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致残胃无力症 (亦称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 ) ,是指胃各种术后的一种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 ,因发病率低 ,缺乏对本症的诊断经验 ,往往被误诊而反复手术 ,导致恢复延长。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但仍有因误诊而遭多次手术的报道。我院 1988~1998年间共收治残胃无力症 6例 ,均经非手术治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年龄 32~ 66岁。胃溃疡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 ,胃窦癌 3例。1.2 手术方式  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术 (胃癌行 RI式 ) ,B 式吻合 5例 ,B 式结肠后胃空肠吻合 1例。1.3 典型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12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9例因误诊为输出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残胃和空肠上段的正常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病因,可能与手术造成支配胃和空肠上段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早期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王英敏 《吉林医学》2011,(1):208-208
胃空肠结肠瘘为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晚期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因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极易误诊。我们对收治的3例胃空肠结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空肠结肠瘘,了解此病的发生机制,为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手术应实施标准化;诊断上以钡灌肠诊断率为高;治疗上以一期高位空肠营养造瘘,  相似文献   

4.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8月~2002年12月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③结果:56例中44例行保守治疗,12例因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全部治愈出院。④结论:残胃和空肠上段的正常运动功能障碍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与手术损伤胃和空肠上段的自主神经有关。非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应尽量避免早期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晓伍 《海南医学》2008,19(4):21-22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对症处理3-6周后均治愈。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一经诊断明确应积极保守治疗,切忌草率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胃大部切除术组39例和单纯穿孔修补术组4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相近,但单纯穿孔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腹腔镜下修补术更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更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及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或食管癌的患者,采用不同术式再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无1例手术中死亡,3例手术后有颈部吻合口瘘发生,通过保守治疗全部愈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或食管癌的患者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重建消化道临床效果满意,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淼  王其玉  夏俊 《安徽医学》2008,29(2):185-18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与手术本身、患者营养状况、内环境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手术术式有关,保守治疗的疗效可靠。结论 术前制定完善的手术计划,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调整好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较关键。不可盲目再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的临床优劣势。方法:选取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单纯修补术组40例、胃大部切除术组20例,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且P〈0.05;单纯修补术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胃大部切除术组死亡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肠道粘连3例,单纯修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单纯修补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胃大部修补术组为13.2d,但组闽差异不明显。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较胃大部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章敢  薛传信 《安徽医学》2007,28(4):352-35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3例中,行非手术治疗21例,给予手术探查2例,未达目的后继续保守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治愈时间为2~6周。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胃内外良性肿块误诊胃癌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年至今共通26例胃内外良性疾病误诊为胃癌,其中胃霉菌性溃疡6例,胃嗜酸性肉芽肿5例,胃血吸虫病5例,异位胰腺4例,胃结核3例,慢性胆囊炎炎性肿块致幽门梗阻3例。其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而急诊手术;14例行胃癌根治术;7例术中误诊为晚期胃癌,一度放弃手术切除,术中活检明确诊断,经相应治疗,二期手术行胃大部切除5例,2例保守治疗;1例在外院剖腹探查拟诊为晚期胃癌行胃空肠吻合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窦小弯侧霉菌性穿透性巨大溃疡”转入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部分病例给予不恰当治疗,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心理应激、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伴发疾病、术后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胃瘫的护理对策。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与患者年龄大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心理应激因素、术后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显著相关(P〈0.05或0.01),而与性别、手术原因为良性或恶性疾病无关(P〉0.05)。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胃瘫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韦常新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54-154,158
目的对行胃大部切除术的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于199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术的3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20例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均于术后72小时内再次出现大出血,经手术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5例,十二指肠结核3例,胆石症合并胆道大出血3例。对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次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5例患者由于术中遗漏病灶引起的,有7例患者由于手术不当引起的,有5例患者由于术式选择不当引起的,有3例患者由于误诊盲目手术引起的。结论导致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再度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发病灶存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及手术方法不当造成的,应用内窥镜能有效帮助诊断,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梁庆文 《吉林医学》2011,32(28):5899-590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和单纯修补两种方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30例,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对照组30例,行单纯修补。术后随访1~3个月,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术后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2.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符合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手术病死率,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重要方法,但应注意正确的胃大部切除手术经验及之后规范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残胃贲门癌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除2例切口感染,1例肺不张外,余均一期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残胃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手术方式:中上段食管癌宜用结肠代食管,下段食管癌宜用空肠或残胃代食管,残胃癌、残胃贲门宜用空肠代食管.  相似文献   

16.
王强 《当代医学》2011,17(16):70-7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治疗及对并发症的处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2 月~2 010 年12 月间收治的60 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 60 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4 例,占6.67 %,无死亡病例.结论 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间长,操作较复杂,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操作精细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麻痹致排空障碍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但对本并发症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误诊误治,尤其是再次手术会增加患者的创伤与痛苦。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来发生本病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崔永天 《包头医学》2012,36(2):87-88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内镜及转归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4月~2010年12月胃镜检查的所有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35例,按毕Ⅰ式和毕Ⅱ式进行分组,对其内镜下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结果:胃大部切除后残胃病变增多,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约101例,反流性食道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93例,残胃吻合口溃疡30例,残胃息肉7例,残胃癌13例;毕Ⅱ式术后残胃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式(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严格控制胃切除手术指征是减少残胃病变的关键;定期做好胃镜随访观察,是防治残胃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并且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术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在补液扩容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了胃大部切除术。其中6例患者采用择期手术,49例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在55~118分钟,术中出血量在150~400ml,住院时间为6~14天。患者治愈率100%。术后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积极治疗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其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痊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胃瘫发生率占同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4.6%(11/238),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