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 199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手术治疗患儿12 9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 12 95例 ,男 12 49例 ,女 46例。年龄 4个月至11岁 ,其中 2岁以下 783例 ,~ 4岁 371例 ,4岁以上 141例。病史最长 11年 ,最短 2 4h。腹股沟斜疝 10 0 7例 114  相似文献   

2.
小儿鞘膜积液的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鞘状突高位结扎。国内余式、龚式等对其病因、病理解剖先后作过详细研究。我院从2000年5至2005年12月,摒弃原来沿用的鞘膜翻转或切除术,采取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251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路径在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路径在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王爱莲$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丁川中$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田圃翠$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陈立华$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7临床路径;;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患儿。随机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各24例。单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单孔高位接扎法,双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双孔高位接扎法。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4~12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组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与双孔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但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熊廷富  熊艳  胡文利 《华西医学》2004,19(4):649-649
目的:对比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及鞘膜切除翮转手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比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与鞘膜切除翻转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其中692例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218例行鞘膜切除翻转手术治疗。结果:行鞘膜切除翻转手术,平均住院9.2天,术后阴囊血肿4例,切口感染1例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平均住院6.5天,术后无并发症,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行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效果优于鞘膜切除翻转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儿童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38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在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的围术期间,术前加强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观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的复发等。结果 38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均无复发,住院时间为平均(6.5±1.7)d。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7.
欧红运  姜学辉  苏劲强  张凤林 《新医学》2006,37(12):805-805
55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者,均采用经腹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及随访结果.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1~3 mL,住院时间3~7 d,无需拆线,全部治愈出院,无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9年,无1例复发.经腹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疗效好,操作快捷,不破坏腹股沟管生理解剖,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儿童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6例睾丸鞘膜积液患儿的诊治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73例(35.2%),术中证实65例(31.5%),未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而鞘状突未闭26例(12.6%),术后记录对鞘状突情况无描述29例(14.1%),因复发行二次手术3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术前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9例(4.4%),阴囊切口3例,其中1例术后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结论 儿童交通性鞘膜积液发病率较高,应常规采取腹股沟切口,术中应仔细探查处理鞘状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鞘状突未闭患儿在父母陪护下和没有父母陪护下行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8例鞘状突未闭患儿入组此项研究,月龄12~112个月,平均(36±19)个月。父母抽签决定分组,手术室父母陪伴下行麻醉诱导组和无陪伴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月龄、体质量指数(BMI)、患儿术前的焦虑评分,父母术后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等参数经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患儿的气道痉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儿月龄、BMI、患儿术前焦虑评分、父母术后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心率、MAP、SpO_2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5)。结论鞘状突未闭患儿在父母陪伴下行麻醉诱导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11.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可高达40.67%。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He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如处理不当,后期引起颞下颌关系紊乱病、关节强直和下颌发育障碍。本文对我科42例髁状突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收集了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对于闭合性骨折端口没有发生明显位移而且通过正常牵引就可以使咬合关系复位的10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于检查结果骨折位移明显、无正常形态、或相互重叠的3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41例患者进行了为期6-18个月的术后随访,其中,保守治疗的10例患者中,6例优,3例良,1例差;治疗有效率为82%。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24例优,7例良,0例差,治疗有效率为100%。在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过程中,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手术方式效果比较良好,操作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男,15岁.因腹痛2d伴呕吐2次入院.2d前始出现脐周持续性疼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无畏寒、发热,当时未重视.随后腹痛加重伴恶心,到校医室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 0 0 0 - 0 4~2 0 0 3- 0 1借鉴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疝气的办法[1 ] ,采用美国产Stryker小儿腹腔镜,同时对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加以改进,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 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年龄2~13岁,右侧35例,左侧2 3例,双侧10例,均为出生时或其后不久即发现,临床表现多为患侧阴囊内出现可复性囊性肿块。1.2 方法 本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于脐孔上缘切开皮肤3mm ,插入气腹针建立气腹,(气腹压力8~10 mm Hg) ,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找到患侧鞘状突(其呈喇叭口状,并有一隧道向腹股沟管延伸,正常的一…  相似文献   

15.
16.
患儿,男,1岁。因进行性腹胀,腹围逐渐增大伴明显消瘦4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时有腹泻,为黄绿色稀水样便4~7次/日,腹部膨隆,腹围53cm未及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下腹正中10cm×10cm大小范围叩鼓音,肠鸣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7.
软骨瘤、骨软骨瘤、骨瘤好发于手足等长骨,发生于下颌骨髁状突的罕见,临床报道极少。现将我科1999~2004年收治的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周入院.左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椭圆形囊性不固定包块,边界清晰,无触痛,未能回纳腹腔,无震颤,无血管杂音或肠鸣音,指压内环口冲击感不明显,但包块不再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3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均确诊为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出现患侧疼痛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随访6~40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术中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115例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本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115例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10个月至4岁年龄组主要以跌伤为主,坠落伤多见于4~8岁年龄组,交通伤多见于8~12岁年龄组。随访112例,8例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良好。7例开口运动时向患侧偏斜,10例张口度轻度受限,4例关节轻度压痛,6例关节弹响,4例关节强直。【结论】正确选择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