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许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下壁心梗)患者,有胸前导联ST段下移,其短暂和持续ST段下移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尚有争议.鉴于前壁和后壁心肌电活动是相对应的,下壁心梗过程中胸前导联 ST(?)段下移就可以表示后壁受累。解剖学上穿壁性心梗可发生心梗相关的心包炎.作者假设急性下壁心梗患者胸前导联 ST段下移与心梗相关的心包炎有关.方法:157例首次急性 Q 波型下壁心梗患者,心梗24h 内 V_1、V_2、V_3中任一或多导联 ST 段(J 点后80ms)下移≥1mm,持续≥72h,被认为持续性 ST 段下移.入院后72h 内发现心包摩擦音就诊断为心梗相关的心包炎.入院三天内在两维超声心动图的长轴和短轴图象上分析左心室室壁11个节段活动情况,计算左心室室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急性前壁心梗而且在30天内行冠脉造影的42例病人,其中12倒入院时心电图合并下壁导联阿段压低,30例无下壁导联ST段压低。通过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的结果以及对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与V1-V6及I、avL导联ST段抬高的直线相关关系。得出结论:急性前壁心梗早期下壁ST段压低代表高侧壁ST段抬高的镜像反应,提示对角支开口近端前降支病变。  相似文献   

3.
下壁心肌梗塞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接受溶栓治疗和选择性冠状动脉成形术的583例急性心梗患者,探讨下壁心梗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者的心脏状况及临床效果。将病例分成三组。组I:前壁心肌梗塞(289例);组II:下壁心肌梗塞伴有心前区ST段压低(135例);组III:下壁心肌梗  相似文献   

4.
心包摩擦音和心电图ST段抬高是识别心包炎的两个临床征象。但是在急性心梗病人即使出现了心包摩擦音,也很少见到ST段抬高,相反,许多急性下壁心梗的病人会出现胸导ST段压低,为了探讨其临床意义,本研究对157例首次急性Q波型下壁心梗发作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方法与结果病人均经肢导ST段抬高、有Q波和血清肌酸激酶及MB同功酶增高确诊。心梗后24h内胸导上J点后80ms处ST段压低至少1mm诊断为ST段压低。压低持续72h为持续性。入院3天内听到心包摩擦音者考虑合并心包炎。第3天检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远隔导联ST段压低患者在临床上常见,但其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关系尚存在分歧。为此,我们对该类患者进行各项指标观察,旨在进一步证实AMI合并远隔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关系。临床资料:从急诊科ICU病房随机抽取50例合并远隔导联ST压低的AMI患者定为A组(ST段压低平均0.18mv)。另取50例无ST段压低的AMI患者定为B组。上述100例AMI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8~80岁,平均63.9岁。其中下壁心梗44例,高侧壁心梗10例,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心梗35例,下壁合并正后壁心梗6例,下壁合并前间壁心梗1例,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梗早期心电图出现对应性 ST 段压低究竟提示多支冠脉病变预后不佳,还是一种良性的电现象,众说不一。本文研究接受溶栓治疗的258例急性心梗患者,再评价心梗伴对应性 ST 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所有病例根据急性心梗入院心电图分成二组。组Ⅰ:心梗不伴有对应性 ST 段压低;组Ⅱ:心梗伴对应性 ST 段压低(即下壁梗死伴 I、aVL、V_1~V_4导联S-T 段压低,前壁梗死伴Ⅱ、Ⅲ、avF 导联 ST 段压低)。观察记录:1.发病至入院时间;2.发病10天左右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修正的 Bruce 标准)心电图 ST 段的变化;3.200例<70岁、发病30天左右行冠脉造影所测  相似文献   

7.
<正> 有关急性心梗心电图ST段压低的原因存在一些混乱概念,特别是有Q波的下壁心梗心前区导联的ST压低。争论起因于以往认为心电图ST移位的方向即可准确地分别提示心肌缺血和心梗。然而近十年来有关理  相似文献   

8.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时有些病人会出现下壁导联ST段压低,其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研究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部位及前壁和侧壁导联中ST段偏移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其意义。 方法 126例急性前壁心梗病人均在入院21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入院时做12导联标准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相关梗死动脉的关系。方法57例急性下壁心梗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①当STⅢ>STⅡ,86.4%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而STⅢ相似文献   

10.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患者胸前导联ST段发生的改变有:(1)导联ST段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降低,其发生率占下壁心梗的50%~70%,发生在V1、V2和V3的导联多在48~72 h恢复正常。临床意义:1与压低者相比,其梗塞范围更大;2左心室功能差;3预后较差;4并发症较多;(2)在急性下壁发生梗塞时,导联ST段升高,发生率只占10%,临床多数者认为合并右室梗塞。(3)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下壁导联ST段改变,前壁心肌梗塞者37%~62%有下壁ST段下降,与无下降者比,左室功能差,并发症多,多支病变发生率高。(4)右心室梗塞心电图发生改变,由于右冠状动脉边缘支或附近闭塞,约40%~50%的右心室梗塞会伴发下壁心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变适合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型术并检测B型钠尿肽(BNP).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尤其是圆锥支闭塞(P<0.01),且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与下壁右室心梗相比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抬高表明为右冠状动脉近段或开口闭塞且多伴右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型心梗(附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80年代以前,多将心肌梗死分为透壁和非透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而近年来则强调以是否有ST段的抬高将ACS分为二大类:ST段抬高的心梗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UA/NSTEMI)。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23届欧洲心脏病学年会(2001年9月)上报告的ACS欧洲研究结果显示,在欧洲25个国家的10484例ACS病人中,无ST段抬高者占51%,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为42%,…  相似文献   

13.
对3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定位为前壁心梗的相关血管89%是左前降支动脉(LAD),下壁心梗的相关血管76.4%是右冠状动脉(RCA)。阻塞发生于 LAD、RCA及左迥旋支动脉(LCX)近端的分别占67%、58%与78%。近端病变90%以上为重度或完全阻塞。在下壁心梗早期心电图出现心前导联 ST 段下移,是病变广泛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伴不同下壁导联ST段改变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以及梗死面积及心功能情况。方法73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Ⅱ、Ⅲ、aVF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B组为Ⅱ、Ⅲ、aVF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压低,C组为Ⅱ、Ⅲ、aVF中少于两个导联ST段有改变。比较三组CK最大值,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相关血管(IRCA)。结果CK最大值3组比较A组最低(1280±531IU/Lvs2034±911,1677±630IU/L,P<0.01);左室射血分数A组最高(0.54±0.09vs0.48±0.07,0.47±0.08,P<0.01);三组IRCAA组中85.7%的患者位于“绕过心尖的左前降支(LAD)”的中远段,有14.3%的患者位于右冠状动脉(RCA)的近段;B组的患者中全部为非“绕过心尖的LAD”,其中有70.4%的患者位于非“绕过心尖的LAD”的近段;C组中有96.7%的患者为非“绕过心尖的LAD”,其中有73.3%的患者位于非“绕过心尖的LAD”的近中段,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RCA为LAD的急性前壁心梗时下壁ST段改变可能与LAD长度和病变部位有关;前壁合并下壁ST段同时抬高的患者若IRCA为“绕过心尖的LAD”,其梗死面积较小,心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常有心前联 ST 段压低,但其发生机理及其含义仍不明确。有认为是下壁导联 ST 段抬高的“相反”表现,亦有认为属“真后壁”损伤及可能为前间隔缺血性损伤。Shah 等曾在下壁梗塞的急性期应用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将有心前联 ST 段压低者与无ST 段压低者相比,发现前者左心室喷血分数比后者有更常见且更严重的降低,前者局部室壁活动的半定量指数较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水平较高,住院合并症亦较多。因此,急性下壁梗塞时心前区 ST 段压低似乎代表左心室更广泛  相似文献   

16.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电图学根据时间特征将ST段抬高分为持续性ST段抬高和急剧变化的ST段抬高.持续性ST段抬高常见于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12标准心电图导联中没有一个导联面对左室后壁,下壁心肌梗死时依据相应的V_1~V_3导联ST段压低诊断后壁梗塞不敏感且无特异性。该研究旨在评估急性下壁心梗时,V_(7~9)ST段抬高在诊断伴发后壁梗塞的价值以及此类患者是否更得益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1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111例并发心律失常,以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多见。伴有胸前导联ST段异常组的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同时发现左回旋支阻塞致急性下壁心梗临床并不少见,其临床和心电图变化与右冠脉病变者不同,前者传导阻滞明显少于后者,ST段压低明显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V6、V7>V5对急性早期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早期下、后壁心肌梗死(n=18)与急性早期下壁心肌梗死(n=20)的心电图ST段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下、后壁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V6、V7>V5占83.33%,V6、V7=V5占16.67%,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9.47%、100%和92.1%;而单纯急性早期下壁心梗均无ST段抬高V6、V7>V5导联的改变(P<0.01).结论ST段抬高V6、V7>V5导联与V8、V9同样对急性早期后壁心肌梗死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方法 54例病人(43例男、11例女,平均年龄55±8岁),均有单支冠脉病,11例有既往前壁心梗,5例为既往下壁心梗。经冠脉造影证实26例有左前降支狭窄,10例有左旋支狭窄,18例右冠脉狭窄(狭窄均>70%)。54例均做踏车运动试验,至少有一个导联ST段压低超过0.2mV。据ST段压低将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