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在手术治疗前的相应的处理辅助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5月一2012年5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性手术前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处理患者,再随机选取在此期间住院治疗的40例一般多发伤的患者,回顾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愈情况和两组在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在严重多发伤组的40例患者中,有35例治愈,3例患者死亡,其中有2例是因为颅内严重损伤组织坏死,1例是由于胸部创伤严重导致的多个器官丧失功能,2例患者因为病情严重大腿截肢。严重多发伤与一般多发伤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对比显示,手术前两组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后两组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可以帮助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杨惠光  陈国强  石源  张峻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16-2618
目的探讨急症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提高交通事故致多发伤救治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室-急诊室症监护病房(EICU)”一体化救治严重多发伤病人103例(第1组),和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未采用新急救模式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101例(第2组)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死亡20例,救治成功率为80.6%。第2组死亡27例,救治成功率为73.3%。2组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患者120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内绿色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第2组,救治成功率高于第2组(P〈0.05)。结论多发伤的诊治必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严重多发伤手术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彭蕴华孙大宁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彭蕴华);北方工业大学(孙大宁)近年来,由于急救复苏的进展,严重多发伤病例早期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感染对生存伤员的生命仍是主要威胁。后期死亡死于全身感染的仍高达7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牢。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刨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I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62例腹部多发伤围手术期治疗体会、认识到在腹部严重多发伤中边抢救边及时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对2001-2007年诊治的62例腹部严重多发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2例病例全部手术治疗,其中59例治愈,生存率95.2%;死亡3例,其中因不可逆休克术中死亡1例;MOF、重度颅脑外伤分别术后各死亡1例。结论腹部严重多发伤对伤情有初步估计即应采取果断治疗措施,边抗休克边争取手术,及时手术止血,可最大限度抢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索原(PCT)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检测6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PCT水平,同时进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记录血常规、血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感染和MODS的情况。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ODS组PCT、白细胞计数、ISS、血糖、ALT和Cr均明显高于脏器功能正常组(P均〈0.05);发生感染前后,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发伤可引起PCT水平升高,且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MODS有关;检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感染和预警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65例严重多发伤治疗体会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226600)张剑平严重多发伤损伤部位多,伤势危重且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1983年1月至1993年10月收治严重多发伤65例,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51例,女14例,年龄4~76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紧急救治方法,对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高创伤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救治的151例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患者的紧急救治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教治,抢教成功141例(93.4%),死亡10例(6.6%)。需手术治疗142例。结论遵循一定的救治原则,早期合理的扩容,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多发伤指在同一致伤因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二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 。多发伤因其伤势重,伤情变化快,容易漏诊,故其病死率高。因此,如何及时、正确、快 速、合理地对多发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是降低多发伤死亡和致残的关键。现将我院急诊 科自1995年2月~1997年10月救治的262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小结,并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0.
廖春萍  任优梅 《医疗装备》2022,(23):145-147
目的 探讨急诊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急诊收治的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LDVT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22例发生LDVT,占比30.56%;50例未发生LDVT,占比69.44%。发生组的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5 d是导致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LDVT与脊柱损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LDV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DCO)对严重多发伤救治的实施和护理。方法:严重多发伤实施DCO的第一步:快速、暂时的外固定,控制致命的大出血,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生命。第二步救治后进入ICU监护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致死三联症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第三步骨折确定修复、重建。加强基础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结果:24例严重多发伤除2例入院后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运用DCO概念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减轻护士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12.
朱鋆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16-2617,2619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的诊治资料,按照救治结局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统计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急诊时相关联动科室情况、不同年份患者救治结局,分析患者因素、医疗因素等对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高龄、多发伤发生前合并疾病多、创伤严重程度高、创伤发生至首次急诊手术时间越长是导致患者救治结局差的主要原因;同时,院前急救指导、患者就诊时的相关联动科室工作效率也对患者救治结局有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设备的添置,急诊救治人员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年份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结局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份之间治愈出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结局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因素和医疗因素,通过改善急诊管理流程、加强急诊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建立的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措施。方法从早期急救措施,中期急救措施,后期急救措施的综合实施,急诊科建立了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措施。结果救治严重多发伤82例。其中43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9例在急救中心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7例。结论在急诊科建立一套对严重多发伤完善的能指导工作的救治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李友  潘晓  李旸  王爱荣  王蕾 《现代保健》2011,(22):121-123
目的总结儿童多发性创伤ICU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05—2010年收治的138例多发伤患儿的伤情、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多发伤的救治经验。结果本组病例138例患儿115例撤离呼吸机,休克纠正、循环稳定、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内环境稳定,病情平稳,无明显其它并发症后,转回原科室。死亡23例(16.67%),死亡原因为脑疝及心脏与大血管损伤,如严重肝、脾、胰损伤、重度失血性休克和MODS等。结论损伤控制策略在ICU成功救治多发伤患儿的生命中起重要作用;严重多发伤患儿经外科处理后应转至ICU综合治疗,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严密监护,紧急处理休克、创伤、呼吸衰竭等主要问题,同时尽量兼顾全身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5.
胸部创伤的临床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胸部伤、尤其复杂胸伤救治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963例胸部创伤。结果交通事故伤373例,建筑施工伤260例,其余为其他各原因伤。治愈913例(94.8%),死亡50例(5.2%)。结论(1)车祸、建筑施工伤为胸伤的主要原因。(2)良好的院前急救及由各外科联合、高年资医生为主的急救小组,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因素。(3)急、危重多发伤患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决定抢救程序至关重要。(4)对救治过程中的漏诊及诊断延误应高度警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将其纳入此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分析其复苏护理策略。结果:70例患者经过复苏以及护理后,95.71%的患者复苏成功,且病情基本稳定,4.29%的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平均复苏用时为(2.05±0.71)h。结论:多发伤早期休克引发因素较多,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苏醒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80例多发伤患者,其中男66例,根据患者是否酸中毒、低体温、休克进行分组。对所有患者进行PT、APTT、TT检测。结果酸中毒组与非酸中毒组、低体温组与非低体温组、休克组与非休克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进行PT、APTT、TT检测有利于判断患者病情、成功诊治多发伤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救治的业务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中救治成功40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率88.9%。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以及抗休克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的急救与护理,及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93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抢救脱险75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19.35%。结论强化急救意识,准确判断伤情,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