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皮肤针在患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沿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自上而下依次叩击,然后在被叩刺的部位拔罐治疗,再以毫针在病变的四周进行围针平刺;对照组给予口服呋喃硫胺和甲钴胺,一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络拔罐结合围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扬刺合刺络拔罐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扬刺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病例中痊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扬刺合刺络拔罐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梅花针刺络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病灶区(阿是穴)行梅花针刺络法,每4d治疗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围刺、针刺加拔罐治疗,每天1次,经14d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38/40)、痊愈率为82.5%(33/40),对照组分别为85.0%(34/40)、55.0%(22/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梅花针刺络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疗效优于常规围刺、针刺加拔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围刺治疗,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d,共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肯定,较传统的毫针围刺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吕丽 《光明中医》2016,(10):1439-1440
目的探讨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36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针刺治疗和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配合拔罐疗法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了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症状,但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针刺治疗和拔罐疗法的综合疗法更有益于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和刺络拔罐法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治疗组的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病程短于1年者的痊愈率均高于病程超过1年者(P<0.05).结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总体疗效优于仅在病灶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法,并且对病程短于1年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中药内服外用组30例;治疗10次后按疗效标准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对危险度为1.51.95%CI(1.04~2.20);P=O.03,两组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为1.20.95%CI(1.02~1.41);P=O.03,有统计学有差异性。说明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对照中药内服外用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结论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月红  俞婧  马玲  沈艳玲 《中医杂志》2013,54(3):222-224,227
目的 比较叩刺拔罐、火针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甲钴胺片每次500 μg,布洛芬胶囊每次300 mg,均每日2次,疗程30天.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分别于阿是穴(病变皮损处)行叩刺拔罐、火针治疗,3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4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患侧、健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叩刺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0.0%,火针组为93.3%,对照组为70.0%,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及火针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与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叩刺拔罐及火针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闪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方法:将52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配合闪火罐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围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配合闪火灌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水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孙琳(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200020)笔者采用水针和刺络拔罐治疗3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30例,其中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在32~79岁;病程3个月至2年。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股外...  相似文献   

11.
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剌络走罐;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组(简称刺血组)50例和电针组45例。两组针刺方法相同,前者于针刺后进行委中穴刺血拔罐,后者在针刺时用G6805电针仪通电留针。结果首次治疗1 d后的即刻疗效对比,刺血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17.8%和66.7%;全部疗程结束1 d后的短期疗效对比,刺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8.0%,电针组分别为46.7%和88.9%;半年随访的远期疗效对比,刺血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37.8%和84.4%。三阶段疗效对比,刺血组均优于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配合悬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刺络拔罐配合悬灸)和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和疼痛程度以及皮损恢复程度。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疼痛评定和皮损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悬灸能明显减轻疼痛,加快疱疹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针灸法治疗急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切观察不同针灸法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将就诊的急性腰痛患者按双盲随机分组法分成4组A组(毫针治疗组)、B组(毫针加拔罐组)、C组(毫针加刺络拔罐组)、D组(毫针加刺络拔罐艾灸组).分别治疗5次、10次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C、D二组分别与A、B二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表明刺络拔罐法和艾灸法与毫针刺法的组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单纯拔罐法对提高临床疗效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刺络拔罐为主治疗Ramsty-Hunt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刺络拔罐疗法配合针灸等治疗 Ramst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治疗组采取大椎、完骨等穴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的方法配合针灸等治疗 ;32例对照组采取针灸、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与结论  4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 81.2 5 % ,对照组为 5 6 .2 5 % ,优于对照组 (P<0 .0 5 )。且治疗组中、短期耳痛缓解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 5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组(治疗组)33 例,用梅花针叩刺,以痛处为叩刺部位;中药治疗组(对照组)19 例,辨证治疗,肝经郁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刺络拔罐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TCD、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为刺络拔罐组(刺络组)、温针组、刺络拔罐合温针组(综合组)与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40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刺络组、温针组、综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70.0%、90.0%、75.0%,综合组与其他三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的TCD及血液流变学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优于其他三组。结论 刺络拔罐配合温针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8.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0.0%和8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是治疗带状疱疹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刺络拔罐疗法配合针灸等治疗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患者取大椎、完骨等穴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的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以针灸、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与结论: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1.2%,对照组为56.2%,治疗组优于对照纽(P<0.05).且治疗组中、短期耳痛缓解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穴位温和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75例治疗组采取清艾条温和灸隐白、大敦两穴位的方法配合内服中药 (生化汤加减 )治疗 ;75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  5 d后统计 ,治疗组痊愈率为 93 .3 % ,对照组为 81.3 % ,两组差异有意义 ( P<0 .0 5 )。结论 温和灸配合内服中药对药流后阴道出血有显著效果 ,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