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变及水肿。多见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婴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害。我科2001年-2007年收治76例新生儿硬肿症,现就护理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伴有高热的新生儿硬肿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高热的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 Neona-torum、SN)临床报道资料少见。1988年6月~1990年7月我们共收治SN52例,其中15例伴有高热占28.8%。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该组病例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配硬肿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18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局部涂搓自配硬肿油.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为6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7.0±2.3)d,对照组为(9.2±1.6)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配硬肿油治疗新生几硬肿症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4年1月~1996年12月对62例新生儿硬肿症,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鸡蛋黄油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早产儿42例,足月儿16例。按《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分度评分标准》[1]。其中J度22例.Ⅱ度25例,Ⅲ度11例。硬肿合并肺炎27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3例,合并其他疾病18例。治疗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早产儿50例,足月儿12例。Ⅰ度硬肿20例,Ⅱ度硬肿30例,Ⅲ度硬肿12例。合并肺炎3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5例,合并其他疾病11例。l·2…  相似文献   

5.
王娣  刘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79-280
新生儿硬肿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复温速度过快和输血时机不当,从而引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DIC。我们把复温速度分为3级,观察体温达到37℃的时间和出血现象,并检测了APTT和D-二聚体的变化指导输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德亮  史静 《临床医学》1997,17(2):40-42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 Neonatorum简称SN)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只硬不肿者称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寒冷引起者称寒冷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一般给予保温、补热、抗感染、纠酸等综合治疗,病死率为25~75%,国内以往平均为33.7~44.9%。随着临床药理和治疗技术的进展,近年来关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辅用某些药物和技术佐治SN的报道较多,且均有较好疗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1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和正确复温以及能量的补充,认为加强基础护理和正确复温以及补充能量,积极预防并发症,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硬肿症,过上亦称新生儿硬皮症,但为避免和发病机制完全不同的硬皮病相混淆而改为新生儿硬肿症或新生儿硬化症。耕牛儿皮下脂肪组织的特点是所含的未饱和件脂肪酸甚少.故触点较高,再冈全身或局部循环障碍,若外界温度低,则促成皮下脂肪&固,形成硬块。早产儿或弱体力儿,因体温的调p机能差‘适应环境能力弱,同时热虽供应不足,体内产热少,新陈代谢低,就更易发病。1临床资料11例新生儿使肿症患儿占同期住院新牛儿病例的2.l%,其中足月2例,早产7例,早产双胞胎1例(其中未住院死亡一股)。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患儿体…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与寒冷损伤等导致体温下降有关。为了解新生儿皮肤温度与硬肿症发病的关系,进一步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测量了204例新生儿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并观察硬肿症发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4例为我院新生儿病房非硬肿症患儿,男131例,女73例;年龄最小为出生1小  相似文献   

10.
1一般护理 1.1复温保暖复温保暖是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措施.患儿应在24h内体温恢复正常,宜逐步缓慢复温,切忌聚升;复温作法应先测体温,而后按复测比.其方法为:先用温暖的绒毯、小棉被包裹患儿,置于25℃室温中复温,每小时测体温1次,至体温升至30℃以上;保温后,体温升至35℃为宜.轻、中度硬肿者可用热水袋在包被四周给予保暖,切不可烫伤患儿,使其逐渐复温,温度保持在36~37℃;重度硬肿者,放置在恒温箱内复温保暖,温度在26℃,不宜升温过快,每1h提高1℃,4~6h逐渐升至30~32℃,24h复温至体温正常.1.2加强喂养给予正确的母乳喂养,保证营养物质摄入,增加热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广玉 《临床医学》1996,16(8):19-20
新生儿硬肿症为一常见病,其中中、重度硬肿症病死率高。我科近4年来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硬肿症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9例,女11例。足月儿7例,早产儿23例。体重≤1500g4例,≤2500g20例,>2500g6例。<3天发病10例,3~7天发病15例,>7天发病5例。中度硬肿18例,重度硬肿12例。合并肺炎10例,颅内出血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化脑1例,败血症2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娜 《临床荟萃》1997,12(19):899-90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特别是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及有窒息、产伤、感染的新生儿易发病,病死率也很高。我院自1990~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英军 《临床医学》2004,24(1):F004-F004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窒息及其生理解剖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体温低 ,吮吸能力差或拒乳 ,哭声弱 ,硬肿和多器官损害的体征。是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之一 ,在我国仍属常见病 ,发病率较高。 1999~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4.
中药9911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研究孙玲娣,米延,王竹颖,李秋芬新生儿硬肿症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早产儿病死率之首疾病。我院新生儿病房1989年12月至1995年12月用中药8911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88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一般资...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一般表现为体温不升,哭声微弱,呼吸表浅,心音低钝,皮肤发凉、变硬、呈青紫色或暗黄色,大腿外侧及面颊部呈凹陷性水肿,重者四肢、臀部、肩部呈僵硬状态。我院自1998—2005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硬肿症在护理工作中应着重于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尽可能的复温到正常体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评价治疗效果,以确保护理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以维持相对的温湿度,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做好卫生健康教育指导,以减少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以活血化瘀中药油膏局部包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除一般治疗外,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外用中药油膏硬肿区局部包敷。  相似文献   

18.
叶蜀玉  朱宝芳 《华西医学》2001,16(3):337-337
新生儿硬肿症 (Neonatalsclerede ma)是由受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病。这种病在国内并不罕见 ,我院儿科从 1995~ 1998年共收治此病2 2例 ,只有 1例死亡。其诊治经验分析于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①年龄 :最大 2 7天 ,最小 2天。 7天以内 18例 ,7天以上 4例。②性别 :男 17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 3 4∶1。③病程 :最长 15天 ,最短2天。④其他 :新法接生 16例 ,旧法接生 6例。产妇居住城市 4例 (18% ) ,居住农村 18例 (82 % )。早产儿 17例(77 5 % ) ,低出生体重儿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复温、吸氧、合理喂养、严密的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正确的维生素E药浴等治疗及护理,并做好消毒隔离和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硬肿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本病。方法:以41例硬肿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酸中毒最终乾主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结论: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重症新生儿热能供给和维持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