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梗死(CI)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最近30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然而,尽管目前已发现众多与CI发生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为观察组,78例同期无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脑梗死多为腔隙性梗死或小梗死,多灶性多见。结论年龄、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纤维蛋白原增高等可能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伟 《地方病通报》2010,25(3):96-96,99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1998~2009年乌鲁木齐有色医院收治的老年人(年龄〉60岁)记录性别、年龄、血压、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以脑CT或MRI的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实验组)和非脑梗死组(即对照组);合并有其他脑血管病的病例不在本项研究的入选中,有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停服降脂药物2周后再检测血液的生化指标;两组病人的血液生化指标均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血尿酸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结论高血压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压、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洪雁  汪莉  刘英 《内科》2013,8(1):44-45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116例经头颅CT或者MRI证实的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中,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84例(72.4%),高血压55例(47.4%),糖尿病29例(25.0%),高脂血症63例(54.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9例(42.2%),酗酒35例(30.2%),吸烟60例(51.7%),发病前劳累49例(42.24%)。绝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局灶缺损症状、体征,病情严重。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复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病情凶险,应在早期给予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组病人中的状况 ,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 1999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 5 6 4例住院病人 ,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5 0岁以上组在高血压及吸烟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0 0~ 0 .0 4 5 ) ,而 5 0岁以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 0岁以上及 5 0岁以下两组冠脉造影异常组进行吸烟年限及高血压病程t检验 ,结果差异有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 ,吸烟及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0 2 8~ 0 .0 30 8,OR =1.6 2 5 7~ 2 .92 39)。结论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上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背景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多有高龄、基础疾病多等特点,住院期间常出现多部位感染.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呼吸道及泌尿道为常见感染灶,但临床发现,有不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影响疾病预后,并延长住院时间,但尚无文献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明确这部分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目的探讨A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01/2019-01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31例,其中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41例,未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890例,详细收集患者信息,比较患者相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明确并发胃肠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组与未合并感染组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白蛋白、早期肠内营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将以上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PD、NIHSS≥15为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避免并发胃肠道感染.结论 ACI患者合并COPD、NIHSS≥15为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胃肠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后循环脑梗死的预后,并进一步为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1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症状和体征的出现频率,记录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推测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结果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年龄3992岁,平均(68.1±11.9)岁,男性患者占66.4%。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眩晕(69.1%),肢体无力(47.3%),一般常见的症状为言语不清(29.1%),行走不稳(26.4%)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4.5%)。最常见的体征为肢体瘫痪(55.5%),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47.3%),共济失调(42.7%),中枢性面瘫(40.0%)和感觉减退(30.0%)。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76.4%),糖尿病(44.5%),吸烟(42.7%),血脂异常(34.5%)和冠心病(26.4%)。病变部位以脑干病变最多(40.9%),其次为后循环供血区多发性脑梗死(31.8%)。大动脉硬化是后循环脑梗死主要的病因,颅内动脉狭窄(33.6%)和颅外动脉狭窄(34.5%)较常见。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头晕/眩晕,肢体瘫痪,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和冠心病,脑干梗死最常见,颅内外大动脉病变是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复发性脑梗死的原因、危险因素,指导该地区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复发性脑梗死的80例住院病例进行1:1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纤维蛋白水平、颈部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形成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复发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应予降低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水平以及改善高凝状态和稳定颈内动脉粥样斑块,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者条件允许可进行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9.
苏垒鑫  程康  赵志敬 《心脏杂志》2017,29(4):422-42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脑梗死(AIS)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住院的75例AMI并发AIS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AMI和单纯AIS患者各8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临床资料。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MI并发AIS组与单纯AMI组比较,既往脑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史、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AIS组比较,男性、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史、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既往脑梗病史、血肌酐为AMI并发A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入院舒张压为其保护性因素(P<0.01,OR<1)。临床特点分析表明,KILLIP分级≥Ⅱ级高于两对照组(44% vs. 16% vs. 1%,P<0.01),多发脑梗死高于单纯AIS 组(46% vs. 16%,P<0.01),PCI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显著高于单纯AMI组(76% vs. 52%,P<0.05)。 结论 男性、入院舒张压降低、既往脑梗病史、血肌酐水平升高为AMI并发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功能不全、多发脑梗死为其临床特点,冠状动脉3支病变为PCI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首发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243例(年龄≤45岁),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依据TOAST(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所属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心源性脑栓塞占12.8%(31/24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2%(54/243);小动脉脑梗死占16.0%(39/243);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7.0%(17/243);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2.0%(102/243)。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占50.6%(123/243)、饮酒,占46.5%(113/243)、吸烟,占28.4%(69/243)、脑血管病家族史,占25.5%(62/243)。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69.2%,Χ^2=17.18,P〈0.01)和血脂异常(48.7%,Χ^2=46.09,P〈0.01)在小动脉脑梗死分型中显著增高。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的暴露率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小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8月在潍坊市脑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366例,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24个月,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糖尿病、冠心病、吸烟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适度饮酒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糖尿病、冠心病、吸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适度饮酒可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6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128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提高对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认识,并积极干预,对于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冯泉  叶国辉  陈景红 《内科》2014,(3):314-316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31例和非肺部感染组7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球麻痹、意识障碍、心脏病病史、肺部疾病病史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心脏病病史、肺部疾病病史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心脏病病史、肺部疾病病史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才能减少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25 例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AMI 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青年组AMI 危险因素以吸烟(与壮年组及老年组比较P<0.05)及血脂异常为主;壮年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危险;老年组糖尿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糖尿病发病率(35.1%)明显上升;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程度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界病变(50%~75%狭窄)壮年组最多;重度狭窄(76%~95%狭窄)的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18.8%、38.4%和43.4%;成角和钙化病变老年组概率升高,与壮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AMI 患者所占比重不同.随年龄增高,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不同年龄段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血管狭窄、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消化道出血、忧虑、精神紧张等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复发性脑梗死和60例初发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组心肌受损率为73.3%,较初发纽的40.0%显菇培简(P〈0.01);房颤、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中风家族史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复发组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BS)、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明显低于初发组(P〈0.05);复发组死亡率与初发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脑梗死的治疗早期要注意预防心肌损伤。复发性脑梗死的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血纤维蛋白原、TC水平、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升高及HDL-C降低;而高血压病是复发与初发脑梗死病人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LI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并且不典型,体征表现为腔隙综合征之一,易反复发生,有可能发展成痴呆,致死率低。MRI特征:发病20d内MRI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LI部位分布以基底节最多,其次为脑叶,MRI在显示LI小病灶时明显优于CT。结论LI表现多种多样,以纯运动性卒中常见,MRI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控制及预防LI再发的关键是调控血压、血糖、血脂及控制吸烟。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血管疾病中,无症状脑梗死日渐受到重视。文章就其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狭窄和精神状态异常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2-10~2003-11对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ACI)152例入院时记录性别、年龄、血压、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史、高尿酸血症、吸烟史),并予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肾功能、血脂、载脂蛋白,心肌酶、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抗凝血酶Ⅲ、头颅MRI(或CT)、颈动脉彩超检查。累计稳定性脑梗死98例和进展性脑梗死54例,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46项指标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PK-MB)、а-羟丁酸脱氢酶(а-HBDH)和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CRP、WBC、apoB、GLU、LDH、CPK-MB、а-HBDH升高和DBP下降易致脑梗死进展。结论入院时CRP、WBC、apoB、GLU、LDH、CPK-MB、а-HBDH升高和DBP下降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后痴呆的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脑梗死病人在住院期间行临床和智能评估、头颅MRI检查,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糖尿病、病灶数目多、体积大、左半球或双侧半球病变为脑梗死后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后痴呆是由多因素决定的,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对早期治疗和预防痴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