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氟[18]脱氧葡萄糖注射液(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全身显像被公认为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分期,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所以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的疑似肿瘤转移灶的患者诊治策略中建议进行PET-CT检查来寻找原发灶,明确诊断。本文分析了51例拟诊为原发病灶不明的肿瘤转移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  相似文献   

2.
骨显像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灵敏度高的非创伤性核医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有重要作用。椎体解剖结构复杂,为各种骨骼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就80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骨断层及同机定位CT扫描,探讨单光子发谢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在脊柱骨转移癌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腺癌骨病灶的鉴别诊断中使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共136个病灶),对其进行局部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根据最终临床诊断标准,良性病灶89个,占65.4%;恶性病灶47个,占34.6%。通过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检查,良性病灶81个,占59.6%;恶性病灶55个,占40.4%。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诊断的准确率为90.8%,诊断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91.3%。结论单子电发射断层成像(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在乳腺癌骨病灶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是针对单独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其确诊率较高,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18 F-FDG SPECT/CT)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行18F-FDG SPECT/CT显像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18 F-FDG SPECT/CT显像结果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SPEC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率较高,SPECT/CT肺癌原发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9.6% (103/115),80.0% (24/30),94.5% (103/109),66.7% (24/36)和87.6% (127/14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志强  邵建富 《河北医药》2010,32(5):572-57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联合CEA、CA242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CEA、CA242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化学发光检测。结果18F-FDG显像发现36例复发,联合检测发现全部复发病例。结论18F-FDG显像联合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将拍摄的PET/CT片用视觉判断和测定356参数值,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作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找到原发灶者40例,占88.9%(40/45),其中3例为炎症,2例为结核,假阳性率为11.1%(5/45)。结论 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为肿瘤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估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对105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18F-FDG正电子显像,并进行同机CT图像融合。利用感兴趣技术计算病变与对侧正常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对病灶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视觉分析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2.13%,特异性为56.25%,准确性为86.66%。以T/NT≥2.7为判断阈值,半定量分析的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81.3%,准确性为93.3%。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视觉分析结合半定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过兆基  章斌  曹苇 《江苏医药》2012,38(19):2249-225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价值.方法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3例行28人次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半定量分析病灶PET显像的标准摄取值,并计算延迟显像双时相扫描储留指数(RI).随访12-36个月,评价PET、低剂量平扫CT和PET/CT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PET/CT显像中,恶性病灶的SUVmax值为7.15±3.67,RI值为(46.1±22.2)%.PET/CT显像诊断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100.0%、97.8%、100.0%、80.0%.PET和低剂量平扫CT诊断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75.0%、95.6%、97.6%、75.0%和90.0%、60.0%、86.7%、94.7%、42.9%.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有较高准确性,可为肝转移和腹腔早期局部转移的再次手术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CT同机融合脑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早期PD患者24例Hoehn&Yahr(H—Y)Ⅰ级16例、Ⅱ级8例]、中晚期PD患者6例(Ⅲ~Ⅳ级)和正常对照者9例进行^99Tcm-TRODAT-1 SPECT/CT脑断层融合显像。结果:对照组SPECT显像显示双侧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结果正常,即双侧纹状体显像左右基本对称,形如八字。H—YI级的PD患者SPECT显像显示纹状体形态基本完整,示踪剂分布稀疏。H—YⅡ级的PD患者SPECT显像显示纹状体形态不完整,示踪剂分布明显稀疏甚至缺损。结论:^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不但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还可以增加病人的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单光子发射型CT(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灶,有助于判断疗效和制定治疗计划。由于开放型放射性核素使用的特殊性,使得正确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SPECT/CT融合显像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更好发挥^131I的临床治疗作用。缺乏及时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就难以理解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分析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情况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62%(18/29)的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联合薄层CT扫描对诊断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直径为1~3 cm)患者,行PET/CT显像和薄层CT扫描,PET显像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良恶性;薄层CT扫描后再行MPR重建,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综合分析两者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PET显像、薄层CT扫描、两者联合诊断肺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92.6%、88.2%、96.4%,特异性分别为73.3%、57.1%、85.7%,准确率分别为89.3%、80.4%、94.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1.8%、9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61.5%、92.3%.结论 PET联合薄层CT扫描是临床上诊断肺小结节良恶性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光刺激和时间延迟因素对脑的视觉功能区^18F-FDG代谢影响。方法应用PET/CT对21例正常人脑行^18F-FDG PET显像,注射后1h按有无光刺激分成二组,并于注射后2h后分别再次采集脑部图像,分析光刺激和时间延迟因素是否会引起^18F-FDG在脑内的再分布。结果在给予光刺激后,大脑的布劳德曼(Brodmann)17、18、19分区、中枕回、楔叶及舌回区域对称性代谢增高,而在丘脑、前连合、胼胝体、尾状核及海马部位则对称性降低。在未受光线视觉刺激研究组,早期相和延迟相未见视觉传导通路上脑区代谢变化。结论^18F-FDG在引入体内后,如果未有光线刺激,其视觉功能区的代谢分布尚可保持相对稳定;反之,光线刺激可引起^18F-FDG在脑内的再分布及视觉功能区的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SPECT/PE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67例患者共102次18F-FDGSPECT/PET显像结果。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例,1例治疗前行SPECT/PET显像,8例为治疗中、后行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16例治疗前SPECT/PCT显像,9例治疗前、后均进行SPECT/PET检查,33例治疗后显像。结果 9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治疗前阳性显像1例,化疗中和(或)放疗后SPECT/PET显像共8例,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未见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25例治疗前患者中的SPECT/PET显像24例为阳性(96.0%)。42例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9例治疗前后均行检查患者),其中16例SPECT/PET显像为完全缓解(38.09%),10例部分缓解(23.81%),9例病灶有进展(21.43%),7例缓解后又复发(16.67%)。结论 18F-FDGSPECT/PE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1.2%(62/68)、76.4%(13/17)和88.2%(75/85)。18F-FDGPET-CT检查方法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结论18F-FDGPET-CT能准确地鉴别肺部肿块性质及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是目前较好的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张莉  陈树 《中国医药》2010,5(1):81-8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价值,但炎症、结核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浓聚原因,常导致临床误诊。结论^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炎症、结核较为常见。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谨慎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PET/CT表现,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PET/CT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其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2例RPFCT表现均为腹膜后血管间隙显示不清,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受累;且伴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PET表现为腹膜后血管周围及输尿管区均匀或欠均匀性小片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良性RPF的18F-FDG摄取标准放射性摄取最大值(SUVmax)多低于2.5,延迟扫描SUVmax持平或下降,明显低于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8F-FDG摄取;恶性RPF的18F-FDG摄取明显不均,SUVmax多高于2.5,延迟SUVmax后上升。结论通过结合文献对比RPF各种影像学表现,PET/CT可认为是诊断RPF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有利于良恶性RPF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鉴别,同时有利于查找继发性RPF的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面部恶性肿瘤治疗后 18 F-脱氧葡萄糖 (FDG) 符合线路/CT 显像中 18 F-FDG 摄取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32 例经手术治疗、 放疗或放疗加化疗后头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18 F-FDG 符合线路/CT 显像图进行分析, 计算靶/非靶摄取 (T/N) 比值, 并按性别、 年龄、 空腹血糖浓度、 原发病灶直径、 肿瘤部位、 肿瘤病理类型、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治疗方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年龄>70 岁组 T/N 比值大于 41~50 岁和 51~60 岁组 (均 P < 0.05); 病灶直径<2 cm 组 T/N 比值低于直径 2~5 cm 及直径>5 cm 组 (均 P<0.05); 原发肿瘤细胞低分化小于未分化组 (P < 0.05)。其余分析指标组间 T/N 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 T/N 比值 (Y) 与患者年龄 (X2 )、 原发病灶直径 (X4 ) 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X9 ) 相关:=-4.389 25+0.053 03 X2+1.617 86 X4+0.718 35 X9。结论 患者年龄>70 岁、 原发灶直径≥2 cm、 肿瘤细胞未分化的头面部恶性肿瘤治疗后残余或复发可能性较大, 特别应重视这部分患者的随访诊疗。  相似文献   

19.
王永玲  张工化  王清理  王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19-2920,3026
目的探讨正电子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脑显像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癫痫患者行18F-FDG脑三维PET/CT显像,将其定位结果与头皮脑电图(EEG)、颅脑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阳性检出率为90.6%(29/32),其中低代谢灶27例,高代谢灶2例,正常3例;EEG阳性检出率为65.6%(21/32),常规脑部CT或MRI阳性检出率为31.0%(10/32)。结论18F-FDG在PETJCT脑显像中对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 F-FDG PET/MR/CT多模式融合显像在原因不明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2009—2014年符合FUO诊断标准的57例病例,全部行PET/MR或PET/CT检查后通过手术探查或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临床诊断而非手术治疗者随访半年以上,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对18 F-FDG PET/MR/CT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57例FUO患者,其中能明确致热源的有43例,包括感染性炎性反应16例,恶性肿瘤12例,非感染性炎性反应8例,其他类型7例,未能发现病因14例。而18 F-FDG PET/MR/CT显像诊断真阳性3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3例,真阴性11例。18 F-FDG PET/MR/CT的灵敏度92.7%,特异性68.8%;阳性预测值88.4%,阴性预测值78.6%。结论18 F-FDG PET/MR/CT显像在临床FUO的诊疗中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