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冉  许建华 《安徽医学》2022,43(12):1453-1457
目的 探讨并分析鼻息肉组织白介素-5(IL-5)、芳香烃受体(AhR)、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表达水平与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渝北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7例行鼻窦手术切除鼻息肉患者作为息肉组,依据Eos浸润程度不同将其分为I度浸润组(n=11)、Ⅱ度浸润组(n=17)和Ⅲ度浸润组(n=9);另选20例同期行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中鼻甲黏膜组织患者作为正常组。留取息肉组患者鼻息肉组织和正常组患者的鼻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IL-5和AhR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ORγt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组织进行染色并计算Eos计数和Eos密度,分析鼻息肉组织中IL-5、AhR和RORγt表达水平与Eos浸润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息肉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和内镜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鼻息肉组织中IL-5、AhR和RORγ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Eos计数和Eos密度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马小青  皇甫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879-1881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鼻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组,同期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内IL-23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浸润情况。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23主要表达在炎性细胞的胞质内,腺泡内亦有表达,其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情况与局部浸润的EOS计数呈正相关(r=0.92,P=0.01)。结论:IL-23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白介素-5(IL-5)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IL-5与嗜酸性粒细胞积聚及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变应性鼻炎下鼻甲粘膜(A组)、单发鼻息肉组织(B组)、无变应性鼻炎下鼻甲粘膜组织(C组)切片进行IL-5染色,对IL-5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分类,对统计结果行方差分析。结果:A、B两组组织中可见较多的IL-5阳性染色细胞,多见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阳性染色,两组IL-5阳性细胞总数、Eos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C组(P<0.01)。结论:IL-5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鼻息肉组织内浸润的多种炎性细胞中表达,能客观反映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评分系统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嗜酸粒细胞(EOS)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鼻息肉组织中和10例下鼻甲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灰度值,对其与EOS浸润数和MVD的关系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较下鼻甲组织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VEGF平均灰度较下鼻甲组织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EOS浸润数和MVD较下鼻甲组织中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VEGF平均灰度与EOS浸润数呈负相关(r=-0.653,P<0.05);VEGF平均灰度与MVD呈负相关(r=-0.664,P<0.05);EOS浸润数与MVD呈正相关 (r=0.641,P<0.05).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EOS浸润数、MVD明显增加,VEGF及EOS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介素-17在变应性鼻炎及鼻息肉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介素-17(IL-17)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以及对照组共41例患者的血液以及鼻甲黏膜或息肉组织,采用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液中、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HE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鼻息肉患者血清中IL-17的含量及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其局部组织内IL-17表达情况与局部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736, P=0.006);变应性鼻炎患者仅局部组织内IL-17阳性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鼻息肉患者(P<0.001),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41).变应性鼻炎患者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鼻息肉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3),但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结论 IL-17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变应性鼻炎,IL-17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质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其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为65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对照组为2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下鼻甲黏膜。分别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 (RT-PCR)、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MP-9和IL-8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与嗜酸粒细胞浸润数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EOS计数、IL8和MMP9阳性染色细胞数均有明显的高表达;MMP-9和IL-8的阳性表达和EOS的侵润呈正相关,并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 MMP-9和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和EOS浸润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强  康健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49-651,658,F0003
目的:研究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20例鼻息肉和8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EOS的分布及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每组中EOS浸润数目与白介素5和eotax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0例鼻息肉组织中以EOS浸润阳性(+)以上者有75%(15例),明显高于8例对照组的12.5%(1例)。且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EOS率21.64±4.33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68(P<0.01);2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白介素5和eotaxin的表达与EOS浸润相关(P<0.01),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明在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含量明显升高,而且与组织中EOS浸润呈明显相关性,提示白介素5和eotaxin是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EOS趋化因子,并增强该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佘腊枝  鲁海涛  谢琼 《医学综述》2014,(24):4581-458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活化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5例鼻外伤及慢性鼻炎等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鼻内镜下摘取观察组患者鼻内息肉组织和对照组患者鼻下甲黏膜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观察Eotaxin和MMP-9的表达及Eos浸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32±4.62)μg/L vs(3.28±1.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Eotaxin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7.25±13.18)个vs(12.48±10.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在对照组中呈弱阳性表达,而在观察组患者中MMP-9均呈强阳性表达,两组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息肉组织中Eotaxin和MMP-9可通过增加Eos浸润,引发组织的异常重塑,在鼻息肉存在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ECP)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实验组)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和ECP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织中EOS浸润数及ECP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减轻鼻息肉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抑制鼻息肉组织中ECP的表达,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对鼻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其免疫病理机制.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该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9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者40例,单纯性鼻炎患者50例,鼻腔粘膜组织正常者40例,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和2R染色法检测鼻息肉患者和鼻腔粘膜组织正常者的IgE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和Eos浸润情况,对比鼻息肉患者和鼻腔粘膜组织正常者标本染色结果 、IgE阳性表达率、Eos浸润水平,统计手术随访结果 . 结果 单纯性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IgE阳性表达率、Eos浸润水平优于鼻腔粘膜组织正常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总IgE阳性表达率、Eos浸润水平与单纯性鼻息肉患者、鼻腔粘膜组织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息肉合并过敏性鼻炎会出现IgE介导的反应性炎症,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对鼻息肉手术疗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影响的因素。方法:对于50例鼻息肉患者术中及部分术后复发的鼻息肉组织和上颌窦口周边水肿组织采用Chromo-trope 2R特染,检测以上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EOS水平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且随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P<0.01);EOS浸润程度越深,鼻腔黏膜恢复越慢,鼻息肉复发越快。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延迟鼻窦、鼻腔黏膜上皮化的进程,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polyps, CRSwNP)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计数与鼻内镜术后的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相关性,预判患者年龄、手术疗效与随访干预密度。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204例,并分为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息肉切除、鼻窦开放,鼻中隔偏曲影响引流者同期进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予射频消融。标本进行病理检查,HE染色后镜下作EOS计数,术后(0.5、1、3、6、12个月)进行鼻塞、鼻漏、头面部胀痛感或者头昏,嗅觉主观症状VAS评分,CT,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分析各个评分对比及变量之间关联性。结果:鼻塞、鼻漏、头昏(术后0.5、1、3、6、12个月)、嗅觉、胀痛(术后0.5、3、6、12个月)在不同时间窗症状评分与EOS计数有相关性(P<0.01),而胀痛、嗅觉(术后1个月)时间窗无相关性(P>0.05)。EOS计数与CT、内镜评分有相关性(P<0.01),而青少年的鼻塞(术后3、6、12个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28-30
目的分析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心电图改变在心脏早期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市东方医院及分院吉安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住院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归纳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51例患者中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1例,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4例;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异常者为17例,其中2例为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余15例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多,约占心电图异常者88.2%。结论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引起心肌病理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很好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将其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组,比较两组症状VAS评分、鼻息肉主观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鼻阻力、血清总IgE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76例患者中,非嗜酸性组45例,嗜酸性组31例。非嗜酸性粒细胞组鼻息肉在临床病例中占59.2%;两组间症状VAS评分和鼻息肉主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87,P=0.40;t=0.58,P=0.64)。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嗜酸性组的筛窦病变程度较非嗜酸性组严重,存在显著性差异(t=2.11,P=0.03),而其余各鼻窦及OMC区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嗅觉功能以及双侧鼻腔总阻力亦无显著性差异(t=0.15,P=0.88;t=0.57,P=0.6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中不起主导作用,对临床症状、鼻息肉大小、嗅觉功能和鼻阻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与筛窦的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23例鼻息肉病标本(鼻息肉病组)及15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粘膜标本(对照组)中GM-CSF的表达状况。结果鼻息肉病中GM-CSF含量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GM-CSF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与普通鼻息肉(NP)的组织学构造,以了解其相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对40例ACP及76例NP患者的息肉组织学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粘膜下腺体的分布情况.结果ACP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高于NP组,而嗜酸细胞的浸润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同时粘膜下腺体的出现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结论NP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而ACP则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 =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 =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 =-0.700,P =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 =0.147,P =0.073)。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51例鼻息肉鼻窦炎患术前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组织均行嗜酸性粒细胞定量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深,鼻息肉越易复发。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直接相关,可做为术后鼻息肉是否治愈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