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君娜  孔令雪  管胜华 《护理研究》2009,23(32):2963-2964
近年来,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1,2]不良反应.静脉用药浓度大、起效快,短时间就可以控制病情,但同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我科在2007年1月-2008年6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12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过程中,对于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给予积极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量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9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持续微量泵注射,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9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不良反应表现为静脉炎、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肝功损伤。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在临床护理中应严密监测心电监护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叶丽霞  廖国霞  毛楠 《全科护理》2013,(27):2519-252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入住本院治疗的各种心律失常病人68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静脉输注胺碘酮的治疗方案,对68例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治疗前为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一告知病人,治疗中将药物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选择正确的血管,持续监测心电,若有并发症出现积极处理。[结果]救治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的病人有4例,占5.9%;出现血压下降的病人有3例,占4.4%;出现心动过缓的病人有2例,占2.9%。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后,9例病人的相应病情均有所改善好转。[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采用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有显著的促进康复的作用,不但能够将相关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还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樊君娜  孔令雪  管胜华 《护理研究》2009,(11):2963-2964
近年来,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静脉用药浓度大、起效快,短时间就可以控制病情,但同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我科在2007年1月-2008年6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12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过程中,对于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给予积极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5.
彭艳利 《全科护理》2013,(32):3035-3036
回顾分析8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情况及药物的副反应,并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过程中 5例病人发生血压下降,应用多巴胺后改善;4例病人发生静脉炎,经局部硫酸镁湿敷及更换穿刺部位后好转;2例发生心动过缓,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后改善.  相似文献   

6.
汤小秋 《全科护理》2012,10(27):2522-2523
[目的]探讨应用系列护理措施预防胺碘酮(可达龙)静脉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恶性心律失常使用可达龙治疗的病人,对其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结果]可达龙静脉治疗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海涛 《临床医学》2014,(12):79-80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胺碘酮急诊救治的59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用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59例中有效5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5%,平均复律时间为(10.2±1.3)min。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该病急诊治疗的首选药物来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7例危重症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然后静滴维持。治疗组在使用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然后静滴维持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1.6 g,3次/d。观察两组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3.7%(P<0.05)。治疗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同时对改善胸闷、心悸、乏力等临床症状具有明显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优于单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经心电图及Holter确诊的5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静脉加口服或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复律后使用静脉胺碘酮治疗7例有效,口服胺碘酮治疗6个月有效率达92.7%,29例患者治疗后发生轻度QTC延长,22例发生窦缓,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6例静脉治疗者出现心功能恶化,所有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现肝功能、外周血象、皮肤或周围神经异常。【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5.5%;用药期间死亡1例。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脏手术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心脏手术后,使用1-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和(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应用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用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对其用药前后心率,PR间期、QRS波群、校正的QT间期以及血压变化进行对比。结果:97.5%的患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群、校正的QT间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手术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在去除了各种诱因后,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胺碘酮在抢救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危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应用静脉应用胺碘酮,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改善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中3例因病情恶化无效外,余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达95.83%.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在抢救快速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危重患者的疗效是确切、安全的.但要严密心电监护,控制静脉用药速度与浓度,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李佳 《临床医学》2010,30(3):45-4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为95.83%,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衰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李艳萍 《全科护理》2013,(34):3220-3221
[目的]观察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建立静脉通路的同时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M透明贴方法.两组在贴膜的同时均8 h更换1次注射部位,对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观察组病人使用胺碘酮后发生静脉炎5例,其中Ⅰ级4例,Ⅱ级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0例,其中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4例.观察组病人使用胺碘酮后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定时更换注射部位及用药时即贴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降低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效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起到预防及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华兵  高文妹  沈虹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55-1157
目的 观察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治疗高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7例,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 mg稀释后静脉注射,并以0.5~1.0 mg/min静脉维持,观察24h内控制心率、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患者24h内心率得到了控制(92.6%),其中1h内2例,1~8h内7例,8~24 h内16例.心率控制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24h内共出现2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91岁患者心率虽恢复正常,但在后续抢救治疗过程中死亡.结论 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6例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另予复方红药酊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8例,利多卡因治疗组62例,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组有效率97.05%(66/68),利多卡因组有效率75.81%(47/62),胺碘酮组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29%;利多卡因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1%;利多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药物,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能通过合理使用预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紫草油外涂对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紫草油外涂于静脉注射部位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静脉疼痛分值和静脉再次穿刺次数。[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外涂能较好地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降低疼痛程度,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能够阻断钾通道,延长复极,主要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房颤和室颤的发生。其半衰期为20~100d,可以通过口服和静脉途径给药。但是长期应用胺碘酮可会出现多种器官的毒性反应。文献^[1]报道胺碘酮连续使用1a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4%,连续使用3a可达到94%。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闫海平  周翠香  耿瑞珍 《全科护理》2008,6(36):3340-3340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广谱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猝死高危病人防治上应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1],现在我科广泛应用。但在临床静脉输注胺碘酮容易诱发静脉炎,这不仅造成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