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机采血小板具有高浓度、高纯度、止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病、恶性肿瘤、妊娠、大出血等急、危、重患者[1-2]。输注血小板是临床抢救出血病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代临床输注机采血小板已经代替传统的手工分离血小板[3]。  相似文献   

2.
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方法将160例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输注新鲜血小板,n=82)和对照组(输注冰冻血小板,n=78)。比较输注后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输注后1h,24h外周血血小板增高校正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血小板后1h的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注血小板后1h和24h的CCI值和PPR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鲜血小板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作用优于冰冻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吴子权 《中外医疗》2014,(26):54-55
目的探讨与分析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6月于该血站供血及中山地区临床医院进行输注的26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分得160例,对照组分得100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组患者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在输注1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相关输注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优于对照组的7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子在临床应用方面均有其不同的优势,在血小板计数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方面以新鲜血小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机采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缓解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现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冰冻血小板进行临床输注,观察输液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显著优于新鲜血小板组。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抢救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机采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机采冰冻血小板输注在因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患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 0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脾功能亢进伴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随机分为冰冻血小板输注和新鲜血小板输注两组 ,观察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和出血情况的改善。结果 两组输注血小板后均有效 ,临床症状缓解 ,出血停止或减少 ,输注后 1,2 4h较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输冰冻血小板组和输新鲜血小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各有 1例低热和轻度皮疹 ,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具有明显的止血和提高血小板计数的效果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机采新鲜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输注血小板患者200例,分为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两组。观察输注后24h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血小板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两组出血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输注后血小板数量均明显上升,但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输注机采新鲜血小板比冰冻血小板更能有效控制及预防出血,提升血小板数量,但冰冻血小板可用于紧急情况下抢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滕本秀  段惠玲  段前碧  赵敏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79-2480
目的探讨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弥补抢救患者时新鲜血小板难以供应。方法采用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疗效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血小板输注前后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疗效分析,机采新鲜血小板组疗效优于新鲜冰冻血小板组疗效。结论机采新鲜冰冻血小板可以用于抢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新鲜血小板输注和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用新鲜和深低温保存的浓缩血小板悬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42例患者用新鲜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另外49例用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组共接受血小板输注79次,平均每例输注1.88次,CCI值有效率35.4%,临床疗效有效率88.09%;输注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组共131次.平均每例2.67次,CCI值有效率16.79%,临床疗效有效率81.63%;两组间比较CCI值及输注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注新鲜血小板疗效优于输注深低温保存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机采新鲜血小板和机采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成分输血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成份输血在临床上肯定的治疗效果,对血小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站从2003年开始为临床提供机采新鲜血小板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输注机采新鲜浓缩血小板(简称机采新鲜血小板)不能保障病人及时需要,满足不了临床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了机采冰冻血小板的制备,2年多来,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机采冰冻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后,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机采冰冻血小板具有机采新鲜血小板的优点外,还具有保存期长,无污染危险,使用方便,随用随取,有利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危重患者的及时抢救,增加治疗机会的优点,但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之后的血小板数量上升不及新鲜血小板输注后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新鲜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输注血小板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00例,其中输注新鲜保存机采血小板组59例,输注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组141例,分别计数患者输注前和输注后24小时外周血血小板,计算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age of platelet recovery,PPR)。结果新鲜组输注血小板后24小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优于冰冻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新鲜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后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在输注新鲜血小板后,24 h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血液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非血液病患者40例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对1hCCI、24hCCI值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血液病患者输注冰冻保存血小板组与血液病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组相比1hCCI值无显著差异(P>0.05),24hCCI值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输注后均无严重输血反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相当,冰冻血小板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对因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均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对血液病患者,新鲜机采血小板长期疗效优于冰冻保存血小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和血小板(PLT)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用本地中心血站供应的FFP及PLT,对51例出血性休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输注适当的量,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51例患者经输注PLT和FFP后0.5 h~2 h内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停止,有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联合应用FFP与PLT抢救失血性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其他治疗措施提供时机。  相似文献   

13.
临床输注冰冻血小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应用血小板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等都是血小板输注的主要适应症。但有时保存时间长了血小板会溶解或发生输注无效,我们通过冷冻保护剂二甲亚砜将浓缩血小板在低温下或深低温下长期冰冻保存而不影响功能。现将一年来临床102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机采血小板止血效果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血小板在体外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要求血小板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立即输注。为此,大多数血站根据患者需要现约现采,但这样不利于病人及时需要。冰冻机采血小板的开展为临床病人安全及时需要提供了保障。下面把冰冻机采血小板的开展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冰冻浓缩血小板与单采新鲜血小板的特点和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血小板回收率公式计算输注血小板24小时内血小板回收率并进行评价。结果在因外伤及手术失血而导致的血小板降低输注冰冻浓缩血小板与单采新鲜血小板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都较高;血液病等特殊疾病输注单采血小板比输注冰冻血小板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冰冻血小板止血效果好并能及时输注。可在外伤等因失血过多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时替代单采血小板;单采新鲜血小板浓度高、质量好,在血液病等特殊疾病中输注效果好,但制作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王丽  李岚 《中外医疗》2012,31(34):74-75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微粒与冰冻血小板的止血效果,并对两者的效果强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血小板合成减少或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56例,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输入血小板膜微粒和冰冻血小板,比较两组出血时间的变化,并对24h后血小板的数量进行统计,与输注前血小板的数量进行对比。结果输注后两组血小板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出血时间缩短,实验组出血时间为(7.5±1.5)min,而对照组出血时间为(9.5±1.8)min,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输注后1、24h外周血血小板增高校正指数(CCI)值,实验组1、24h后CCI值分别为(18.1±2.8)和(12.2±3.1)。对照组分别为(5.9±1.3)和(2.3±1.4)。结论常规下血小板膜微粒在治疗大面积出血时比冰冻血小板具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但在急性出血时因血小板膜微粒不能及时供给使得冰冻血小板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指导临床合理输注血小板,探讨和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新鲜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心血站采集供给医院的经过5%二甲基亚砜(DMSO)制备并储存于-80℃的冰冻血小板以及5 d内的新鲜血小板中分别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输注前将120袋血小板进行分组,其中新鲜血小板标本设为A组,按照2∶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B组,按照1∶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C组,冰冻血小板标本设为D组,通过对4组标本TEG参数检测来评估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研究数据显示,A组和C组标本反应时间(R)值较B、D两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标本组间比较凝血时间(K值)、ɑ角(Ang)和最大振幅(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A、D两组比较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3方面比较,A、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1∶1比例混合的新鲜与冰冻血小板输注有助于降低血液凝固的时间,对血块的凝集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比较适合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输注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在血小板数目增加上的差异及对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情况。方法 随机观察输注机采血小板42例,冰冻机采血小板50例。结果 输注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在血小板数目增加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止血效果同等有效(P>0.05)。结论 平常及节假日、夜间抢救危重病人时,冰冻机采血小板可以代替机采血小板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不合理输注原因,减少FFP不合理输注。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493例输注FFP的病历资料,输注目的;比较合理输注组和不合理输注组在输注FFP前及输注后8h内凝血酶原时/d(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检查结果。结果输注FFP患者中,合理输注者为63.61%(314/439),不合理输注者为3631%(179/439);合理组PT、APTT值输注后明显低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组输注前、后PT、APTT值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补充蛋白、扩容及增加营养者为目的是导致FFP输注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非大量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即使输注FFP也不会改善凝血功能。为促进临床输血安全性的提升,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需要临床上加强FFP的输血管理。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中新鲜冰冻血浆(FFP)的合理应用及应用效果状况.②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3月我院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病历共450例的资料,分析临床输注目的;其中有228例在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小时内均检查了PT、APTT,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将228例分为控制组196例和非控制组32例,比较输注前及输注后8小时内的PT、APTT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③结果 450例输注FFP中,合理使用298例(66.2%),不合理使用152例(33.8%);控制组在输注FFP后PT、APTT的值较输注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非控制组在输注FFP后的PT、APTT的值虽然较输注前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④结论 临床上合理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的意识仍待加强,规范合理使用FFP能有效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