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但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可以对抗自杀基因转换前药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克服突变p53对自杀基因杀伤作用的影响 ,我们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和人野生型p53基因共转染SW83 7直肠癌细胞 ,该细胞p53基因第 2 4 8密码子发生了突变 ,观察HSV tk/GCV系统和p53基因联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将HSV tk、人野生型p53cDNA插入pAdCMV Link1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 ,构建pAdCMV Link1 (tk/p53 ) ,pAdCMV Lin…  相似文献   

2.
应用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可以对抗自杀基因转换前药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对喉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Q  Han D  W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18-421
目的探索p53基因在喉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以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实验对象,将载有人野生型p53cDNA并含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5CMV-p53)感染Hep-2细胞及肿瘤组织,体内外实验观察Ad5CMV-p53对Hep-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当Ad5CMV-p53在100MOI效靶比时,全部Hep-2细胞得到转染。感染2天后p53蛋白表达达到高峰,Hep-2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Ad5CMV-p53感染Hep-2细胞在裸鼠中失去致瘤性。瘤内注射Ad5CMV-p53后,荷瘤裸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结论Ad5CMV-p53转导野生型p53基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喉癌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疆  蔡雪珍 《白血病》1999,8(3):144-146
目的 探索肿瘤抑制基因P52对人白血病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选用含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通过细胞生长曲线,DNA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受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 PCR检测转染后HL-60和K562细胞p53 cDNA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株GLC-82细胞生长的作用,确立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构建了野生型p53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应用生化染色方法确定了重组体的转染效率,以免疫组化法及PCR技术分别确定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染GLC-82细胞后p53蛋白和p53 cDNA的表达情况;最后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检测了p53对GLC-82细胞扩增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组体可以高效、快速转染GLC82细胞,抑制GLC-82细胞扩增,使细胞合成期和分裂后期的量减少,出现细胞凋亡现象:提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可作为治疗肺腺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肿瘤抑制基因p53对人白血病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方法选用含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通过细胞生长曲线,DNA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受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PCR检测转染后HL-60和K562细胞p53cDNA表达。转染后Ad/p53病毒对HL-60细胞和K56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Ad/p53病毒浓度加大,HL-60和K562细胞的OD值越低即生长抑制程度越大。经Ad/p53病毒转染的HL-60和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峰出现,对照细胞则无。细胞周期分析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K562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它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p53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细胞增殖,导致悼瘤的发生.迄今已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发现p53基因的突变.将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导入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能抑制其恶性增殖,逆转其恶性表型.这些研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至今大多数研究均用有p53基因缺失或突变的肿瘤细胞,但并非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发生p53基因突变;本文将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导入表达内源野生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EJ,观察其抑制效应及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续表达HSV-tk的克隆细胞SM/tk。~3H-TdR掺入法测定表明HSV-tk/ACV系统对SM/tk细胞具有强杀伤力。将Lipofectin-pLXT复合物直接注射于鼠肝癌细胞(H22)实体瘤内,ACV治疗后监测抑瘤率,发现脂质体介导pLXT、ACV治疗组及裸pLXT注射、ACV治疗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六组对照组(P<0.001,P<0.05),前两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2)。空载体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瘤体积及平均瘤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且可使目的基因获得持续表达;在体内HSV-tk/ACV系统具有强的细胞毒作用,提示存在着强的旁观者效应。此外,瘤体内直接注射裸HSV-tk基因的治疗也有效。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WAF1/CIP1基因(p21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SGC0-7901中的表达及其联合顺铂化疗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荷瘤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载体携带p21基因感染人胃癌细胞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21基因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与DDP联合应用,观察p21基因和(或)DDP对SGC-7901细胞系和荷瘤小鼠的作用。结果: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可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过度表达,使胃癌细胞系S期含量下降,抑制其生长,并可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p21基因联合DDP作用使SGC-7901细胞G2/M含量明显下降,并可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且联合作用比单一用药作用更明显。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瘤体的生长,结合化疗药物其作用更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野生型p16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胃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将p16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用Lipofectamine,将p16基因转染入胃癌细胞株,观察p16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后,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经Dot blot和Westernblot杂交证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生型p16基因导入p16基因功能缺失的细胞,能恢复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们已经利用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将多种基因转移至肝脏及其它一些器官,这一方法具有将基因转移至成年动物的特定组织而避免使用具有感染性载体的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转移基因短暂而低水平的表达.人们也曾通过诸如部分肝切除术诱导细胞分裂的方法获得转移基因的高效及长期表达.本研究根据DNA/配体复合物特殊的结构特征与其有效进入动物肝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能够使转移基因长期表达而又不采用某些损伤性操作过程的基因转移方法.将含有磷酸丙酮酸羧激酶基因启动子及人IX因子结构基因的质粒PEPCK-hFIX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用常规方法抽提并加以纯化,同时制备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配体半乳糖基化的多聚赖氨酸,将两者在较高NaCl浓度下(1.03M)混合浓缩,浓缩过程中用CD分光光度计监测DNA结构的变化并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鉴定,从而获得大小为10~12nm且具有一定形状的DNA/配体复合物(PEPCK—hFIX基因复合体).将含有300μg DNA的复合物从鼠尾测腔静脉注射入成年动物体内,DNA/配体复合物便靶向特异地进入动物肝脏.结果表明,在动物的其它组织中未探测到该类DNA,而在DNA/配体复合物注射32天后鼠肝脏中仍能探测到含有PEPCK-hFIX基因的质粒.运用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注射后4、6、8、12天时肝脏hFIX RN  相似文献   

12.
人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p53蛋白作为一种细胞增殖的负调节目子.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持基因组DNA的稳定.其突变.缺失或与细胞、病毒、肿瘤蛋白结合所致的p53失功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野生型p53基因的抗肿瘤特胜.我们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人野生型p53基因(WT—p53)cDNA全长正向插入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REP9)的BamHI位点,构建了pREP9-p53重组体,用电穿孔方法将其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肠癌SW1116细胞.通过标记基固Neo筛选带外源p53基因的G418抗药胜克隆,以观察抗药性克隆数量.同时对G418抗药性细胞的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周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导入WT-p53基因能使肠癌SW1116细胞的G418抗药性克隆形成减少,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细胞明显减慢.细胞增殖周期G1期增加、S期下降。这些结果证明人野生型D53基因能抑制肠癌细胞的生长。本研究为大肠癌WT-p53实验性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基于恢复p53肿瘤抑制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反转录-半定量PCR技术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mRNA表达,并与临床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乳腺正常腺体中有稳定的p53mRNA中度表达,而在乳腺癌组织中,p53mRNA呈高表达者为40.4%(19/47),且以在ER阴性的乳腺癌中增高明显(P<0.05)。本文提示:p53基因在人类乳腺癌形成和肿瘤演进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p53mRNA高表达的病人浸润性强、预后差。反转录一半定量PCR技术具有快速、简单、敏感可适于临床大规模应用之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肺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PCR SSCP及DNA测序 ,选择p53突变的人肺巨细胞癌系 80 1 D。构建野生型p53表达质粒PZiP p53。用基因枪介导外源基因。经G41 8筛选得到转染细胞系 80 1 D p53。用PCR检测外源基因 ,观察转染细胞恶性生长的变化。结果 转染细胞系 80 1 D p53体外长期传代有外源性p53基因存在 ,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集落形成抑制率达 96% ,裸鼠异种移植致瘤性降低 ,肿瘤生长明显缓慢。结论 外源性野生型p53经基因枪导入有p53基因突变的人肺癌细胞后可长期存在于转染细胞中 ,且明显抑制所转染的癌细胞的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体外生长及裸鼠体内致瘤性抑制作用。并了解p53基因与SKOV-3细胞对顺铂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含有人野生型p53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B6-p53导入SKOV-3细胞中,观察该细胞体外生长和裸鼠体内致瘤性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改变。结果:免疫组化法证实外源性p53基因在阳性细胞克隆稳定存在;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SKOV-3细胞体外生长速率下降,裸鼠体内致瘤性丧失;G1/G0期细胞百分比(81.5%)和凋亡细胞百分比(11%)增高;p53表达阳性的SKOV-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强。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能使SKOV-3细胞出现生长抑制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淋巴瘤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WZLneoCDgly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大量培养产病毒的阳性克隆PA317/CD tk细胞株,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转染Raji淋巴瘤细胞,再次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Raji/CD tk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双自杀基因的表达。MTT法测定转基因组及末转基因组Raji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双自杀基因在Raji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联合使用5-氟胞咳暖(5-FC)和无环鸟苷(QCV)对细胞增殖的杀伤作用及旁杀伤效应高于单独使用5-FC或GCV。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双自杀基因较单一自杀基因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讨膀胱瘤的治疗途径,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BST739细胞中,并行到表达。结果细胞在体外标准条件下,生长增殖率降低。流式细胞计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凋亡指数升高,细胞生长速度减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体内接种致瘤性下降。结论增加野生型P53基因表达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仍居全世界妇女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主要的诱因之一.抑癌基因p53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人类近半数的肿瘤都与p53基因的突变和失活有关,HPV E6蛋白降解p53蛋白,是宫颈癌发生的前提.选择性杀伤p53功能缺失的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细胞,发展HPV疫苗及联合用药是临床肿瘤免疫学家进行宫颈癌基因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基因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发生的分子机制,应用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14例SCLC组织进行p53基因突变研究。结果显示,有9例出现p5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64.3%(9/14)。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21.4%(3/14),14.3%(2/14),14.3%(2/14),7.1%(1/14),总突变率为57.1%(8/14)。结果表明,SCLC组织中存在较高的p53基因突变率,故p53基因可能是人类肺癌发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