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红权  冯晶晶  魏树梅 《浙江医学》2011,33(11):1617-161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8例PSH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imentin、ER、PR、TTF-1、CK、EMA、CD34、Syn、CgA、Calretinin、Ki-67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PSH由实性、乳头状、硬化性和血管瘤样区组成,主要的两种细胞为立方状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乳头、实性区裂隙及血管瘤样区表面衬覆有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乳头间隙及实性细胞区为圆形或多角形胞质浅染的细胞。立方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表达广谱CK、TTF-1、EMA,圆形间质细胞表达EMA、TTF-1、PR、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CgA。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以混合型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金莉  董志广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92-93,F000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elerosinghemangioma,PSH)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PSH由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海绵状血管瘤样结构和硬化区4种结构组成。瘤细胞有2种,一种是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和血管瘤样腔面的立方状细胞,一种是实性区及乳头轴心大小形态一致的网形或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立方状细胞表达广谱CK、CK7、EMA和TTF1,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表达EMA、TFF1、ER、PR、vimentin、Ki-67,部分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CgA、Syn。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易误诊为肺癌。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别是Ki-67特征性的在胞膜表达,是诊断和鉴别诊断PSH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通过探讨P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这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P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PSH由实性、乳头状、血管瘤样、硬化4种结构不同比例混合存在;瘤细胞主要有圆形和表面立方形细胞,两者均表达EMA和TTF-1,圆形细胞表达PR,表面立方形细胞表达CK7,而syn和CgA均呈阴性表达。结论:EMA、CK7、TTF-1等免疫组化对诊断有帮助。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良恶性判断要结合临床、影像资料、病理及免疫组化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学组织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1例患者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11例患者中肿瘤均属于单发,呈圆形或卵圆形,无包膜,颜色呈灰色或黄褐色,切面实性,质地硬韧,主要由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硬化性结构及出血区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立方状表面细胞及圆形细胞TTF-1及EMA表达阳性,立方状表面细胞广谱CK表达阳性,圆形细胞表达阴性。少数患者2种细胞均能够显示SYN表达阳性,1例患者PR表达阳性。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发病率低,一般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上误诊为肺癌的几率较大。因此加强对本病病理学组织特征的认识能够降低误诊率,同时应了解ER、PR的阳性表达与女性发病率较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18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该病病理表现有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实性结构和出血区4种组织形态,镜下主要有2种肿瘤细胞:圆形间质细胞和立方状表面细胞。免疫组化2种细胞均表达TTF-1和EMA,部分病例表达广谱CK、Syn。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发病率低,容易误诊。典型的组织形态特征结合肿瘤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可以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291-29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Kpan、EMA、TTF-1、Napsin-A、Vimentin、ER、PR、CD34、Calretinin、Syn、CgA、CD56及Ki-67在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达。结果:21例中女性16例,男性5例;肿瘤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结构组成,衬覆的立方上皮和多角形细胞均为瘤细胞,其中2例圆形细胞中见少量脂肪细胞。ER、PR、TTF-1和EMA在两种细胞均表达,Napsin-A和CKpan表达于立方细胞,Vimentin表达于多角形细胞,Syn、CgA、CD56及Ki-67在多角形细胞中部分表达,CD34和Calretinin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结论:PSH可能起源于原始呼吸道上皮,形态学结合EMA、CKpan、TTF-1、Napsin-A、Vimentin、ER、PR等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PSH,ER、PR的高表达,与女性发病率高密切相关,激素治疗PSH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特点与病理表现,提高对PS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结果:该病无典型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病理表现有乳头型、实体型、硬化型和血管瘤样型4种类型,镜下主要有立方状细胞和多角形细胞2种细胞成分;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标记立方状细胞表达LCK、CEA和EMA,多角形细胞表达Vim和CgA,其中部分尚表达NSE和EMA;PSH术前诊断困难,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良好.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对于肺组织中孤立性病灶,应考虑到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积极手术病灶切除并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P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PSH多见于女性,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咳嗽、咳痰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上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肺内孤立性结节,但均未见有新月征。病理学检查示老年PSH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细胞构成,镜下可分为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血管瘤样区和硬化性结构。免疫组化检查以TTF-1、EMA、AE1/3和Syn阳性表达为主。结论老年PSH临床特征不典型,易于误诊;胸部CT扫描虽有助于鉴别与诊断,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当无法确诊时,首选手术探查切除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Pan)、CK(H)、CK(L)、EMA、TTF-1、Syn、CgA、NSE、CR、MC、CD34、Vim.结果 女性33例,右肺25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下叶11例.立方形细胞和圆形细胞构成乳头状、实性区、硬化区、出血区4种相互移行的组织结构,乳头状结构最常见,出血性结构最少见.表面立方形细胞表达EMA、CK(Pan)、TTG-1,间质内圆形细胞表达EMA、TTF-1、Vim;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NSE、CgA.结论 立方形与多角形细胞均为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表现不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整个病变的克隆性并阐明其本质.方法: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获取22例女性肺PSH组织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构成的整个病变及病变周围正常肺组织,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基于女性体细胞构成组织内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和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基因位点的克隆性分析、观察PSH整个病变的克隆性.结果:22例肺PSH光镜下均表现为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即呈实性、乳头状、硬化性和出血性组织结构.病变主要由间质圆形或多角形细胞及被覆在乳头状结构表面的立方细胞所构成.克隆性检测结果表明有7例31.8%(7/22)显示PGK基因位点多态性.经HpaⅡ酶切后,所有具有多态性的标本2个条带中有1个条带的密度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另1个条带保留,证明其均为肿瘤性增生.结论:PSH是一种真性肿瘤,构成PSH的2种主要细胞起源于同一类型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