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汀注射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肉碱)是促使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必需的营养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由于肉碱合成和摄入减少,以及透析中丢失,出现肉碱缺乏[1].为此,本文观察了左旋卡尼汀注射剂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肉碱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差、易并发感染,且感染已成为血透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医院感染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重视,血透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而探讨血透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从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尤为重要.我们对近3年132例住院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采用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方式[1~3]。有研究发现,代谢性酸中毒会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4]。pH值是酸碱平衡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受到CO2的影响较高,有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得出pH值对于细胞酶活性的影响较高,能够严重影响患者的酸碱平衡度[5]。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98例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血透前后酸碱平衡变化与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每年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比例约为25%~30%~[1],而患有晚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者中有20%~50%存在多种营养和代谢紊乱~[2]。营养风险筛查~[3]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虽然在晚期CKD中观察到的营养和代谢紊乱不能归因于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易并发胰腺炎(AP)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终末期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AP)的报道较少。据统计,CRF长期透析患者AP发病率约为2.3%,其中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AP的发病率较之更低,为0.63%~1.41%。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血透中心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们检测了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其它一些指标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分组: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HD)患者55例,男33例,年龄(38.8±10.0)岁;女22例,年龄(41.4±8.8)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病情稳定。健康对照组40例,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男23例,女17例。 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血透后(干体重)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近几年来,我院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为本次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样本量。本研究通过对1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实验室指标的收集,分析实验室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揭示血透患者中医证型的内在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对中医辨证施治,防治血透患者远期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的体会。方法:通过对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与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高了患者主动配合血透治疗的依从性。讨论: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正在受到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的重视,它对于提高透析患者的存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脑出血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群体中 ,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脑出血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 ,本文就我科近 9年收治病例的有关临床情况作分析研究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来源与标准 病例取自我科 1993年 1月~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透并发脑出血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接受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 ;②有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或经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2 一般资料 我科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维持性血透并发脑出血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7例 ,女 8例 ;年龄 30岁~ 6 7…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维持性血透患者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其高感染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极易发展至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有的还可能发生肝癌,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为15%-49%,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50%-90%[1].有研究指出,皮肤瘙痒不仅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降低患者的生存率[2].加巴喷丁(gabapentin)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可能通过抑制毒素刺激引起的感觉通路传导而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3].本研究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血透皮肤瘙痒,观察其疗效,同时与已取得较明确疗效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4,5]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透析膜血清sCD23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HD)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HD不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HD相关因素如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等可导致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sCD23是反映机体B淋巴细胞激活或免疫状况的指标之一。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lD)患者应用不同膜材料透析器初用、复用外周血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血透患者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安全血管通路,内瘘的长期畅通影响着患者的血透治疗时间,如果护理不当则可导致内瘘局部异常,或者内瘘堵塞,出现血液返流,导致再循环发生,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导致内瘘失效,影响到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1].多项研究显示[2]:年龄、原发病、合并症、内瘘使用时间等都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中心从2013年开始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将患者内瘘危险分级,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对高危险度患者护理有可能降低内瘘失功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中突发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透析病人的首位并发症为心血管疾病,其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高达50%[1],而1/4的心律失常可能由于血透直接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经常导致透析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使病人退出血液透析.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1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危险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率。国外文献报道[1~4]硫代硫酸钠(STS)治疗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UA)和急性肢体缺血,能减轻患者疼痛,促使溃疡愈合。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们将STS应用于血透患者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具有致癌作用的尿毒症毒素的蓄积、继发于尿毒症的免疫功能缺陷、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等均是MHD患者恶性肿瘤患病率增加的原因[1]。随着血液透析质量的提高,MHD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58%~80%[2],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MH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3]。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需对MHD患者进行广泛的肿瘤筛查,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4]。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 )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因素[1] 。我们拟从膳食摄入、代谢性酸中毒、透析充分性、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rHuEPO和肉毒硷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4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男 2 5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4.1岁 (2 6~77岁 ) ,透析时间 8~ 2 42月 ,平均 2 6月。另取 4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 ,男 2 2人 ,女18人 ,平均年龄 5 6 .2岁 (2 3~ 75岁 )。2 .方法 :(1)膳食摄入分析。 (2 )评价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 :尿素清除率相对体重 (RBW ) ,肱三头肌皮皱厚…  相似文献   

20.
<正>对无法进行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肾替代疗法的主要方法,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被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为最理想的血透通路,其特点是寿命长,并发症发生率低[2],自体AVF中桡动脉-头静脉内瘘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3]。国外有研究显示,自体AVF血透通路狭窄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随着内瘘使用时间的延长,内瘘狭窄致血透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