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均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判断预后。结果156例病人术后随访3-6个月,5级52例,4级32例,3级27例,2级11例,1级34例。结论早期彻底的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2.
童鹰  陈高 《浙江医学》1999,21(3):153-154
婴幼儿颅脑外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两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的特殊性,诊断及治疗比较复杂;我们从1987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颅脑外伤13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5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CT表现进行分型,对临床预后做出评估和判断,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颅脑外伤的CT分型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关系,即CT分型越高,临床预后越差。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外伤患者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5级6例(16.7%),4级13例(36.1%),3级6例(16.7%),2级3例(8.3%);1级8例(22.2%)。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是亡残率较高的危重症,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决定患者预后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婴幼儿急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随机挑选在2010--2013年在该院接受治疗婴幼儿急性颅脑外伤68例患儿,其中44例进行保守治疗,分别用抗生素、脱水剂、抗癫痫药、止血的药物等。对于昏迷时间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行气管切开,实施鼻饲饮食,对于高烧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有24例,其中有11例患儿进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手术,4例患儿使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4例患儿进行前囱侧角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有2例患儿进行引流以及钻孔血肿清除,4例患儿凹陷性骨折整复术以及血肿清除术,1例患儿进行尿激酶冲洗以及脑室外引流,并在患儿治疗的后期应需要进行高压氧以及相应的针灸理疗等一些康复治疗手段。结果经GOS标准判断临床效果显示,其中有7例患儿死亡为I级,有1例患儿植物生存为II级,5例患儿重度残疾为III级,10例患儿为中度残疾为IV级,45例患者状况良好为v级。结论综合提高该院对婴幼儿急性颅脑外伤诊断和治疗效果,需要对病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的预后问题。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防止并发症,提高对急性颅脑外伤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结果:交通伤126例,撞击伤2例,挤压伤1例;生存116例,死亡1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Ⅴ级110例,Ⅳ级7例,Ⅲ级6例,Ⅱ级1例,Ⅰ级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掌握最佳治疗时机,防治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7例重型颅脑损伤二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法,本组17例患者出院时GOS1级(死亡)7例;GOS2级(植物生存)2例;GOS3级(重残)1例;GOS4级(中残)3例;GOS5级(良好)4例。结论:二次手术病人多数有多发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死亡率高;掌握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严密监测及妥善处理复合伤可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 10 8例 14岁以下小儿颅脑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 :全组外伤后都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呕吐 89例 ;心率 >10 0次 /分 78例 ,伴呼吸不规则 2 4例 ;瞳孔变化 2 0例 ;癫痫发作 12例 ;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 12 .5 % ,治愈率 88%。结论 :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 ,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呕吐、癫痫发作等全身症状严重 ,对失血敏感 ,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婴幼儿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46例婴幼儿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并总结其相应的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经过系统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除2例(4.3%)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最终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外,痊愈38例(82.6%),轻残3例(6.55%),中残3例(6.55%)。结论婴幼儿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1)意识障碍往往迅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昏迷程度却往往和实际脑损伤程度有明显的差异;(2)伤后出现意识障碍的同时常伴有癫痫发作;(3)往往出现基础生命体征的紊乱;(4)脑挫伤及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较低;(5)易出现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部位的脑梗死;(6)预后明显好于成人。鉴于上述特点,婴幼儿颅脑损伤的治疗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黄毅 《广西医学》2011,33(3):348-35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保守治疗34例(64.2%),手术治疗19例(35.8%)。按伤后GOS评分判断预后,死亡13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8例,轻残7例,恢复良好20例。结论颅脑外伤特别是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梗死病情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诊断,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硬膜外颅内压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病人术后监护示颅内压正常12例;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4例。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护对颅脑外伤术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合理应用可提供颅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血糖变化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变化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未愈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估计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朱为娅 《河北医学》2003,9(11):1008-1010
目的:为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心电图(ECG)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常规心电图。结果: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常出现心电图异常,本组异常者143例(占85%)。其中以心肌复极异常为主,心律失常次之。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心电图异常占大多数,且变化复杂,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提示其心电图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故对此类病人尤其在手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必要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随时可有生命危险。因此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将147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2年12月~1995年10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147例,男1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岁。昏迷最长时间96d,最短时间14d。治愈20例,好转11例,死亡16例。2严密观察病情对每个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都应设一份特别护理记录单详细正确记录下列事项:(1)意识:颅脑外伤血肿病人,如发生急性脑受压时有特殊病程。开始昏迷以后清醒,后因颅内压力增高又继发昏迷。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何能前  尹绍雅 《四川医学》1999,20(5):444-445
颅脑损伤病死率占创伤病人之首,如何利用综合手段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是降低颅脑损伤病死率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本文总结了我科3年多来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病例,对死因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脑外伤的救治成功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3例死亡病人中男26例,女7例,年龄18~78岁,其中50岁以下者26例,65岁以上老病患者3例。伤后来院时间<3小时者20例,4~12小时8例,12小时以上者5例。12 受伤情况:致伤原因中车祸19例(576%),跌坠伤1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常规骨瓣与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CT扫描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1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行常规骨瓣术组101例和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术组96例,对比两组术后疗效、预后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常规骨瓣组中预后较好20例(19.8%),其中良好9例、中残11例,预后较差81例(80.2%),其中重残3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组中预后较好31例(32.3%),其中良好19例、中残12例,预后较差65例(67.7%),其中重残31例、植物生存6 例、死亡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组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脑积水、癫痫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临床效果好,术后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表现的新分型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6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型,并分析CT分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的CT分型与预后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新的CT分型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正确判断预后,确定恰当的治疗原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早期综合治疗对颅脑外伤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颅脑外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在颅脑外伤31~60 d开始HBO,观察组在颅脑外伤8~30 d开始HBO。比较2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GCS、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观察组IL-2、6、8和TNF-α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IgA、IgG、IgM和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HBO早期综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改善病人免疫功能状态,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肝外伤的诊断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8例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诊断、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外伤性肝损伤病人中,Ⅲ以下46例,Ⅳ级以上22例。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55你。治愈66例,死亡2例。结论:(1)肝外伤特别是闭合性肝外伤,诊断性腹腔穿刺仍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肝修补清创加大网膜填塞或缝合较好,明胶海绵不宜单独大量使用。(3)对严重出血,特别是肝后腔静脉及肝静脉损伤,肝周纱布填塞赕控制病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罗满辉  王东军 《河北医学》2010,16(12):1416-14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症患者的特点,以及高血糖形成机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症135例,对其形成机制、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量表(GOS)I级死亡11例、Ⅱ级植物生存9例、Ⅲ级重残20例、Ⅳ级中残28例、V级良好67例,血糖高且难以控制,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受伤机制有关,早期控制高血糖,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