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状况 ,对潍坊市人民医院保健二科 1996~ 2 0 0 0年出院的 60岁以上老年病人1615例进行了医院感染情况调查。1 资料与方法对 1996~ 2 0 0 0年从潍坊市人民医院保健二科出院的 60岁以上老年病人 1615例 ,以王枢群等编《医院感染监测指南》为诊断依据 ,对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2 结果2 1 感染率  1615例病人中 ,医院感染 10 8例 ,感染率为 6 69%。其中 ,男性 968例 ,感染 68例 ,感染率为 7 0 2 % ;女性 647例 ,感染 4 0例 ,感染率为 6 18%。60~ 65岁的感染率为 3 96% (2 1/ 5 30 ) ,66~ 70岁感染率为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以期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 984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984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6例,切口感染率2.82%;其中≥60、3060、<3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4.88%、1.88%、1.72%;手术时间≥2、<2h的感染率分别为3.67%、1.53%;合并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95%、1.59%;Ⅲ、Ⅱ、Ⅰ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5.16%、2.13%、1.00%;住院时间≥20d、<20d的感染率分别为3.46%、1.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类型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25例外科创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5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7.29%;年龄614、1514、1560、>6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5.26%、6.59%、14.2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7.33%和13.70%;手术时间<120min与≥120min的感染率分别为4.18%与13.77%,住院时间≤7、860、>6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5.26%、6.59%、14.2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7.33%和13.70%;手术时间<120min与≥120min的感染率分别为4.18%与13.77%,住院时间≤7、815、≥16d的感染率分别为3.32%、9.65%、1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0%;感染切口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16%。结论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儿科 1998年 1~ 12月份发生的 2 2 0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以便为防治儿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1.调查结果 :(1)一般情况 :2 2 0例患儿中 ,男 15 4例 ,女6 6例 ,男女之比为 2 .33∶1;3岁以下患儿占感染总例数的5 0 .45 % ,3岁以上占 49.5 5 % ;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最短为住院后 3d ,最长为住院后 37d ,平均为住院后 9.2 3d。 (2 )医院感染率 :1998年我院总出院病例数 2 0 843例 ,发生医院感染 816例 ,感染率为 3.91%。儿科出院 2 6 2 4例 ,医院感染 2 2 0例 ,感染例次数为 2 2 7,感染率为 8.38% ,例次感染率为 8.…  相似文献   

5.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了解某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2003年全年普通外科手术进行登记,并回顾性调查一年中其手术切口感染状况。结果该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为6.44%。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1%、8.17%、13.04%,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1.6,P<0.005);14~45岁、46~60岁、>60岁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79%、5.92%、15.04%,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5.2,P<0.005);急诊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95%与4.3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44,P<0.005);手术持续时间≥120min与<2120min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2.63%与3.7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8,P<0.005);住院时间≤7d、8~14d、≥15d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4%、5.21%、14.21%,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1.2,P<0.005);男性与女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6.98%与5.6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6,P>0.05)。结论该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切除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切口感染及可能影响到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98例患者中16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 08%。其中14例为浅部切口感染,2例为深部切口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 07%和1. 01%。有无高血压时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24 kg/m^2、合并糖尿病、恶性病变、开腹手术、子宫全切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300 ml时感染率分别为13. 16%、15. 49%、22. 73%、22. 22%、18. 00%、10. 42%、17. 07%、16. 67%,高于年龄<60岁、BMI<24 kg/m^2、未合并糖尿病、良性病变、非开腹手术、子宫次全切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300 ml时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 kg/m^2、合并糖尿病、恶性病变、开腹手术、子宫全切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300 ml是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BMI≥24 kg/m2、合并糖尿病、恶性病变、开腹手术、子宫全切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300 ml是影响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 1998~ 1999年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34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 9例 ,男 2 0 0例 ,女 6 9例。年龄 19~6 0岁 197例 ,>6 0岁 72例。急诊手术 181例 ,常规手术 88例。2 诊断标准 以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3 调查方法 查阅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的原始病历记录 ,统一列表登记进行综合分析。结  果1 感染率 :本组 2 6 9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34例 ,感染率 12 6 4 %。2 不同手术条件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从调查发现 ,急诊手术组…  相似文献   

8.
52例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0):45-46
随着手术及麻醉水平的提高 ,妇产科手术后的病态率和病死率逐渐降低 ,而术后感染以及切口裂开受到日益关注。本文对我科近三年来发生的 5 2例切口感染及裂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防治措施。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1998~ 2 0 0 0年 ,我院妇科和产科住院手术病人共 4 187例 ,其中切口感染及裂开 5 2例 ,切口感染率1 2 4 % ,现将 5 2例切口感染及裂开原因进行分析。 5 2例年龄 2 3~ 72岁 ,平均 4 2岁。2 手术方式 剖宫产 2 1例、腹式子宫切除 19例、附件或输卵管切除术 9例、阴式子宫切除术 3例、其中腹直切口2 8例 ,横切口 2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手术切口部分延期缝合法预防急诊腹部切口感染.方法 急诊手术采用切口部分延期缝合法161例患者(延期缝合组),手术结束缝合切口时,0.9%氯化钠冲洗切口,选择1处或2处垂直褥式缝合皮肤暂不打结开放,安放皮片引流,术后1 ~2d拔除皮片,4~5d打结关闭开放的皮肤,术后8~9d即可拆除后打结的缝线.观察手术时间、切口裂开及感染情况,并与急诊手术采用切口常规缝合法137例患者(常规缝合组)比较.结果 延期缝合组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发生,住院时间(13.4±1.6)d.常规缝合组发生切口感染23例,切口感染率16.79%,切口裂开7例,切口裂开率5.11%,住院时间(22.6±2.1)d.两组切口感染率、切口裂开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口部分延期缝合能有效预防急诊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共5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6%;革兰阴性菌51株占87.9%,革兰阳性菌7株占12.1%;分布最多的前3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2.7%、鲍氏不动杆菌占22.4%和大肠埃希菌占15.5%;手术切口Ⅰ类感染12例占1.0%,Ⅱ类21例占2.9%,Ⅲ类25例占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55,P<0.05),手术时间<2 h感染5例占0.8%,2~4 h感染27例占1.8%,>4 h感染26例占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与切口类型和手术时间有关,应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11.
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 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 ,设计专门表格调查郴州某医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经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对伤口类型、手术类别、麻醉方式、术中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调查 ,一类感染率为 0 .72 % ,二类感染率为 2 .5 7% ,三类感染率为 8.9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急症手术感染率为 3 .0 4% ,非急症手术感染率为 1.87%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全麻感染率为 2 .2 4% ,非全麻感染率为 1.8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时间在 2h之内者感染率为1.62 % ,超过 2h者感染率为 3 .4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伤口类型、手术类别、术中时间及个体差异和外环境因素等与术后切口感染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收治的387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后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有79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1~50岁、骨科患者、手术时间>5h、术中发生失血、手术切口长度>10 cm、Ⅲ类手术切口、住院时间>10 d、肥胖患者、留置引流管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占75.51%,革兰阳性菌24株占24.49%;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显著低于2011年感染的发生率2.04%(x2=14.312,P<0.05).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其目的是克服因会阴造成的分娩阻滞及避免分娩引起的严重会阴损伤[1 ] 。由于会阴切口感染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康复 ,还会影响母乳喂养。为了减少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生 ,本文回顾分析 1997~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4 2 4 5例 ,其中行会阴切开术 2 6 30例 ,对其中发生会阴感染的 75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讨论 ,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临床资料1997~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侧切2 6 30例 ,其中发生会阴切口感染 75例 ,发生率为 2 85 % ;年龄 2 2~ 35岁 ,平均 2 6 5岁 ;初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妇会阴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足月分娩行会阴侧切的500例产妇临床资料,记录切口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调查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导致会阴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产妇中共有1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4%;切口感染产妇送检标本分离出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占35.1%,革兰阳性菌21株占56.8%,真菌3株占8.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体质量指数>30kg/m2、合并基础疾病及孕期并发症、产后住院时间>5d、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产妇手术切口感染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产后住院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是导致手术切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会阴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控制影响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降低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116例住院患者Ⅰ类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对以往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做有关调查,为进一步降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出院病历中的相关资料,对I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结果 116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中,以骨肿瘤科占首位,感染率为32.8%;83.6%感染者术前住院天数>11 d;74%感染者手术时间>2 h;手术切口异物植入感染者中引流物植入导致感染的占65.5%;感染病原菌种类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32.2%. 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手术时间,对手术植入物行安全性监测等.  相似文献   

16.
1 监测结果1998年度我院总出院人数为 10 ,42 6人 ;院内感染人数 40 8人 ;总感染率为 3 91% ,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 0 8%。1 1 各科院内感染率 全院 1998年院内感染发病率肿瘤内科 2 6 78%、干二科 12 88%、干三科 11 11%、消化血液 8 5 1%、放疗科 7 0 7%、肾内内分泌 6 70 %、脑外、泌外 5 34%、中医科 5 0 0 % ,其余各科 <5 0 0 %。1 2 全院部位感染  1998年下呼吸道感染率 0 81%、手术切口感染率 0 45 %、泌尿道 0 19%、胃肠道 0 2 6 %、血液 0 0 19%、皮肤与软组织 0 18%、腹腔 0 0 6 %、其他类感染上呼吸道、口腔、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现状,探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鹤壁市某医院2007年外科手术后1001例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00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64例,感染率为6.39%。切口感染率,男性为8.37%,女性为4.21%(P<0.01);2~17岁为4.36%,18~60岁为5.88%,>60岁为10.48%(P<0.05);急诊手术为8.45%,非急诊手术为4.17%(P<0.01);手术持续时间>5 h的为16.67%,≤5 h的为3.67%(P<0.01);上午手术者为4.23%,下午、晚上手术者为11.68%(P<0.01);夏秋季手术者为8.35%,冬春季手术者为4.60%(P<0.05);Ⅰ类切口为3.83%,Ⅱ类切口为6.34%,Ⅲ类切口为10.05%(P<0.05);消化系统手术为8.33%,运动系统手术为9.13%,其他系统手术为4.13%(P<0.05或P<0.01)。感染切口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为85.71%(48/56),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合计40株,占83.33%。[结论]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别、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季节、切口类型及手术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总结应对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1 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感染率、具体感染部位分布、主要病原菌分布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1 200例患者中,共出现感染71例,感染率为5.9%;感染部位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泌尿系统以及上呼吸道。共检出病原体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3株,占34.4%;革兰阴性菌62株,占64.6%;真菌1株,占1.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kg/m2、合并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切口长度≥10cm,手术时间≥3h,有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10d均能够显著影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P<0.05);其中,年龄≥60岁、BMI≥24kg/m2、切口长度≥10cm以及住院时间≥10d是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医护人员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强对手术患者的管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状况 ,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对 1999~2 0 0 1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出院的 115 2例病人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5 2例内科出院患者资料来自 1999~ 2 0 0 1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医院感染的诊断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协调小组拟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以住院 4 8h以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 结果2 1 医院感染情况  1999~ 2 0 0 1年内科合计出院115 2例病人 ,有 6 8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5 90 %。其中 ,1999年感染率为 6 0 2 % (2 6 / 4 32 …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 0 0 1年1月- 2 0 0 4年2月CCU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5 4 8例患者中有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6 9%。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 .36 %和9.82 % (P <0 .0 1) ;合并与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 3.6 7%和7.6 2 % (P <0 .0 0 1) ;住院时间≥15d和<15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9.5 9%和6 .75 %(P <0 .0 0 5 ) ;微量输液泵使用≥3d和<3d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8.82 %和11.0 5 % (P <0 .0 5 ) ;有侵入性操作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P<0 .0 0 5 )。结论 C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心力衰竭、使用微量输液泵、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