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蜀岚  陈先云 《西部医学》2008,20(4):883-884
目的掌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全院填报的医务人员121例针刺伤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职业暴露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96.36%。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病的71例,无血源性传播疾病50例。暴露地点依次为病房50例,手术室39例,治疗室、检查室12例,检验科9例,废物处理室6例,产房5例。暴露发生主要环节:手术中40例,抽血25例,拔出输液针头15例,各种穿刺及注射14例,各种检查11例,处理废弃物6例。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注重高发科室和高发人群的风险管理,并在职业暴露发生后采取及时正确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41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过程、暴露物品、处理、追踪等进行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48.8%,医生36.6%,医疗废物收集人员14.6%;发生针刺伤85.36%,手术刀割伤9.7%,玻璃伤4.87%.所有职业暴露者均作妥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45名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情况、艾滋病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针刺伤情况及对职业暴露态度、发生职业暴露的频率等.结果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对HIV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2.68%,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10%,自我保护意识也基本形成,但仍普遍存在以针刺伤或锐器伤为主要职业暴露问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尽可能地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职业暴露控制措施,对具有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方法 根据发生针刺伤人员的工龄、类别、发生地点、操作环节、暴露源分布等设计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报告登记的职业暴露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的46例医务人员中有40例锐器伤,占86.96%,针刺和锐器伤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结论 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暴露后的监控管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时有效应对暴露者,避免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2010年6月,57名医务人员受血源性职业暴露伤害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57名血源性职业暴露者经正确及时的处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准确及时的评估和有效合理用药是避免职业暴露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针刺伤是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 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 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1 ],中国2003年调查报告,80. 6 %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健康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80 %-90 %是针刺伤所致[2].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规范操作,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近4 a院内护士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案例,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近4 a院内护士共发生79例HIV职业暴露,其中针刺伤暴露53例,黏膜暴露17例,伤口暴露5例,刀片划伤4例;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及时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无1例感染HIV病毒。结论护士为HIV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针刺伤为暴露的主要方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的职业防护培训能够减少医务人员的HIV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孙艳萍  张丽  周鑫 《包头医学》2016,40(2):124-125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损害中造成针刺伤的原因分析。方法:分析本院一年中发生职业暴露损害事件的种类。结果:针刺伤事件在职业暴露损伤中占比例较大。结论:针刺伤是职业暴露损害中导致医务人员发生经血传播性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上报的30例针刺伤医务人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医生占36.7%,护士(含实习生)占63.3%,暴露源是乙肝的血液性传播疾病占76.7%,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整理医疗废弃物时占26.7%,手术占23.3%,拔针占20%,穿刺占16.7%,回套针头占6.7%,患者突然移动时注射占6.7%;暴露后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追踪随访,目前没有发现一人被感染.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规范针刺伤后的处理程序,可有效的预防与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经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1日卫生部正式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文件,再一次敲响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警钟。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管理,有效落实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医院开展了医务人员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1调查对象所有在编医务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以及保洁员等。2调查方法4讨论4.1护士是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最高危人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发生职业暴露42例,占60.87%(42/69),是医务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最危险人群,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因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每天要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特点,以制定正确有效防护措施。方法:根据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各科室上报登记的“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卡”,对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工龄、操作环节、暴露源分布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主要是护士,占85.42%;(2)发生职业暴露工作年龄以1~5年所占比例大;(3)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以HbsAg为主;(4)发生职业暴露的48例医务人员中有25例针刺伤,占52.08%,18例抓咬伤,占37.50%,黏膜接触5例,占10.42%。结论:针刺伤和抓咬伤是精神病医院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制定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新上岗职工职业防护培训,特别是护理人员,另外根据专科医院特点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暴露后的监控管理等,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关键,也是有效预防血源性暴露后感染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HIV)[1]。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加强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的主动防护是保持健康的医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原因,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制订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制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程序,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表和职业暴露调查登记表,调查登记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护士(含实习护士)52名,最高,占68.42%,其次是医生12名,占15.79%;以职业暴露的类型分布,锐器伤73例,占96.05%,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类型;以工龄分布,工龄≤3年最多37例,占48.68%;以暴露源血源性传播疾病分布,乙型肝炎居首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及时进行局部紧急处置,并进行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行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被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曼 《当代医学》2011,17(3):36-3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现状及原因,探讨如何有效进行防护。方法通过查询院感科登记资料对2008年1月~2010年7月6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经历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有6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护士为46人,占75.4%;医生为8人,占13.1%;检验4人,占6.5%;工勤人员为3人,占4.9%。61例无一例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靖  薛菊兰  沈静  张方兰 《海南医学》2012,23(15):119-121
目的探讨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模式,为医务人员健康提供保障。方法针对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特点采取科学的预警管理、积极的应对管理、严密的追踪管理等规范化管理措施。结果规范化管理后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减少,并且未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现象。结论规范化管理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可有效防止血源性疾病在医患之间相互传播,使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血源性疾病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医疗服务过程中血源性疾病因交叉感染在病人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关注较少。事实上,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及血源性致病因子筛检工作的普及,病人在医院内感染血源性疾病已明显下降。而医务人员因意外针刺伤或其他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感染血源性疾病不仅威胁医务人员健康、造成卫生资源损失,还可通过二次性传播对他们的家庭造成危害[1]。因此,加强医导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的研究及预防非常重要。1血源性疾病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发生针刺伤人员的工龄、类别、发生地点、操作环节、损伤情况及暴露源分布等设计医护员工针刺伤登记表,对2009-2010年报告登记的43例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各级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高度差异,其中实习生被针刺伤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护理人员。拔除静滴时被针刺伤的构成比最高,卫生工友对被针刺伤的处理最不及时。结论:医院各级人员均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正确传递手术器械、及时处置使用后的针头、避免针头裸露、禁止针头回套等措施控制锐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模式,为医务人员健康提供保障.方法 针对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特点采取科学的预警管理、积极的应对管理、严密的追踪管理等规范化管理措施.结果 规范化管理后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减少,并且未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现象.结论 规范化管理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可有效防止血源性疾病在医患之间相互传播,使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9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2年来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238例次,护士占50.42%,医生次之占17.23%;暴露类型,以针刺伤为主,占83.19%;皮肤黏膜暴露于血液体液的占11.76%。暴露源传染病检查阳性结果 86人,未能追踪72人,无发生暴露导致不良结果。结论发生暴露后及时彻底对暴露部位进行清洗消毒、药物预防等措施,无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20.
毕艳颖 《吉林医学》2012,(34):7585-7586
目的: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找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某医院发生的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防护教育。结果:8例职业暴露中全部是护理人员,以针刺伤为主。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培训,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等事前预防措施,是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