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王立学  薛彦忠 《河北医学》2000,6(11):966-969
目的:观察龙寿丹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效应。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龙寿丹0.4,tid,连续21d,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测定。结果:龙寿丹治疗后在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的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亦得以改善。结果:龙寿丹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改善血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体外灌注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人pcDNA 3.1(+)空载(空载组)、pcDNA 3.1(+)-PDGF-透明质酸(HA) (PPH组) 和pcDNA 3.1(+)-PD-ECGF-HA (PPEH组)质粒,分别转染入EAHY926和T/G HA-VSMC中,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伤痕实验观察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迁移速度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3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18,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EH组(P<0.05);空载组与PPE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3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9,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P<0.05);PPEH组低于空载组(P<0.05)。MTT法检测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L-PPEH)对PPH诱导的EAHY926和T/G HA-VSMC增殖的影响,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2.89,P=0.183)。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40,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H+L-PPEH组(P<0.05)。细胞伤痕实验证实,转染PPEH质粒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PEH组EAHY926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56.1%±2.2%)较空载组(27.8%±3.4%)升高(t=-15.08,P<0.001);PPEH组T/G HA-VSMC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69.1%±2.3%)较空载组(43.6%±5.8%)升高(t=-33.64,P<0.001)。用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培养EAHY926、T/G HA-VSMC发现,外源性PD-ECGF处理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 通过转染PDGF质粒,模拟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PDGF和/或PD-ECGF刺激,发现 PDGF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PD-ECG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不明显,但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迁移速度;同时PD-ECGF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两种因子同时使用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两者联合使用可能成为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损伤血管恢复及预防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的研究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粘附分子中的一种,是参与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关键因子,对其基因及蛋白质结构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ECAM-1与临床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也与多种炎症因子相互作用而调节炎症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PECAM-1基因存在多种基因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如Leu125Val和Ser563Asn的改变会影响疾病的发生率。对PECAM-1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增进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单个异常细胞到实质性肿瘤的生长需数周甚至数年时间。从原发肿瘤到远处播散、继发性肿瘤的形成也需多个步骤 ,其中 ,供应肿瘤氧和养料的功能性血管的形成是重要步骤之一。但肿瘤血管在供血的同时 ,也为肿瘤细胞提供了播散的途径。新生血管生成在体内仅见于胚胎形成、伤口愈合和生殖周期中 ,也见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肿瘤等病变中[1] 。除非新生血管形成 ,否则肿瘤生长很难超过1~ 2mm3,因为 ,氧和养料的弥散渗透有一定的限度。目前 ,已发现很多因子能影响血管生成 ,如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和bFGF)、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的粘附由细胞膜特异性受体即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s)介导,在细胞移动,细胞间功能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对粘附作用的评价,有助于对心脑和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重新认识,抗粘附治疗的观点有可能成为疾病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乐 《医学综述》1996,2(8):385-387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位于循环血流与血管壁内皮下组织之间的单层细胞。近年来,众多实验结果使人们彻底改变VEC仅作为单纯管腔内衬的概念,显示VEC有广泛生理功能,如抗凝、抗血栓形成、纤溶,合成结缔组织成分,代谢及分泌活性物质等。后又证明许多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依赖VEC完整且功能正常。VEC损伤或激活产生机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管腔狭窄等。VEC不仅直接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与许多药物作用机理相关,对研究疾病与新药开发有重大意义。为此,作者复习大量文献,对内皮正常功能、机能…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也称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最初有学者在研究癌性腹水时发现,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对肿瘤血管通透性产生刺激作用的因子,后来有研究于1989年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提纯,  相似文献   

10.
11.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在结构上紧密相连,在功能上互相影响。VECs可通过直接(Notch信号通路)或间接(细胞因子、外泌体)方式调控VSMCs表型转变,以应对缺氧、炎症或异常机械力等刺激并维持血管稳态,该过程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动脉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VECs调控VSMCs表型转变的机制及其在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Li ZJ  Xu B  Li YH  Lu SH  Zheng YZ  Yang RC  Wang ZY  Qian GQ  Han ZC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299-1304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的剪接体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胚胎样小体(EB);然后将EB种植到胶原中,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出芽性血管新生。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中PECAM1、Oct4及胚胎阶段特异性抗原(SSEA)1的表达。应用克隆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的PECAM1剪接体在EB形成和出芽性血管新生过程中的表达分布。结果PECAM1主要表达在胚胎干细胞细胞连结部位。随着胚胎干细胞的分化,Oct4及SSEA1表达下降。胚胎干细胞表达8种PECAM1的剪接体,包括全长、Δ12、Δ14、Δ15、Δ12&14、Δ12&15、Δ14&15、Δ12&14&15,其中Δ15和Δ14&15表达水平最高。在胚胎干细胞形成EB和出芽性血管新生过程中,剪接体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其中Δ12&14&15的表达明显上升,Δ15表达下降。结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表达PECAM1,剪接体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胚胎干细胞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15.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衬贴于血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细胞。VEC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其状态与血管内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等病理生理过程紧密联系,在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及诊治中非常重要,现就VEC与冠心病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内皮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是内皮功能损伤的主要标志。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标志物,可通过各种机制损伤血管内皮,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深入细致地研究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将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扩增VEGF165基因全长,并将其定向克隆入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VEGF165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EGFP/VEGF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VEGF165正确连接至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pEGFP/VEGF165重组质粒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后,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均显示EGFP/VEGF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VEGF165及EGFP报告基因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GFP/VEGF165可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此为进一步研究VEGF基因治疗缺血性血管疾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具有干细胞特性,能够进行自我更新,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因子,其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改善细胞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目前,采用BMSC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疗效,但为了追求进一步的完善,许多学者利用BMSC具有独特的细胞增殖分裂模式,容易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将VEGF基因转染入BMSC来治疗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胰岛移植后早期的缺血缺氧是导致大量胰岛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快移植后早期的再血管化进程,尽早恢复胰岛血供,就能够改善胰岛移植的效率。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形成的核心,其增殖活性和数量决定再血管化的进程。局部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直接补充内皮细胞或内皮前体细胞,动员骨髓中的内皮前体细胞,都能加快胰岛移植后血管新生的进程,改善移植效果,对临床胰岛移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是由血小板α——颗粒释放出来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迄今,对于它是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前列环素(PGI_2)这一问题尚无定论。本文应用本室纯化的β—TG进行实验,结果未能证实它对牛和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生成PGI_2有任何影响。同时,在本实验条件下也尚未证实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上β—TG特异结合部位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