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在治疗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在近1年诊治的60例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尿激酶、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血清钙蛋白1、动脉血气和心率,将其作为总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二者数据在统计学处理分析后得知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中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并且避免栓塞的复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溶栓与抗凝疗法联合医治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PTE)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88例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依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45例(单纯抗凝医治)与研究组43例(溶栓+抗凝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但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溶栓与抗凝疗法疗效确切,能促进肺循环灌注恢复,可在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医治中推及。  相似文献   

3.
孙荣强 《海峡药学》2012,24(5):130-131
目的探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在次大面积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92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予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对比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肺泡气氧分压差、CTPA、心脏彩超等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呼吸频率及心率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O2、PaCO2、PA-aO2等血气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P<0.05或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脏彩超及CTPA提示治疗后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栓子均明显好转;观察组并发出血倾向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溶栓加序贯抗凝对于次大面积PTE的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常晓  刘燕  王玲  张忠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00-201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抗凝在肺栓塞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确诊为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对照组予常规抗凝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aO2、PaCO2、再灌注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肯定,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应用于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76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单纯抗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明显降低,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05);76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结论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应用单纯抗凝治疗时动脉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栓塞抗凝溶栓治疗8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PTE)简称肺栓塞 ,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目前认为肺栓塞在国内并非罕见病 ,其漏诊率和误诊率还是相当高的 ,病死率也很高 ,但如能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 ,可明显地降低病死率 ,并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我科近 3个月收治的 8例肺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 ,对肺栓塞诊治过程中的护理作用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8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急性肺栓塞患者 8例 ,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9岁~ 74岁 ,4例发生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危及公共健康的重大医疗问题。美国成年人患病数为30~60万人/年,死亡人数为10~18万人/年,大部分幸存者遗留致残后遗症[1]。根据严重程度将肺栓塞分为大面积高危组、次大面积中危组和非大面积低危组,溶栓和抗凝均是主要治疗方法。大面积高危组患者会出现低血压灌注不足,病死率高(25%~65%),溶栓治疗是Ⅰ类推荐。非大面积低危组患者心功能不受影响,病死率<1%,在仅应用抗凝治疗的情况下远期预后良好[2]。高危和低危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已得到共识,相比之下,次大面积中危组最优化的治疗是溶栓或抗凝还不明确[3]。本文报道单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骨科手术后次大面积肺栓塞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凝治疗18例中危肺栓塞的临床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中危肺栓塞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加用口服华法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等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出血。结论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临床疗效明确,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抗凝组37例、阿替普酶组32例、尿激酶组27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右心功能变化、血栓再通率、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右心功能均有好转,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与单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栓再通率比较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高于单纯抗凝组(P〈0.05),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单纯抗凝组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替普酶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抗凝、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可以改善右心功能不全,尤其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36例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抗凝治疗,治愈28例,好转症状迅速缓解7例,1例死亡。结论抗凝药物主要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及新的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溶栓和抗凝方案治疗肺栓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治疗肺栓塞疗效的评价。方法:收集41名肺栓塞患者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缓解率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等。结果:与抗凝治疗组相比,溶栓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和紫绀缓解率均高于抗凝治疗组(P〈0.1),治疗有效率高于抗凝治疗组(P〈0.05)。结论:依本次实验结果可认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1例78岁女性患者,因肺栓塞入院。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抗凝及平喘等治疗。抗凝治疗中给予了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药物。治疗期间发现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较大,对华法林的作用非常敏感.华法林常规剂量都会引起INR值的明显升高。临床药师从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最新证据和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向临床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肺栓塞的抗凝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栓塞患儿的抗凝治疗过程,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在抗凝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合并用药及饮食宣教方面提供了个体化建议和药学监护,保障了患儿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在儿科个体化抗凝治疗和安全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尿激酶溶栓方案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组和抗凝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减慢,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均明显改善,但抗凝组不如溶栓组显著(P〈0.05)。溶栓组和抗凝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8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栓塞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药学监护的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栓塞合并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开展相应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华法林抵抗发生,临床药师对其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应从个体化用药出发,通过用药监护和宣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抗凝专业的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华法林抵抗患者治疗方案。 方法: 针对1例华法林抵抗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供华法林用药方案。结果: 该华法林抵抗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明确基因型为VKORC1 1639AG型,排除其他原因,确定为遗传性华法林抵抗,药师协助制订了用药方案,使患者INR值达标。结论:针对华法林抵抗的患者,首先明确华法林抵抗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基因检测对于华法林抵抗的患者不失为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寻找最佳溶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病例的38例患者,其中瑞替普酶组18例,尿激酶20例,分别予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的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及住院间的病死率。结果经溶栓治疗后瑞替普酶组溶栓有效率为83.3%,出血病例2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2例;尿激酶溶栓有效率为65.0%,出血5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5例。两组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均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而瑞替普酶溶栓再通率高,并发症少,更适宜作为肺栓塞溶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围产期肺栓塞患者联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个体化抗凝治疗及抗凝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化参与心血管内科1例围产期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对患者进行抗凝监护和出院后随访。结果 临床药师依据华法林基因检测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抗凝调整,并在其出院后随访8个月,期间在医师同意下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但患者INR仍未达标。为避免血栓事件的发生,更换为达比加群酯,用药2月余后,血栓消失。患者在抗凝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出血或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住院及出院后的抗凝实施全程化管理,为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中提供参考,体现临床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团队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急性大块肺栓塞后心电图即可出现SⅠQⅢ及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TⅢ及TV1 ~ V3倒置往往在发病1~2h后按一定顺序相继出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系统内可见活动或附壁实质性中低等回声.右房、右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分支增宽,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频谱形态见特征性的“指拳征”.肺动脉频谱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缩短.溶栓或抗凝治疗后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消失;Ⅰ和V5 ~ V6导联的S波明显缩小甚至消失;V1~V3(V4)导联T波倒置加深;右束支阻滞消失;TⅢQⅢ及RⅢ的变化则呈双向性.当肺栓塞发病后数小时至3d内即溶栓者溶栓后RⅢ递减,QⅢ进行性加深增宽,TⅢ倒置进行性加深;反之,肺栓塞发病1周后进行溶栓者溶栓后QⅢ明显缩小,TⅢ由倒置很快变直立.右房、右室、肺动脉附壁血栓消失,右室恢复正常或内径较前缩小,肺动脉内经恢复正常或较前缩小,肺动脉收缩压下降.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变化呈一过性及多变性,动态观察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结合有助于诊断及对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