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1,男,49岁。术前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术后14天出现嗳气、腹胀、恶心及呕吐。查腹部软,肠鸣音较弱。X线钡剂检查:胃内有较多的瀦留液,吻合口未见有钡剂通过。梗阻第4天行光束纤维胃镜检查,见吻合口足够大,其周围发炎,镜体均能插入输入输出段空肠,未见狭窄及堵塞.输出段空肠呈关闭状,能开合。由胃镜引导插入空肠远端一塑料管。当晚再行X线口服碘溶液检查,1小时后见有少许通过吻合口,但不通畅。由空肠置入的塑料管注入碘剂可见通过顺利。此后经口进食。梗阻持续1周后患者忽觉“肠蠕动明显”,随后排气排便而梗阻缓解。病例2,男,52岁。术前诊断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于胃大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第7天发  相似文献   

2.
1979~1982年我院手术治疗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大网膜粘连致吻合口及空肠输出段梗阻病例。手术原因为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溃疡4例,胃下垂1例。采用B-Ⅱ式吻合9例,B-Ⅰ式吻合1例。胃切除术后第1周内发生梗阻5例,第2周5例。X线钡餐证实吻合口完全梗阻4例,吻合口狭窄2例,空肠输出段梗阻4例(其中1例为空肠逆行套叠)。再次手术见大网膜增厚.粘连成团似饼块状,质地较硬,不同程度的与肝脏、横结肠及其系膜、吻合口以及输出段空肠拌粘连,分离较为困难。5例做网膜块连同粘连受累的胃空肠吻合口处一并切除,改行结肠前Roux一Y吻合术,其中】例因横结肠粘连狭窄而同时行横结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术后复发性溃疡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复发性溃疡是指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发生在吻合口或其附近的溃疡,或无吻合口的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发生的新溃疡,称为复发性溃疡。过去称吻合口溃疡或边缘性溃疡,因有些溃疡手术没有吻合口,故称复发性溃疡为宜。我院自1964~1984年共手术治疗术后复发性溃疡56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和年龄:56例中男50例,女6例。年龄19~69岁,平均44.1岁。原发溃疡的部位:本组有记录的49例中。胃溃疡2例,冒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1例,幽门溃疡1例,其余45例均为十二指肠溃疡。原手术种类:单纯胃空肠吻合13例(8例为溃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7岁。1981年7月因消化道大出血于我院行急症手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出血,行胃次全切除,以Nissen法处理残端,Moynihan法胃空肠吻合。1982年12月20日因逐日加重的上腹痛及呕吐再次入院。钡透发现原吻合口通过受阻,诊为胃次全切除术后输出段梗阻,经1天的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残胃小弯侧距贲门2cm以下均有肿块,致输出段肠腔完全阻塞,输入段空肠及胃大弯侧吻合口代偿增宽。取大网膜一蚕豆大淋巴结作活检。鉴于患者身体条件差,只做输入段与输出段之健康肠管侧侧吻合术。术后10天进食正常。术后病理报告为大网膜结缔组织中大量粘液腺癌组织浸润,未见淋巴结。讨论本例于首次胃切除术后1年2个月发现癌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男,3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行胃大部切除、生理性人工幽门术,术后4个月始出现剑突下间歇性疼痛,并反复解柏油样大便。X线钡餐检查提示:吻合口空肠侧溃疡,给予药物治疗无效,于术后三年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胃空肠吻合口远侧Icm处之空肠对系膜缘有一0.4cm大之溃疡,已穿透至浆膜层,吻合口及周围粘膜充血水肿,中度糜烂,以空肠侧明显,人工幽门呈轻一中度萎缩,“幽门”直径为2.5cm原为1.5cm)。术后病理诊断为吻合口空肠溃疡伴吻合口糜烂。随访至今无复发。例2男,29岁,因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  相似文献   

6.
自1997至2002年,我们采用腹腔引流灌洗治疗早期胃肠瘘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35~72岁,平均43岁。吻合口瘘的原因: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口瘘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口瘘7例;左半结肠切除结肠结肠吻合口瘘8例;腹部闭合损伤小肠穿孔行肠切除小肠吻合口瘘4例;全胃切除行空肠代胃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2例;阑尾残端瘘1例。发现瘘的时间:术后第2天2例,第3天4例,第4天12例,第5天6例,第6天2例,第7天1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在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例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肠袢坏死再次手术。病人:男性,30岁,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术中见肝脏、胆囊、胃、脾下垂,十二指肠球部3×3cm溃疡疤痕,十二指肠降部垂直进入空肠(十二指肠横行部升部缺如),小肠位于腹腔右侧,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都位于腹腔左侧,末端回肠进入盲肠右壁,大网膜缺如。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输入肠袢10cm对胃大弯侧。术后8天弥漫性腹膜炎。再次剖腹探查,腹腔吸出胆汁样液体3000ml,输出肠袢与输入肠袢粘连形成束带,压迫输入肠袢,使紧靠胃空肠吻合口的输入肠袢6cm坏死穿孔。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及坏死穿孔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临床和实验体会.方法 Beagle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45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1例,B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 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 12条Beagle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和(7.26±0.12)a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804).1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两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 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 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确保足够的胃切除,避免撕裂脾脏和脾周血管.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9岁,因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1967年3月在某医院行穿孔修补术。术后溃疡症状仍然存在,同年8月再次行胃大部切除,又出现吻合口溃疡,翌年2月再次手术,切除吻合口及溃疡,胃空肠吻合。术后不到两周再发吻合口溃疡。一个月后又在该院做了第四次手术,见吻合口全周溃疡,粘膜水肿,肥厚及糜烂,做了残胃大部切除和胰尾切除,病理提示:胰腺为胰岛增生和慢性炎症,未见肿瘤。此次术后近期又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和吻合口漏,隔下脓肿,又行第五次手术,粘连分离,隔下脓肿引流,1月后吻合口自行愈合。出院后1年,胃病症状相继反复发生,几次住院。 1978年8月3日,来我院检查,消瘦明显,衰竭状态,剧烈腹痛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检查血清白蛋白为3.3g%、球蛋白2.9g%,血胰淀粉酶32温氏单位。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的诊治方法.方法 1985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患者29例,均经胃镜证实,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0~51(40±3.0)岁;19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10例为胃溃疡术后.初次手术到溃疡再发症状的时间,最短1例为1个月,其余28例为3~4年.2例吻合口溃疡穿孔及4例吻合口溃疡出血者行包括吻合口在内的残胃部分切除、胃空肠Roux-Y吻合术;其余均给予非手术治疗.结果 行再手术治疗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1~5年,未出现溃疡复发.结论 吻合口溃疡首选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再次手术方式可采用残胃部分切除加胃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漏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1-2].Billroth Ⅰ式吻合后,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漏.BillrothⅡ式吻合后,可发生胃空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或胃残端漏.近年来由于采取器械吻合的逐渐增多,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下降,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约为1%[3].我们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治疗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7例,现就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兴旺  石益龄 《腹部外科》1997,10(5):230-231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是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我院自1969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69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目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七天进食普食后大便频次,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行钡餐检查,发现胃回肠吻合。作短暂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发现胃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cm)吻合。切除吻合口,作回肠-回肠对端吻合与胃空肠吻合,痊愈。例2:男,47岁。因胃小弯溃疡于1972年3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九天出院。出院后腹…  相似文献   

13.
胃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最强烈的争论是术后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作者对133例十二指肠溃疡作胃次全切除者作了远期临床,代谢和营养方面的观察和研究。手术系按Hoffmeister式胃切除术加上结肠后无肠襻吻合式;手术的特点在于分离屈氏韧带,从远端牵拉十二指肠,从而缩短十二指肠输入段,尽可能靠近十二指肠近端进行胃空肠吻合以防止形成盲襻。本文报告1953~1968年期间十二指肠溃疡进行胃次全切除术的230例,对133例进行了随访(5~20年),男106例,女27例。其中14.2%的患者发生倾倒综合征,22.5%有小胃症状,20.3%有胃烧灼感,8.2%有胃肠胀气;无腹泻、呕吐。溃疡复发率为12.7%,其中9例(6.7%)证实是溃疡复发,另8例仅为复发胃肠出血,x线或胃镜尚未证实有吻合口溃疡。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0岁。系再发上腹胀痛伴腹泻半年,于1985年6月17日入院。1975年因“消化性溃疡”在某卫生院行胃大部切除术,3年后,又因上腹胀痛在该院行输入输出空肠间Braun吻合术,术后半年上腹疼痛加重,并伴腹泻,3~7次/日,为未消化之食物,于1983年8月13日来我院诊治。钡餐检查发现胃空肠横结肠瘘,胃空肠吻合口多发性溃疡,10天后手术切除残胃吻合口及内瘘的空肠横结肠段,切除Braun吻合空肠段,并行横结肠对端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可行性。方法Beagle's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63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C、D两组,C组89例,D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稀钡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后12条Beagle's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7.26±0.12)c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55,P=0.804)。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4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有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分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但术后第8天,患者左下腹部突发剧烈疼痛,伴有腰背部胀痛及严重呕吐,发生轻度休克。经检查疑为胃切除术后内疝所引起的肠梗阻,立即再进行剖腹探查,发现乙状结肠自右至左穿过胃肠吻合处与横结肠之间空隙突出呈绞窄性肠梗阻。突出的肠曲中度膨胀及水肿,肠壁呈轻度紫钳,尚未坏死,将乙状结肠复位后,肠壁血循环而逐渐恢复正常,遂将胃空肠吻合的输出空肠袢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以丝线是断缝合数针,手术后经过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98 9年 6月~ 1997年 11月我们在改良Roux Y消化道重建的基础上 ,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十二指肠异向排空重建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完成手术 38例 ,男 32例 ,女 6例。年龄 48~ 79岁。术前诊断为贲门癌 13例 ,胃小弯癌 5例 ,胃体癌 3例 ,胃溃疡 12例 ,十二指肠溃疡 5例。1 2 手术方法 行全胃切除或胃次全切除后 ,十二指肠残端嵌加不缝合 ,备用。再行结肠前的空肠食管或空肠胃 (输出袢对胃小弯 )的吻合 ,然后将十二指肠残端与输出袢空肠在结肠上区行端侧吻合 (如图 1,2 )。术后常规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第3、4段切除术的临床适应征及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11年8月,15例十二指肠第3、4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间质瘤6例,结核3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第3段损伤2例,腺癌2例,绒毛状腺瘤早期癌变1例,错构瘤1例。13例病理证实,2例手术确诊。重建术式:十二指肠空肠端端吻合术3例,空肠十二指肠端侧或侧侧吻合术11例,胃空肠吻合术1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1例死亡,其余13例均获治愈。随访平均时间为4年6月,2例发生肝转移,带瘤生存期分别为8、14月,1例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吻合1:3溃疡,经吻合1:3切除,空肠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后治愈。结论需要手术治疗的第3、4段十二指肠良性、低度恶性病变,早期肿瘤,无法修复的十二指肠第3、4段损伤,适行十二指肠第3、4段切除术。空肠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是较佳的重建术式,胆总管引流,胃窦造口置管十二指肠腔内吸引减压.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例1.男,42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B-Ⅱ式改良术式,术后40小时发生急性胃出血。疑吻合口出血,手术探查见吻合口未出血,出血系来自小弯侧胃切端封闭处。检查出血的原因是在做第1列Cushing缝合时缝合组织过少,术者将弯圆针粗丝线擦着夹胃之Kocher氏钳下面进行缝合,以致术后吻合口水肿期粘膜被缝线撕裂,造成粘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例2.女,38岁。19年前在某县医院做过胃空肠吻合术,此次以输入袢梗阴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3天突发腹痛,自胃管涌出鲜血60ml,呈急性腹膜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扭转致3次手术教训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264400)潘见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曲志敏1病历简介患者男,4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空肠近端对胃小弯)术。术后第3天进食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