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学说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妇科的关系祖国医学重视整体的协调作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须要互相支持,协调活动,以维持生理常态。但脏腑却各有其分工和表里相配,相辅相成,以完成其所负担的主要任务。人体水谷的供应与代谢,由肺、脾(胃)、肾(膀胱)等以完成其全过程,而中焦的脾  相似文献   

2.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前人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肾脏精气之充盛,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滋养,脾胃一健,资生有源,益气生血,滋养五脏,五脏皆安。因此调理脾胃的方法,早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在小儿一些疾病治疗中尤为重要。从《颅囟经》和《幼科发挥》中先后提出了“纯阳之体”、“稚阴稚阳”和“脾常不足”等生理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中极为宝贵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导源于《内经》,阐明于金元,到李东垣著述《脾胃论》之后,则使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一学说有所发挥和奠定了理论基础。考这种学说的建立,是基于脾胃为人体脏腑的中心,是主宰后天营养的大本营,正如吴昆《医方考》里所说的:“脾胃为众体之母,凡五脏六腑百骸九窍,莫不受其气而母之。”因而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这些议论都是强调脾胃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阴阳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临床上的体现和应用.着重强调了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掌握中医阴阳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更有利于在临床上明确诊断、确立治疗原则和指导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5.
<正>心力衰竭是指心输出量下降,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多种心血管病的末期阶段。老年人群中慢性心衰更为常见和多发。升降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阐述中医生理病理,也是制定中医治法和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升降学说认为,气机的升降平衡失调,人体就会发生病变。所以从升降理论角度探讨老年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并注重以升降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对临床治疗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垣开脾胃论之先河,成为补土派的鼻祖。脾胃同居中焦,不仅司纳化升降功能,而且联系诸脏,畅达六腑,通行经络。脾与胃的生理功能不相同,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化和纳、升和降、湿和燥3个方面。临床上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主要有:健脾化痰,理气和中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法;健脾养胃,益气和中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法。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垣开脾胃论之先河,成为补土派的鼻祖。脾胃同居中焦,不仅司纳化升降功能,而且联系诸脏,畅达六腑,通行经络。脾与胃的生理功能不相同,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化和纳、升和降、湿和燥3个方面。临床上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主要有:健脾化痰,理气和中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法;健脾养胃,益气和中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法。  相似文献   

8.
自从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医学科学院所召开的巴甫洛夫生理学问题的联席会议以後,苏联的医学已进入了创造性地改变生活和进—步发展伟大生理家的学说的时期。巴甫洛夫根据多年的工作和多次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他引证了外界环境在高级神经活动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并强  相似文献   

9.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受体的概念已提出近百年,形成学说并受到重视约40年,特别是近20年发展较快。目前受体学说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它在药理学和临床实践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一、受体的发展概况早在19世纪后半叶,有些学者已初步提出有关受体的概念,企图用以解释药物作用的现象,如1878年Langley提出药物之所以发生作用,必须与机体组织的一部分结合,后来他曾把这一部位叫“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  相似文献   

11.
脾胃学说在老年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人肾气已亏,更需要以后天之脾胃来补养先天之肾气。本文讲述了脾胃功能对人体衰老的影响,及其在抗衰老中所占的地位。并提出顾护脾胃为治疗老年病的一项宗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命门学说在临床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生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2,11(3):221-221,225
<正> 命门学说的提岀,首见《内经》和《难经》。以后则笼统包括在“肾气”的概念之中。直至明代,经赵献可和张景岳等阐述,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近来,对命门的认识有很大发展,认为命门是在两肾之间,具体体现为“肾间动气”,亦称元  相似文献   

13.
略论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彭带娣(广西钟山县中医医院钟山县542600)关键词脾胃学说;临床运用;治疗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内经》是记载脾胃生理,病因病机等资料最早的一部书。“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联反应在肺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解放军第四医院传染科(810014)童成民顾文明陈宗金西宁铁路医院内科(810007)王玉梅多年来,结核病原学检查主要依靠涂片和培养,近年新建立的聚合酶联反应(PCR)是在基因水平上对结核杆菌进行检测,该方法已从实验...  相似文献   

15.
玄府气液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说本义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探讨刘完素玄府气液学说。气液在人体肌膝宣行通畅则生机正常,一旦腠理闭塞则气液受阻,诸病之所由生,而辛苦寒药开发郁结,使气液定理勇。刘氏遣方用药经验表现为主用辛凉、大寒之品,善用寒温配伍,注重调气行血。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是瘀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总结汉代以前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基础上,建立了血瘀证辨证施治体系,所创制的治瘀经方,至今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本研究根据《伤寒杂病论》原文,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文献报道,对张仲景瘀血学说的形成进行探讨,认为《黄帝内经》是其理论来源,《神农本草经》是其用药之源头,并对张仲景血瘀学说从病因病机、症候、治则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创伤、心、脑血管及消化道等疾患,均取得可喜疗效。笔者参照古代医家治瘀原则,结合脏腑、经络穴位、采用针灸治疗风疹、肠痈、真心痛、消渴等与瘀血有关的病症,疗效尚满意,现将个人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针灸医学的核心理论。结合经络文献研究 ,从构成理论核心、说明病理变化、用于辅助诊断、确立治疗大法、指导选穴处方、影响针刺手法、充实刺灸方法、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论证了经络学说与针灸医学的密切关系 ,以及在针灸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瘀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妇科领域中,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与瘀血学说皆密切相关,因此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妇科的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瘀血学说的发展,对宫外孕、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妇科肿癌等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进一步扩大了瘀血学说的应用范围,引起了人们的重  相似文献   

20.
<正> 体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包括心理气质)和形态结构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