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药物作用方式 ,抗高血压药物分为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C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及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降压药物及血管扩张剂。1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评价(1)中枢降压药。最早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神经节阻滞剂 ,由于它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均有阻滞作用 ,不良反应很多 ,目前除短效的阿方那特作为控制性降压药 ,用于高血压急症和脑外科手术 ,其他神经节阻滞剂已不用于临床。( 2 )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安全、有效、价廉的降压…  相似文献   

2.
邵宏华 《广西医学》2000,22(6):1356-1357
氯沙坦 (Lusartun)是一种新型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阻滞剂 ,属于二苯咪唑化合物 ,在人体内代谢成其活性物质 EXP31 74,对血管紧张素受体 (AT1)有选择阻滞作用 ,降压作用维持 2 4小时 ( 1)。其能有效控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EH) 2 4小时血压水平。本文采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仪测定该药的降压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 998年~ 1 999年诊断明确的轻中度 EH患者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40~ 65岁 ,平均 57± 5岁。病程 1~ 30年 ,平均 1 3± 1 0年。均符合 WHO关于 EH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对大鼠硝酸甘油耐药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ar 大鼠2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n=10),硝酸甘油组(NTG组,n=6), Bosentan组(n=6),硝酸甘油+Bosentan组(NTG+Bosentan组,n=6).观察各组大鼠对硝普钠(SNP)的降压反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血浆和血管组织的内皮素-1(ET-1) 含量.结果: NTG组大鼠对SNP的降压反应最弱,NTG +Bosentan组大鼠对SNP的降压反应明显强于NTG 组大鼠, NTG +Bosentan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SNP的舒张反应较NTG组大鼠有明显的改善. NTG +Bosentan组大鼠血浆及血管组织ET-1含量与NTG组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明显高于C组大鼠.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可以改善NTG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简称AT1拮抗剂,是一类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尤其是AT1拮抗剂发展更引人注目.缬沙坦每日服用一次即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1].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逆转高血压心脏 (特别是心肌肥厚 )和血管不良重构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 WHO/ ISH推荐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为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 (Ca A )、α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拮抗剂等六大类。本文旨在比较 ACEI(包括AT 拮抗剂 )与其他四大类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 ,从而确定ACEI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位置。1  ACEI的药理作用1.1 治疗高血压ACEI的降压作用涉及多种机制 :1抑制循环内及组织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2减…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是一种高度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 ,它高特异性阻断AT1受体而降压 ,作用安全可靠 ,副作用少 ,对常用降压药物疗效不理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该药只需每日服药一次即能保持 2 4h的有效血药浓度。我院采用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2例进行治疗前后对照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32例 (诊断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 ,其中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34岁~ 75岁 ,常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1.2 方法1.2 .1 服药方法 入选病例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AT1 受体自身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征及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记录 1 2 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项临床资料及检测AT1 受体自身抗体 ,在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中各随机抽取 2 4例患者分别给予科素亚治疗 1 2周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阳性组年龄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2 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进入回归方程。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科素亚降压疗效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AT1 受体抗体的阳性率仅与年龄相关 ,在体内可能无明显血管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血压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这六大类除α受体阻滞剂外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9.
坎地沙坦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书梅 《中外医疗》2008,27(16):59-60
坎地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因其降压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现以广泛用于临床.坎地沙坦酯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本文就其在降压、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多种治疗措施对改善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方法 28例慢性肾衰竭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充分血液透析及联合降压治疗。结果经充分血液透析后有7例血压降至目标值[<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余19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α、β受体阻滞剂降压后血压基本降至目标值。2例充分血液透析+多种联合降压仍不达标。结论充分血液透析联合多种降压药物可有效降压及保护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吲达帕胺具有利尿和钙拮抗的作用,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压下降,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临床观察显示,吲达帕胺具有强效和长效的降压作用,每日服用1次,每次只需服用1片(2.5毫克)即可获得降压效果.由于该药应用方便,疗效肯定,受到患者欢迎,为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常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探讨这两种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165~191和α1-192~218位氨基酸序列)作抗原,建立ELISA方法 ,检测降压未达标组98例、降压达标组96例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阳性参考血液批内和批间变异导数分别为0.066、0.072和0.097、0.101,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值分别降低2.5倍和2.3倍,98例降压未达标高血压患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8%,36.7%,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患者(10.42%,13.54%)和正常血压组(7.5%,5%),P<0.01.结论 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有助于临床开展高血压病的免疫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900例,分析其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理想(<140mmHg)的占51%,舒张压控制率优于收缩压控制率;②降压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是: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③踝部水肿、低血钾、干咳、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等为其主要副作用.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降压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规范,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透析治疗、降压药物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终末期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收集 CRF 终末期高血压患者 40 例,分为透析组(22例)和非透析治疗组(18例)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①透析组 5 例患者经充分透析后血压降至目标值(130/80 mmHg),其余 17 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治疗后仍有 2 例血压难以降至目标值,此时加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后降至目标值以下.②非透析组均服用CCB,12 例患者血压难以降至目标值.加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后 6 例降至目标值以下.结论 充分透析可有效降压,在此基础上合理联用 ACEI、CCB及-β受体阻滞剂,同时纠正钙磷比例失调,控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增强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在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最近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问世至今15年来,被称为萨坦族的这类降压药家族成员不断增加,除氯萨坦外,已有坎地萨坦(CV11974)、伊贝萨坦、颉萨坦、Telmisartan、Tasosartan(enoltasosartan)、Irbesartan、Vasartan等。本文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降压和降压以外的作用进行综述。1 降血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作用于细胞水平的两个受体(AT1和AT2)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AT1可被萨坦族阻滞,…  相似文献   

16.
周幸莲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110-112
1高血压病1.1在药物治疗上增添一新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临床上常用的有科素亚、海捷亚等。此类新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发挥降压作用,可较血管紧张转换酶(ACE)Ⅰ类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适应证与ACEⅠ类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林  金湘  高瞻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67-16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106例EH患者口服伊贝沙坦75~150 mg,1次/d,治疗12周后动态监测降压效果并测量左心室肥厚(LVH)的改善情况.结果:伊贝沙坦可使EH患者24 h血压平稳下降,且左心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可有效地控制EH患者血压的升高,并对LVH有逆转作用,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不加治疗,常引起脑、心、肾的损害,因此是引起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 ,延长患者寿命。理想的抗高血压药应具有以下特点[1]:(1)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2)不良反应少。(3)不增加(甚至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5)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服用方便。(7)价格便宜。1999年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第六次报告”(JNC -VI)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6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1RA)和直接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α1受体阻断剂) [2]。这6类药物在降压效果上没有本质差别,但每类药物在副作用、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则有较明显的区别。在JNC—VI中未将中枢咪唑啉受体激动药(可乐定、α-甲基多巴) [3],作用于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降血压药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提取回顾性调查2006~2010年降血压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等方面文章,如药品名称、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6大类降血压西药使用频率有差异,Ca2+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频率较高,占我国降血压药的主导地位,降压中成药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类、平肝熄风类药物。结论我国降血压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降压西药在良好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同时服用中药,可以保护靶器官,降压中成药使用基本反映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苯那普利,观察降压效果,治疗5周,分别应用放免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唱Ⅱ)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浆AngⅡ水平降低,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治疗有效,并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