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糖尿病肾病组(DN组):UAER≥30mg/24h。DN组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两组,DN早中期组(EDN组):GFR〉30ml·min^-1·1.73m^-2;DN中晚期非透析组(LDN组):GFR≤30ml·min^-1·1.73m^-2。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清SAA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N组SAA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SDM组SAA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LDN组SAA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P〈0.01)。SAA水平与尿白蛋白、腰臀比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D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在2型糖尿病肾病(DN)的改变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9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A组,36例),同时以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SAA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肌酐(Cr)、尿素氮(BUN)、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IMT等指标,并分析血清SAA与CIMT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DA组和SDM组SAA水平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7.98±0.63 vs.6.09 ±0.72vs.2.75 ±0.30 mg/L),P<0.05或P<0.01];EDA组、SDM组和NC组CIMT值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07±0.13vs.0.86 ±0.22 vs.0.72±0.13mm),P<0.05或P<0.01].SAA水平与Hs-CRP、IL-6、FBG、HOMA-IR、CIMT、颈动脉斑块数量和UAER成明显正相关,与HDL-C成明显负相关(P<0.05或P <0.01).EDN组双侧斑块数量≥2个的患者SAA水平显著高于斑块只有1个或无斑块的患者(P<0.01),与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0.409,P <0.05).UAER、HOMA-IR、CIMT和Hs-CRP是影响DN患者SA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联合检测SAA和CIMT可推断SA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全面的评价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提示临床应早期干预血浆SAA水平防治DN及其他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FBG、UAER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UAER和hs-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BG、UAER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降低2型DN早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无肾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观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糖尿病(无肾病)为DM组40例,糖尿病肾病组为DN组60例。将DN组患者随机分组,口服糖适平组为DN1、胰岛素治疗组为DN2共治疗12周。选取正常对照组(NC)3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CRP水平。结果:NC、DM组、DN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90±1.8)mg/L、(5.8±3.2)mg/L、(9.2±5.6)mg/L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510,P<0.01)、空腹血糖(FBG)(r=0.29,P<0.01)呈正相关。血清CRP在DN2组胰岛素治疗前后分别为(9.30±3.78)mg/L、(4.78±2.11)mg/L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DN1组糖适平治疗前后(9.04±4.9)mg/L、(8.30±1.8)mg/L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DM(无肾病)及DN组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且DN经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法测定超敏CRP(usCRP)。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临床蛋白尿组(26例)。另选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u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u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usCRP水平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Person相关分析显示usCRP与UAER(r=0.607,P=0.000)、甘油三酯(r=0.423,P=0.002)及血肌酐(r=0.322,P=0.019)呈正相关,逐步线性回归结果表明,UAER、甘油三酯是影响usCRP的主要因素。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无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D组,有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为N组,将N组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以下3组:间断白蛋白尿组(NI组,n=21):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N2组,n=20):UAER20-200μg/min;临床白蛋白尿组(N3组,n=22):UAER〉200μg/min。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并对各组血浆ET及血清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D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均升高(P〈0.05);N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比较,N2组较N1组升高,N3组较N2组升高(P〈0.01)。C、D和N1组血浆ET和血清hs-CI心水平无相关性(r分别为0.117、0.208和0.361,P〉0.05);N2、N3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5和0.587,P〈0.05或P〈0.01)。结论ET和hrCRP可能参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组(DM)40例、糖尿病肾病组(DN)33例及健康对照者(NC)30例。测定血清超敏CRP,同时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测定空腹血糖(FBG)、HbA1C。观察各组间hsCRP变化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DM组、DN组较NC组HbA1C、TC、TG、LDL-C、CRP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DN组较DM组CRP、TG、APO-B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DN组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中血清炎症因子CRP水平升高与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依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8例:UAER〈30mg/24h;糖尿病肾脏病组(DKD组)69例:UAER≥30mg/24h。DKD组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2组,DKD早中期组34例:GFR〉30ml/min;DKD中晚期组35例:GFR≤30ml/min。测定血清SAA及CCA-IMT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KD组SAA水平、CCA-IMT较SDM组高;DKD中晚期组SAA水平、CCA-IMT较SDM组、DKD早中期组升高。SAA水平与腰臀比、CAEA-IMT、三酰甘油呈正相关;年龄、SAA及UAER是影响CCA-IMT的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清SAA明显升高,并与CCA-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三组:肥胖的T2DM组68例(A组)、非肥胖的T2DM组86例(B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68例(C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W)、腰臀比(WHR)、血压、糖脂代谢参数、空腹胰岛素(FINS),以稳态模式(HOMA)公式评估胰岛索抵抗(HOMA-IR),并对导致血清CRP改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和B组血清CRP显著高于C组(P〈0.01),A组的CRP也明显高于B组(P〈0.01)。(2)A组患者血清CRP与SBP、WHR、BMI、TG和HOMA-IR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变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肥胖的T2DM患者血清的CRP水平升高与MS、胰岛素抵抗(IR)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ulus,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IR,糖尿病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与炎症因子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血清淀粉样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ELISA方法检测4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27位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浆APC水平,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衡量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APC水平显著性降低[(10389.0±1801.9)vs(6693.3±1790.5)ng/ml,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与血浆APC水平(r=-0.511,P〈0.01)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C是平均颈动脉IMT的显著性相关因素(β=-0.492,P〈0.01),且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0.719,P〈0.05)、血红蛋白(β=0.522,P〈0.05)是血浆APC水平的显著性相关因素。结论:APC的减少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可能在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增长,已成为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病,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DM急性并发症致死率显著下降,DM慢性并发症成为DM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DiN)已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它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最终导致肾衰竭。最近有研究发现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炎症反应有明显关系,而且与DM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DM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检测中早期DN患者血浆CRP的水平,探讨厄贝沙坦对2型DN微量白蛋白尿、CRP、肾功能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重要联系[1].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作为一个重要炎症细胞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预测冠心病事件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一个独立的强预测因子[2,3].本研究通过血清学检测观察了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并发大血管(MV)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2例T2DM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MV病变将患者分为单纯组(n=69)与MV组(n=133).分析T2DM女性患者并发MV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探讨炎症在狼疮性肾炎左心室肥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28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史、生化检查、免疫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脏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为78.75%(n=226)。存在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年龄较大[(40.92±14.16)岁vs(35.43±11.88)岁]、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8.03(3.22~30.95)mg/Lvs3.93(1.48~9.48)mg/L]及血尿酸水平[(491.78±29.35)μmol/Lvs(402.44±17.03)μmol/L]明显升高,而血红蛋白[(90.62±22.99)g/Lvs(105.95±22.43)g/L]及肾小球滤过率[(66.05±4.68)ml·min^-1·1.73m^-2vs(90.24±4.52)ml·min^-1·1.73m^-2]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14,P〈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38,P〈0.01)。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并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防治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78例CKD患者(非透析治疗120例,血液透析5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应用ELISA法检测SAA水平。分析SAA的变化与其他相关因素,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CKD患者无论透析与否,SAA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血液透析(CKD5期)患者SAA水平较其他各期CKD患者更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SAA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尿蛋白量(24 h)、透析龄、血总胆固醇(Tch)、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AA与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SAA水平升高可能与生成增加和排出减少有关。SAA是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80例CRF患者(非透析治疗60例,血液透析20例)、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SAA水平,分析SAA的变化与其他相关因素。结果:CRF患者无论透析与否,SAA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血液透析(HD组)患者SAA水平较非透析组各期患者更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F患者SAA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异常(r=0.786,0.733,0.567,0.623,0.549,0.736,P均〈0.0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0.421,P〈0.01)、尿素氮(r=0.722,P〈0.01)、肌酐(r=0.841,P〈0.01)、C反应蛋白(r=0.813,P〈0.01)等呈正相关,而与血红蛋白(r=-0.654,P〈0.01)、血清白蛋白(r=-0.453,P〈0.01)、总胆固醇(r=-0.289,P〈0.01)、高密度脂蛋白(r=-0.351,P〈0.01)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CRF患者存在血清SAA水平升高,且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胃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SELDI)技术检测胃癌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的一簇蛋白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该簇蛋白,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分析该簇蛋白的肽指纹图,经数据库搜索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的一簇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同时该蛋白峰的表达水平术后显著下降,经鉴定该簇蛋白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胃癌血清中SAA的表达。结论胃癌患者SAA对于监测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之间的关系。方法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及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四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PAI—1的水平,另选取33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四个糖尿病亚组与对照组PAI-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并发大血管病变组较肥胖未并发大血管病变组的PAI—1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HE胖组较非肥胖组相比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PAI—1与BMI、腰臀比(WHR)、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H)、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FINS作为独立因素影响PAI—1水平。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及肥胖患者PAI—1水平升高,PAI—1水平可能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