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玲 《东方药膳》2007,(2):21-22
痛经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年轻妇女。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下腹疼痛,并伴有腰酸、呕吐等不适。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但应对痛经的方法除了注意避免劳累、受凉、情绪紧张外.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食疗了。  相似文献   

2.
《婚育与健康》2010,(7):42-42
我有妇科病,请问月经不调是妇科病引起的吗? 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许多妇女发生月经失调后,只是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而忽视了子宫之外的原因也会导致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3.
痛经     
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或其它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之痛经。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4.
痛经是指每月行经前或行经期问出现的剧烈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但月经过后便会自然消失。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有的可波及腰背、大腿、阴道、肛门及会阴部,并引起尿频及排便感。  相似文献   

5.
闺蜜贴士     
《家庭医生》2013,(22):49-49
痛经是恶魔 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以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这些女性应定期检查.继发性痛经指女性于月经初潮后数年开始发病。这种痛经一般是由妇科病引起的。应该及时到医院作妇科检查。能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炎症等,其中以前两种病最常见,有时宫内节育器(避孕环)也可引起痛经,  相似文献   

6.
周虹 《东方药膳》2007,(1):19-19
月经正常来潮是成熟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许多妇女发生月经失调后,只是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去考虑,而忽视了在子宫之外去找原因。岂不知,许多不良习惯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相似文献   

7.
妇女在施行输卵管绝育术后,部分人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异常出血、性行为改变、情绪心理不稳定等一系列征状,被称为“绝育术后综合征”。在对大量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排除年龄、身高、体重、既往避孕史、手术类型,术前月经表现等影响因素等,对年龄〉30岁妇女输卵管绝育术并不增加月经紊乱、痛经、经前期紧张等风险,无明确证据表明“绝育术后综合征”的存在。但年龄妇女在决定手术前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8.
陈辉 《中国校医》2008,22(4):459-459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或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前者是指经过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现盆腔有器质性病变者,常见于青春期女性、未婚及婚后未生育者,亦称为“功能性痛经”。后者系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子宫过度后倾、子宫狭窄等所致的痛经。目前认为痛经的原因与精神神经性、内分泌因素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等因素有关。高校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行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且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疾病。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年妇女、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肿瘤等。  相似文献   

10.
痛经,是指每月行经箭或行经期间出现剧烈的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但月经过后便会自然消失。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一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  相似文献   

11.
妇女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少腹部轻度坠胀感,这并非病理性的;当症状严重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并需服药,则谓之痛经。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称继发性痛经。而月经初潮后不久的少女或未婚未孕的年轻妇女的痛经,则多为功能性的,无器质性病变,称原发性痛经。 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和血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是造成痛经的决定性因素。月经血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_2(PGE_2)和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经测定,分泌型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2.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少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多见于青春期、未婚或未生育过的妇女。可因子宫过度前倾前屈、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精神过度紧张以及内分泌等因素所致。也有的痛经是继发于盆腔器质性病变或炎症。 中医认为引起痛经的根本原因是子宫受寒、气机不畅等因素,致使子宫气血运行不畅以致“不通则痛”。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笔者以四物汤加减拟治痛经  相似文献   

13.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且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疾病.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年妇女,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肿瘤等.  相似文献   

14.
辩证食疗治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自我保健》2009,(3):34-34
实证痛经,在临床上表现为小腹正中疼痛.开始于月经前一天,而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疼痛加剧。经行下血不畅,或有血块.或色发紫黑。疼痛剧烈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冷、出冷汗,甚至昏厥。有的月经前常伴有乳房胀痛.腰胀、腰痛等。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实证痛经妇女的饮食调养应以行气活血药膳为主。此外.简单的紫苏红糖汤、生姜红糖汤对实、虚两证的痛经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月经是妇女所特有的生理现象,它的正常与否反映了生殖器官的功能和体内性激素变化的情况。由于月经的调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精神因素或机体外在环境因素、营养关系等等。初潮前进行月经生理卫生教育,可以使少女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月经,解除思想上的紧张和不必要的担忧,从而防止和减少痛经及月经失调的发生。材料与方法自行设计月经情况调查表,组织本校1~2年  相似文献   

16.
《rrjk》2014,(13)
<正>痛经是指女子在月经期中或月经来潮的前后几天,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的一种妇科病。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类型。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生育过的青年女性、体质虚弱或对疼痛敏感的人;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已生育过的妇女或中年妇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本病一般于经前1~2天就出现症状,一阵阵的下腹胀痛,或伴有腰酸,严重的疼痛可牵涉到外阴、  相似文献   

17.
痛经     
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出现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称为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是指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者,常见于初潮后6~12个月或排卵周期初建时;继发性痛经是指因盆腔器质性病变而致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等,常见于月经初潮后.痛经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引起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及缺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痛经调养法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的周期性小腹疼痛,可影响生活、工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又称功能性痛经;后者则为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这里只介绍原发性痛经,其病因一般认为与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及内分泌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一般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疼痛,月经开始时疼痛加剧,历时数小时至二三日不等。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不畅、肝肾亏损及寒湿侵袭所致。常发生于月经初潮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  相似文献   

19.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指在经行前后或月经来潮之际出现的下腹疼痛,有的伴有腰部疼痛,有的人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甚至可出现两眼昏花、昏厥休克。痛经是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的,有的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痛经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初潮后不久即发生的痛经,多数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因此又称为功能性痛经,这种痛经多发生在青春期及未婚的女性,应在排除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等生殖器官异常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应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已婚妇女,是指原来无痛经,后因种种…  相似文献   

20.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未婚未育妇女。病因主要为月经期子宫内膜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引起子宫异常活动而疼痛,也可由于白三烯生物合成增加或加压素水平升高,引起子宫肌肉强烈收缩所致,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现选述一些老药新用防治痛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