同,HBsAg(+)/HBeAg(+)/HBcAb(+)模式存在HD-HOOK效应,其最适稀释度为1∶32,HBsAg测定结果与HBV-DNA含量分析无显著性相关(r=0.235,P>0.05)。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模式原倍血清HBsAg测定值最高,不需进行稀释,HBsAg测定结果与HBV-DNA定量分析呈正相关(r分别为0.982,0.968;P均<0.01)。结论:ECLIA法定量测定HBsAg(+)/HBeAg(+)/HBcAb(+)模式血清中HbsAg时,应参照HBV-DNA含量分析,对其血清进行预稀释,同时测定原倍和1∶32稀释血清HBsAg含量。而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模式,不需进行预稀释,其血清HBsAg结果与HBV-DNA含量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HBsAg最适稀释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测定HBsAg的最适稀释度.方法:采用正常混合血清倍比稀释HBsAg( )/HBeAg( )/HBcAb( )、HBsAg( )/HBeAb( )/HBcAb( )和HBsAg( )/HBcAb( )三种模式血清,应用ECLIA夹心法定量测定其HBsAg的含量.结果:ECLIA法定量测定HBsAg阳性的三种血清学模式血清稀释度不同,HBsAg( )/HBeAg( )/HBcAb( )模式存在HD-HOOK效应,其最适稀释度为1:32;HBsAg( )/HBeAb( )/HBcAb( )和HBsAg( )/HBcAb( )模式不需进行稀释,原倍血清HBsAg测定值最高.结论:利用ECLIA法定量测定HBsAg( )/HBeAg( )/HBcAb( )模式血清中HBsAg时,应对其血清进行预稀释,同时测定原倍和1:32稀释血清HBsAg含量,根据测定情况计算其结果,而HBsAg( )/HBeAb( )/HBcAb( )和HBsAg( )/HBcAb( )模式,其血清HBsAg测定一般不需进行预稀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除稀释干扰后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s Ag的影响。方法:收集由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测定的阴性标本(0 IU/m L)、弱阳性标本(0.2~1.0 IU/m L)及强阳性标本(>250 IU/m L)各20例,分析3组标本在加入完全溶血液前后及与所设置相应稀释对照组的OD值变化。结果:与对应稀释组相比,3个溶血组标本的OD值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阴性标本组中,溶血后出现假阳性率为40%,弱阳性标本中检出假阴性率为45%;3组标本溶血后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诊断效率相比溶血前的对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ELISA检测HBs Ag阴性、弱阳性及强阳性标本均有影响;溶血能使阴性标本出现假阳性结果及弱阳性标本出现假阴性结果;溶血使ELISA检测HBs Ag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明确乙型肝炎病毒"a"决定簇的变异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的乙肝HBsAg阳性血清标本,共41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乙肝HBsAg进行定量,根据HBsAg定量结果将标本分为两组:低HBsAg组(0.05~100 IU/mL)和高HBsAg组(100 IU/mL);提取乙型肝炎病毒DNA,采用高灵敏度巢式PCR扩增病毒DNA的S区,对S区"a"决定簇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41例乙肝HBsAg阳性标本中,以B基因型为主,占75.6%;C基因型占24.4%;对HBV病毒S区"a"决定簇氨基酸置换位点和置换率进行分析,没有发现低HBsAg组(0.05~100 IU/mL)和高HBsAg组(100 IU/mL)存在特异性的氨基酸置换位点。低HBsAg组与高HBsAg组S区中"a"决定簇的氨基酸置换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a"决定簇的变异并不是影响HBsAg定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化学发光免疫检验中标本量过少时的稀释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儿童常规筛查项目50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检测为例,其稀释介质分别采用TT3定制液S0、医用蒸馏水以及0.9%氯化钠,对其实施手工2倍(1∶1)和4倍(1∶3)稀释后,对比分析稀释后结合和原始数据差异。结果结果和原始数据对比,2倍、4倍稀释S0组以及2倍医用蒸馏水稀释结果差异不大,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检测中对其实施2倍、4倍稀释S0以及2倍医用蒸馏水稀释能够满足医学检验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对不同浓度HCG含量测定稀释倍数的选择。方法:对不同浓度HCG含量血清用原浓度1:10、1:100、1:1000、1:100HD0倍稀释进行测定。结果:绒癌、葡萄胎等患者血清中HCG含量过高,原浓度测定值远远低于实际血清浓度。测定时应将标本作一定倍数稀释方能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HCG含量〉500mlu/ml的血清标本,超过了仪器的测定范围(0~500mlu/ml),应根据临床诊断估计其HCG含量,选择适当的稀释比例,使测定结果在仪器的检测范围;当检测标本的原浓度值在测定范围内标本不必做不必要的稀释。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稀释浓度狂犬疫苗原液制备狂犬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效果,筛选出最佳稀释浓度。方法将狂犬疫苗原液分别稀释至40 IU/mL、30 IU/mL、25 IU/mL、20 IU/mL、15 IU/mL、10IU/mL,5 IU/mL后采用冻融-冻干法制备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复溶后腹腔注射免疫小鼠,通过MTT实验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ELISA实验测定小鼠体液中RV-IgG浓度,筛选出最佳稀释浓度。结果当稀释至15 IU/mL以下时,与原液组比较(P<0.05),有较高的刺激指数SI值(1.3313±0.1082),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水平。并且在免疫早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RV-IgG抗体(31.84±2.09) IU/mL。结论将疫苗原液稀释至15 IU/mL时制备的狂犬疫苗脂质体冻干粉诱导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稀释曲线法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内源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的干扰。 方法 用血清稀释液、6例DTC患者可测浓度的TgAb血清(TgAb 20~25 IU/mL、Tg<0.1 μg/L)、5例DTC患者不可测浓度TgAb血清(TgAb<10 IU/mL、Tg<0.1 μg/L)分别稀释另外6例DTC患者的Tg血清(TgAb<10 IU/mL、Tg>10 μg/L),三明治夹心法(IMA)测定各稀释管Tg值。以各稀释管Tg理论值为横坐标、实测值为纵坐标,绘制稀释曲线图。 结果 血清稀释液稀释DTC患者Tg血清,稀释曲线呈直线。6例可测浓度TgAb血清分别稀释6例DTC患者Tg血清,获得36条稀释曲线,其中12条呈直线,24条不呈直线;同一可测浓度TgAb血清稀释不同患者Tg血清,仅部分呈直线;不同患者TgAb血清稀释同一患者Tg血清,仅部分呈直线。5例不可测浓度TgAb血清稀释3例患者Tg血清,只完成稀释曲线11条,仅4条呈直线,7条不呈直线。 结论 同一患者的TgAb稀释多例患者的Tg血清,部分有干扰。不可测浓度TgAb也可能干扰其他患者的Tg测定。稀释曲线法仅可间接评价DTC患者自身TgAb是否干扰Tg测定。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稀释曲线法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内源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的干扰。方法用血清稀释液、6例DTC患者可测浓度的TgAb血清(TgAb 20~25IU/mL、Tg<0.1μg/L)、5例DTC患者不可测浓度TgAb血清(TgAb<10IU/mL、Tg<0.1μg/L)分别稀释另外6例DTC患者的Tg血清(TgAb<10IU/mL、Tg>10μg/L),三明治夹心法(IMA)测定各稀释管Tg值。以各稀释管Tg理论值为横坐标、实测值为纵坐标,绘制稀释曲线图。结果血清稀释液稀释DTC患者Tg血清,稀释曲线呈直线。6例可测浓度TgAb血清分别稀释6例DTC患者Tg血清,获得36条稀释曲线,其中12条呈直线,24条不呈直线;同一可测浓度TgAb血清稀释不同患者Tg血清,仅部分呈直线;不同患者TgAb血清稀释同一患者Tg血清,仅部分呈直线。5例不可测浓度TgAb血清稀释3例患者Tg血清,只完成稀释曲线11条,仅4条呈直线,7条不呈直线。结论同一患者的TgAb稀释多例患者的Tg血清,部分有干扰。不可测浓度TgAb也可能干扰其他患者的Tg测定。稀释曲线法仅可间接评价DTC患者自身TgAb是否干扰Tg测定。  相似文献   

11.
程晓光  张振华  王长泰  俞舒  李旭 《安徽医学》2015,36(9):1058-1060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 CHB)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和HBV DNA载量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3例CHB及肝细胞肝癌( HC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403例患者按照临床诊断分为CHB组(209例)和HCC组(194例)。结果 CHB组:血清HBsAg 滴度≥250 IU/mL者占89.00%;HBV DNA≥1000 copies /mL者占88.40%。 HCC组:血清HBsAg滴度≥250 IU/mL者占79.90%;HBV DNA≥1000 copies /mL 者占67.70%。两组HBsAg≥250 IU/mL患者的比例差异、HBV DNA≥1000 copies/mL 患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B相比,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HBV DNA载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发光与酶免疫分析检测HBsAg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电化学发光(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的结果。方法: 选择HBsAg阳性标准品和99例4种模式样本[①HBsAg(+)/HBeAg(+)/HBcAb(+);②HBsAg(+)/HBeAb(+)/HBcAb(+);③HBsAg(+)/HBcAb(+);④HBeAg(+) HBcAb(+)],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一步法、二步法检测HBsAg。结果: ECLIA的日内CV比ELISA一步法、二步法分别提高3.3%和3.2%,日间CV分别提高3.5%和3.3%,敏感度各为0.063、0.5和0.25ng/ml。①②③模式3种方法HBsAg100%阳性率。④模式2例ECLIA1:50稀释和ELISA二步法为阳性,而ECLIA原倍和ELISA一步法为阴性。①模式1:50稀释后的HBsAgCOI值比原倍血清高。结论: 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简便快速,标本的含量较低或浓度过高可出现假阴性。为避免一步法Hook效应造成的假阴性,可采用经典的两步法。ECLIA灵敏度高,但也存在Hook效应,必要时应稀释标本进行检测或进行中和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测定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阶段及病程进展与转归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于本院就诊的HBV患者共268例。分析HBV-DNA载量低于2 000 IU/mL时,不同HBV-DNA水平组间和组内年龄、性别、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sAg定量结果等指标的作用和意义。结果 HBV-DNA载量测定结果发现,20 IU/mL者135人;HBV-DNA载量2 000 IU/mL患者共235例,其中HBeAg(-)占比75.32%(177/235);HBeAg(+)患者占比24.68%(58/235);HBV-DNA载量20 IU/mL时,其组内HBeAg(+)和HBeAg(-)间年龄分布对比,P=0.001,HBV-DNA载量为20~199 IU/mL时,两组对比,P=0.002,HBV-DNA载量为200~1 999 IU/mL时,两组对比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20 IU/mL与20~199 IU/mL间,20 IU/mL与200~1 999 IU/mL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比,P值分别为0.001和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20 IU/mL、20~199 IU/mL和200~1 999 IU/mL三组间HBsAg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组内HBeAg(+)组和HBeAg(-)组间HBsAg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载量测定联合HBsAg定量分析能够更好的预测HBV-DNA载量低于2 000 IU/mL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自然史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与其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1339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HBV感染的自然史,分为4个组: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对所有HBV感染者的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定量值,荧光PCR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不同阶段HBsAg定量值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及HBsAg定量值与年龄、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结果  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HBV感染者HBsAg定量值分别为4.71(4.46~4.97) lg IU/mL、3.19(2.72~3.76)lg IU/mL、2.32(1.54~2.93)lg IU/mL、2.75(2.12~3.18)lg IU/mL,HBV DNA载量分别为7.39(6.55~7.83)lg IU/mL、5.53(4.85~6.62)lg IU/mL、2.14(1.56~2.61)lg IU/mL、3.88(3.39~4.47)lg IU/mL,HBsAg定量及HBV DNA载量在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r=0.552,P<0.05)。HBsAg定量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P<0.001),HBsAg定量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在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小。  结论  在HBV感染自然史中,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HBsAg定量和HBV DNA载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再活动期较前呈上升趋势。仅在免疫清除期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48例类风湿因子(RF)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RF正常参考值<20.00 IU/ML)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金标法进行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因为类风湿因子的影响而导致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情况。结果:148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类风湿因子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之间的血清标本,其中127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85.8%(127/148);21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21/148)。结论: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一种新HBsAg化学发光定量试剂盒主要性能指标。方法:对2019年8月16日至2020年1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5035例阴性体检标本、209例阴性住院患者标本和101例潜在交叉反应样本进行了检测。对30个血清盘和434份预选阳性标本(包括基因型和亚型)进行敏感度检测。对25个突变株进行检测。对不同基因型进行敏感度试验。对25例HBsAg阳性和27例HBsAg阴性血清/血浆样本进行血清-血浆等效性检测。结果:该HBsAg试剂盒检测特异度为99.96%,敏感度为100.00%。在30个血清盘中,该试剂与雅培HBsAg试剂敏感度相同,比列出的最不敏感试剂早123d,平均提前4.1d。突变株的检测能力相同。稀释基因型组中每个样本的敏感度均<0.13 IU/ml。所有配对样本均显示血清-血浆等效性。结论:该HBsAg定量试剂性能优良,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PCR法检测HBV-DNA定量ELISA定性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取受试者空腹血清标本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酶联免疫法捡测乙肝病毒两对半.结果 HBV-DNA定量在9.99×10^8 IU/mL~1.00×10^6 IU/mL之间的404例,大三阳比例为85.89%;HBV-DNA定量在9.99×10^5 IU/mL~1.00×10^3 IU/mL之间的416例,小三阳比例为59.38%;HBV-DNA定量在1.00×10^3 IU/ml~1.00×10^2 IU/mL的140例中,HBsAg、HBcAb阳性患者比例为71.43%;HBV-DNA定量<1.00×102 IU/mL的992例中,HBsAg、HBeAg阴性模式比例为95.67%.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ELISA定性检测HBV表面标记物呈正相关,即HBV-DNA拷贝数多的以大三阳居多,HBV-DNA拷贝数少的以无传染性病毒携带者和阴性者居多.荧光定量PCR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较ELISA更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赖雄  吴兆勇  余岸松 《吉林医学》2007,28(7):879-88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含量过高致ELISA一步法钩状效应(hook effect)的产生及对策。方法: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15例,倍比稀释标本后分别应用ELISA二步法和一步法检测HBsAg,观察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不同稀释比与吸光度的变化。结果:检测15份标本原血清结果,一步法HBsAg均为阴性,二步法均为阳性;一步法,大部分标本从原血清至1:8均为阴性,吸光度值OD为0.075,1:16稀释后OD值逐渐升高,从1:128至1:1 024吸光度变化不大(OD:3.30±0.15),1:2 048后OD值逐渐下降;二步法从原血清到1:256吸光度变化不大(OD:3.20±0.18)),1:512后OD值逐渐下降。结论:ELISA二步法可避免HBsAg浓度过高致钩状效应所引起的HBsAg检测结果假阴性。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血清的标定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标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血清。方法选择1份HBsAg阳性,抗-HBs、抗-HCV均为阴性的血清,以WHO表面抗原定量血清为标准,经4次独立标定,以双平行线法计算,得到待标定HBsAg定量血清的浓度。结果经4次标定,标准血清浓度为5.56IU/ml,变异系数CV为5%,热稳定试验表明其抗原活性在-70℃可以稳定保存4年。用该份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血清评价国内外6家HBsAg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灵敏度,结果表明进口试剂较国产试剂灵敏度高4~10倍。结论得到1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血清,为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统一的HBsAg国家定量标准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与HBVDNA拷贝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560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DNA荧光定量测定(FQ-PCR)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Vm)测定。结果在2010例大三阳(即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标本中,检出HBVDNA阳性者有1796例,平均拷贝数为3.73×107/mL;在1790例小三阳(即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者为301例,平均拷贝数为1.21×106/mL;在793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235例,平均拷贝数6.27×106/mL;而在278例HBVm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平均拷贝数为1.63×104/mL。结论在各种HBVm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在HBsAg、抗-HBc阳性的血清中存在中等水平的HBV复制;而血清中未检出HBVm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