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研究针刺效应主要包括了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体针与头针穴位针刺特异性的研究、动物穴位针刺效应的机制探讨。虽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结果尚缺乏规律性和规范性;同时,相对于复杂的经络和穴位系统,此方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今后PET脑功能成像技术在探索针刺引起人类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方面应用将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技术,基于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探讨针刺得气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经穴组、非穴组、对照组,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非穴针刺、不针刺,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PET进行脑部扫描,获得志愿者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图像数据,扫描完毕随即运用针刺感觉量表量化志愿者的感觉,依据感觉量化结果将所得图像数据分为酸麻胀重感组、刺痛感组与无感觉组进行比较,数据在Matlab平台上采用SPM 2.0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临床针刺效应:外关穴组6人,5人有酸麻胀重感,视觉模拟评分(VAS)4.23±1.50;非穴组6人,5人有刺痛感,VAS 5.73±2.40;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功能成像结果按照P<0.001、相连像素大于10个的统计学标准:酸麻胀重感组与无感觉组比较,显著激活BA 7、13、20、22、39、42、45,主要涉及左颞叶、颞上回等;刺痛感组与无感觉组比较,显著激活BA 18、19、22、24、25、32、36、40、45,主要涉及左边缘叶、海马回等。结论:针刺腧穴产生的感觉主要以徐和的酸麻胀重等得气指征为主,针刺非穴产生的感觉以刺痛为主,前者所激活脑区的调控功能与腧穴的主治作用密切相关;得气的关键与腧穴的定位准确度相关;针刺得气是"针刺"腧穴"感觉"腧穴效应"等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课题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外关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以初步探讨外关穴特异性的中枢机制。方法:将12位健康志愿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针刺组针刺右侧外关穴,对照组不接受针刺刺激,所有志愿者均接受PET脑功能成像检查,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脑区主要包括Brodmann area(BA),7、13、18、19、21、22、27、38、40、42、45区。结论:外关穴的针刺效应可能与其对相关脑功能区的激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医学数据可视化已成为科学数据可视化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数据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可提供一种直觉的、交互的和反应灵敏的可视化环境.人类的创造性不仅取决于人的逻辑思维,而且取决于人的形象思维,抽象的数据只有变成形象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为科学发现、医学研究提供依据.脑功能成像技术是医学数据可视化的的重要一类,它可以将人脑功能变化信息,进行直观的功能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针刺足三里穴脑磁图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穴引起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对5例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穴,记录脑磁图(MEG)的变化,结合脑部核磁共振仪(MRI)的定位,并与足三里穴旁非经非穴、刺前与刺后进行对照,观察针刺对脑神经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根据实时脑磁图及颅脑核磁共振图像定位资料,认为针刺足三里穴的体感刺激诱发脑部生物磁场源在大脑中央后回,并传导至边缘系统。结论:脑磁图检测对循经感传的经络研究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针刺影响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脑功能成像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够在生理状态下、无创地研究人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本文回顾了针刺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包括生理状态(安静、运动、局部神经阻滞)、病理状态(痴呆、中风、脑瘫、摇头丸服食等)下的针刺效应,以及穴位、针刺频率、针刺手法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了针刺效应与脑功能成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手法(补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的功能成像特点,探讨经络的本质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 选择26 例健康志愿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穴位组(16例)与非穴位组(10例),使用GE Signa 1.5T超导MRI成像系统,采用Gradient echo EPI序列进行功能成像,GE Signa工作站的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正相关系数(CC)脑功能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 穴位组15例,13个脑功能区激活;非穴位组10例,10个脑功能区激活。其中穴位组颞叶激活区有特异性(精确概率法,P=0.022)。穴位组颞叶左右半球激活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er 检验,P=0.020)。结论(1)针灸穴位在脑内有特定的功能区激活,穴位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脑作为中介治疗器官疾病和调治器官功能紊乱。(2)经络独特传感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差异因素对针刺腧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引起个体差异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6例,针刺左侧足三里,平补平泻法,采用相同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参数进行功能数据采集,然后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个体数据分析,并且剔除不符合数据分析条件的数据.对于符合条件的26例个体数据,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别随机抽取5次,分别得到A、B、C、D、E5组样本,每组抽取的样本量均为11例.采用AFNI软件对每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不同分组的脑功能激活区定位结果.结果:A、B、C、D、E5组均见不同程度脑内活动区,但不同组之间结果差异很大,C组脑内活动区表现为信号减低,D组脑内活动区表现为信号增高,A、B、E组则表现为部分区域信号减低,部分区域信号增高;D组脑内激活区与其他各组完全不同.不同组间激活区不同率为46.7%~100.0%,大多数组间差异都超过一半脑内激活区.结论:在严格控制试验设计、针刺方法、数据采集参数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前提下,同一组被试的不同随机分组得出的脑功能激活区差别巨大,说明不同个体之间的针刺脑功能激活区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有可能会明显影响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结果以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Ogawa等首先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对比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以来,已有很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利用此手段对中医学针刺理论进行研究。它为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刺足三里对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足三里穴时的中枢反应,初步探讨针灸效应的机制。方法:利用fMRI技术实时观察针刺11例健康志愿者足三里时脑血流的变化,用SPM2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右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扣带回、半球间结构(A处)、左额叶皮层下结构和左侧岛叶出现脑功能活动的增加,在半球间结构(B处)、右侧侧脑室区、左侧前扣带回处出现脑功能活动的降低。结论:fMRI可显示针刺穴位时相关脑区的功能改变情况,对揭示针灸效应的机理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影响的观察,进一步探讨足三里与胃运动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方法:对24只健康成年大鼠胃内埋置电极记录胃电,观察电针对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抽取血液1.5 Ml和胃窦组织,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胃窦内的P物质、胃动素(MLT)、胃泌素(GAS)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足三里"后大鼠胃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变化率和慢波高活动时程/周期比值,以及快波峰簇数差值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胃窦内脑肠肽物质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使胃电活动增强,同时胃活动的增强与相关脑肠肽含量增加有同步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缺血性中风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刺足三里、悬钟,以治疗前后TCD脑血管血流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两组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加强(P<0·05,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大鼠"足三里"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足三里"穴与非经非穴处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及针刺对该表达的影响,探讨缝隙连接蛋白与穴位的可能关系.方法: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非针刺组、针刺组,每组10只;应用荧光双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足三里"穴、非经非穴处皮肤组织Cx43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皮肤组织中Cx43主要在上皮细胞胞浆、胞膜上表达,包括皮肤表皮和部分毛囊等上皮角质形成细胞;非针刺组中穴位处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处(P<0.01),针刺组中穴位针刺后Cx43表达显著增加,与非针刺组中穴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缝隙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可能是穴位的主要组成成分,且针刺能明显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在穴位处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灸刺足三里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刺足三里组(试验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合谷、太冲、头维等穴,试验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灸刺足三里,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试验组中,有循经感传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无循经感传者的80·0%(P<0·05)。结论: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文  谭敏  梁立安  翁泰来 《中国针灸》2006,26(3):161-165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并对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序贯试验设计方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本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足三里、悬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对照组采用基本对症治疗20天。以经颅多普勒观察随机配对设计的成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功能变化,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各研究指标的试验线都达到序贯试验图的有效边界,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悬钟对脑血管舒缩反应、脑血流自动调节、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ST 36) for Anti-a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机制。方法:三十只28周龄ICR系雌性小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粘膜形态学变4L;分别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针刺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正常型绒毛比率减少,上皮细胞脱落再生加剧,肠绒毛萎缩;针刺组肠绒毛形态改善,肠上皮细胞异常减少。结论:针刺足三里能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改善肠绒毛形态,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方法: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和常规针刺,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分别为46.7%和20.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和减轻疼痛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肩周炎在提高治愈率和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18.
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威  于红  朴顺福  白丽 《中国针灸》2004,24(12):857-859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防治效应,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60%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变化.结果:与自然恢复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穴可显著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提高血清Chol,降低血清TG.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机理可能为减轻肝细胞脂肪变,调整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单侧足三里穴后两侧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研究针刺得气对穴位伏安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20名健康人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针刺左侧足三里不得气两种刺激方式后,两侧足三里穴及对照点增减程伏安曲线,并与针刺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得气及针刺不得气两种方法刺激左侧足三里穴后,其增程伏安面积、减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均较针刺前显著减小(P〈0.01,P〈0.05);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后,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惯性面积也显著减小(P〈0.05),而针刺左侧足三里未得气时,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穴惯性面积反而显著增大(P〈0.01)。结论针刺得气与不得气两种刺激方法对穴位局部影响接近,但对远部或全身的影响则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different facial areas by suspended moxibustion at two points, Zusanli (ST 36) and Hegu (LI 4), and probe the phenomena underlying self-regulation in the human body after thermal stimulation.

Methods

Thirty healthy volunteers accepted moxibustion over Zusanli (ST 36) and Hegu (LI 4), and the order of moxibustion points was randomly determined. Moxibustion method: suspension of moxibustion over Zusanli (ST 36) and Hegu (LI 4) on both sides was performed using an ignited moxa stick stuck in a support for 20 min. Observation method: 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 of the face wa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suspended moxibustion using a CK350 medical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instrument. Data analysis: A thermal microscopic section view system (TMTSy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in special facial area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SPSS 14.0 software.

Results

Before moxibustion was suspended, the facial thermal image showed a T-shaped thermal area related to the vascular distribution with even temperature and good symmetry on both sides. Suspended moxibustion over Zusanli (ST 36)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t the forehead, around the nose, at the corners of the mouth, and at the cheeks and lips (P<0.01). Suspended moxibustion over Hegu (LI 4)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P<0.05)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round the nose, the corners of the mouth, the cheeks, and lips, where has a new high temperature area was formed (P<0.01). Suspended moxibustion over Hegu (LI 4) raised the temperature at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lips more obviously than did Zusanli (ST 36) in the same person,(P<0.05). After 10 min of moxibustion over Zusanli (ST 36) and Hegu (LI 4),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in the facial area reached its peak value.

Conclusion

Facial infrared thermography of healthy people revealed a T-shaped thermal area reflecting a physiological thermal area. Moxibustion over Zusanli (ST 36) or Hegu (LI 4) raised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facial T-shaped thermal area. Hegu (LI 4)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thermal area in the lips. The time required for moxibustion to regulate human body temperature was 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