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于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的卵巢刺激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例HH患者采用50 IU hCG联合HMG进行卵巢刺激,应用阴道超声、测量血清性激素等方法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结果:4例患者进行了诱发排卵6个周期,平均排卵(2.6±1.5)个,诱发排卵成功率100%,累积妊娠率100%。无患者改行多余卵泡穿刺术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未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发生高序多胎妊娠;均分娩单胎健康婴儿。1例患者进行控制性超排卵1个周期,穿刺7个卵泡,获卵5个,受精3个,分裂形成2个优质胚胎,胚胎移植后妊娠,足月分娩1个健康新生儿。结论:小剂量hCG联合HMG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HH患者的卵巢刺激,改善卵巢刺激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于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的卵巢刺激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例HH患者采用50IUhCG联合HMG进行卵巢刺激,应用阴道超声、测量血清性激素等方法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结果:4例患者进行了诱发排卵6个周期,平均排卵(2.6±1.5)个,诱发排卵成功率100%,累积妊娠率100%。无患者改行多余卵泡穿刺术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未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发生高序多胎妊娠;均分娩单胎健康婴儿。1例患者进行控制性超排卵1个周期,穿刺7个卵泡,获卵5个,受精3个,分裂形成2个优质胚胎,胚胎移植后妊娠,足月分娩1个健康新生儿。结论:小剂量hCG联合HMG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HH患者的卵巢刺激,改善卵巢刺激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触发排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触发排卵的疗效。方法:对应用氯米芬(CC)、来曲唑(LE)和/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卵泡成熟时给与GnRH-a(A组)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组)触发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周期则给予GnRH-a,观察比较其临床结局。结果:共分析了81例患者132个促排卵周期,A、B组周期数分别为75和57,组间周期排卵率、多胎率、流产率相似(P>0.05)。周期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无重度OHSS发生。结论:GnRH-a触发排卵临床妊娠率高,可有效预防重度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叶虹 《生殖与避孕》2012,(9):618-621
在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中,促卵泡生成素(FSH)联合高纯度尿促性腺激素(HP-hMG)促排卵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促黄体生成素(LH)具有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和卵子成熟的作用。COS通常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GnRH-A)抑制早发内源性LH峰,致内源性LH水平降低,尤其在卵泡发育中晚期随着颗粒细胞上LH受体增加,对生理性LH的需求也增加。因此,理论上COS中FSH促排卵同时配伍一定量的LH活性制剂(如:HP-hMG,商品名为贺美奇)可能有利于改善COS结局。但目前FSH联合hMG应用的报道并不多,从目前有限的数据显示FSH联合hMG的多样化配伍方案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关键是需要针对每个个体制定个体化的COS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与患者体内高雄激素、高胰岛素或胰岛素抵抗有关。其中部分患者经氯米芬治疗后能获得妊娠。但仍有相当数量的PCOS患者对氯米芬治疗无效。对此类患者使用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CC—hMG/hCG)是目前治疗中常用的诱发排卵方法之一,但对PCOS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我们采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促性腺激素治疗PCOS,取得肯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卵泡期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抽吸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时卵泡的发育及其结局。方法 选择17例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或对促性腺激素治疗发生卵巢过度刺激或无反应,但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在月经(人工周期)第5天给予促性腺激素治疗,给药5d后,在B超指引下经阴道行小卵泡穿刺抽吸术,双侧卵巢仅留1—2个较大卵泡,术后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和妊娠情况及血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17例中除2例(11.8%)对该治疗方法无反应外,15例出现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其中单卵泡发育9例(52.9%),双卵泡发育4例(23.5%),3卵泡发育2例(11.8%),发育的优势卵泡全部排卵。总共有7例妊娠,全部为单胎妊娠,单周期治疗妊娠率41.2%(7/17)。结论 卵泡期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抽吸术能使对克罗米芬治疗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获得良好的单卵泡发育和单胎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性闭经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1例HH患者(闭经组)和月经规律妇女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以及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的疗效。结果:闭经组血FSH、LH、E2、PR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闭经组促排卵所需时间延长,HMG诱导排卵成功率100%。促排卵后5例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例行人工授精,5例指导性生活。临床妊娠6例(54.5%),其中1例为双胎妊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促排卵治疗后行辅助生殖技术,可获得较高受孕率,但应注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观察IMFA后,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妊娠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将71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 37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 组Ⅱ: 34例,不用任何促排卵药物。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IMFA,检查穿刺后第2个周期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可连续2~3个周期进行穿刺。随后2组均用hMG常规促排卵治疗,随访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 组Ⅰ进行了88个周期的穿刺治疗,经过2~3次穿刺后,睾酮水平、黄体生成素(LH )与卵泡刺激素(FSH)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33例(89%, 33 /38)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至10个/卵巢以下。组Ⅱ进行了87个周期治疗,所有患者睾酮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 30例LH/FSH<2, 28例(82%, 28 /34)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卵巢以下。在IMFA之后, 诱发排卵时hMG用量组Ⅰ为(21±6)支,组Ⅱ(23±10)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均出现排卵, 组Ⅱ有2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连续促排卵治疗1 ~3个月后, 共36例(51% )  相似文献   

9.
1986年7月至1988年2月共有42例不孕症妇女接受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采用克罗米芬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绒毛膜激素(CC/hMG/hCG)或hMG/hCG方案诱发排卵,卵巢超声扫描和血清E2测定监测卵泡发育,行开腹或腹腔镜采卵,以改良Ham‘sF-10为培养基进行体培养,结果:CC/hMG/hCG方案诱发排卵者,每例平均卵泡数为6.1个,平均卵细胞数为3.5个,卵细胞回收率为57%,受业率为60.1%,移植率为73.5%,临床前妊娠和临床妊娠各1例。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重要用药。GnRH-a与GnRH受体结合后,早期"突发"作用可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急剧释放,持续应用后使垂体受抑制,内源性促性腺激素(Gn)水平下降,即所谓的降调节作用。利用这种生物学特性,GnRH-a联合Gn超促排卵可预防早发黄体生成素(LH)峰,避免卵泡过早黄素化。另外,GnRH-a代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可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探索既能有效抑制LH峰,又不使垂体过度抑制的GnRH-a有效低剂量对于超促排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先天性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分泌、作用障碍或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不足导致原发性闭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其次为嗅觉缺失综合征.先天性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可分为两大类:嗅觉正常的先天性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嗅觉减退或缺乏,即Kallmann综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排卵结局和不同受精方式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100例需诱发排卵或行宫腔内人工受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hp-hMG或hMG促排。用化学发光法测量基础及治疗各期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的时间和剂量、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但hCG注射日大卵泡数(1.8±1.3vs2.5±1.9)、E2水平在hp-hMG组显著低于hMG组(577.77vs925.23pmol/ml),而P/E2水平无明显差别。合并两组后LH<4IU/L组的排卵率(100%)、妊娠率(27.5%)明显较LH>4IU/L组(90%和10.0%)增高,当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在8-12mm时妊娠率最高(21.3%);IUI患者hCG注射日E2水平、卵泡数(>14mm)和卵泡破裂数在妊娠组显著高于非妊娠组(E2:1324.00±971.52vs733.97±724.87pmol/L;卵泡数:3.28±2.39vs2.19±1.55;卵泡破裂数:2.2±1.1vs1.2±0.5),而P/E2在妊娠组显著低于非妊娠组(1.25±1.20vs2.62±2.05)。结论:hMG和hp-hMG在促排卵治疗中无论是排卵率、妊娠率均无明显差异,但hp-hMG更为有效;基础LH水平在促排卵治疗中对排卵率和妊娠率有重要作用;hCG注射日的E2和P/E2水平与妊娠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已证明在许多用 hMG 和 hCG(hMG/hCG)诱导排卵的病人中黄体期血催乳素(PRL)升高。高 PRL 血症对妇女生殖周期和生育力有不利的影响,包括改变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卵泡形成及黄体功能障碍。所以 PRL 升高已暗示作为解释 hMG/hCG 治疗周期中排卵和妊娠率之间差异的因素。本文作者研究了使用 hMG/hCG 诱导排卵的病人中黄体期 PRL 升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作者连续分析96例妇女中240个 hMG/hCG 诱导排卵周期。月经第三天开始用 hMG(含 FSH、  相似文献   

14.
诱导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是广泛应用的一项辅助生育技术。诱导排卵目的是形成单一卵泡的发育成熟,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抗雌激素类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因口服方便而广泛应用,单独使用妊娠率较低。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温和方案不但能够保证较高的单卵泡发育还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于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中卵巢反应预测因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粒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主要依赖于促卵泡素(FSH)及雌二醇(E_2)。某些旁分泌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FSH有协同作用。生长激素(GH)可通过促使卵泡合成IGF-Ⅰ或直接作用于卵巢引起粒层细胞分化。GH能使持续无排卵妇女卵巢对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的反应性改善。本研究目的是了解GHRH是否也能使体外受精(IVF)超排卵治疗时对hMG反应差的患者卵巢的反应性改善。作者根据hMG效能指数(注射hCG前血浆E_2峰值与注射hMG总安瓿数之比值)将1988年3~7月按方案Ⅰ超排卵的67例IVF患者分为反应正常及  相似文献   

16.
邢秋霞  帅文 《生殖与避孕》2008,28(4):249-251
目的:探讨国产戈那瑞林(GnRH)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促排卵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PCOS不孕患者14例,常规使用氯米氛和hMG/FSH促进卵泡发育,当卵泡直径≥18mm时给予戈那瑞林100μg(皮下注射)诱发排卵,指导当天同房;阴道超声证实排卵后给予黄体酮20mg/d肌注,16d后复诊。观察排卵率、妊娠率、OHSS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率。结果:排卵率85.7%,妊娠率50%,其中1例多胎妊娠出现中度OHSS,但无重度OHSS的发生。结论:戈那瑞林(GnRH)可降低PCOS患者诱发排卵时中、重度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66例不孕患者包括10例月经周期规则者和56例下丘脑功能减退接受诱发排卵的妇女。对11次自发排卵周期和110次药物诱发排卵周期中,卵泡的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估价。用药物诱发排卵包括克罗米芬(CC)14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2个周期、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84个周期。采取从月经周期第10天始,每日经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直径达10mm后,测量最大卵泡直径、体积、横切面积与周径,直至证实排卵为止。研究期间每日测血清雌二醇(E_2)水平,最大卵泡直径达14mm  相似文献   

18.
19例下丘脑性闭经的诊断及助孕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丘脑性闭经(hypothalamic amenorrhea,HA)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HA患者进行病例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并与19例月经规律的正常妇女进行对照,比较血FSH、LH、E2、PRL、T水平及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和基础窦卵泡数。对HA患者进行人工周期和hMG促排卵治疗,总结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HA患者无或部分或不全性征发育,无潮热症状,染色体核型正常;血FSH、LH和PR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妇女(P<0.01),血FSH和LH呈低~正常水平,血E2和T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HA患者子宫和平均卵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基础窦卵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HA组行人工周期治疗,其中11例行hMG促排卵治疗后有排卵,7例临床妊娠。结论:人工周期和hMG促排卵治疗是对有生育要求的HA患者的经济有效的治疗,但需从低剂量起始,按逐渐加量和减量的原则进行,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出现多卵泡发育时穿刺多余卵泡或中转IVF,都是较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师娟子  田莉  孟彬  李娜 《生殖与避孕》2012,32(9):589-592
目的:比较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正常时添加基因重组LH(rLH)或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的效果。方法:选取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常规IVF-ET患者85例,全部采用长方案超促排卵,均给予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进行超促排卵,超促排卵第6日时如血清LH≥1.2 mIU/ml,继续用rFSH,作为对照组(rFSH组,n=37);如血清LH<1.2 mIU/ml,则随机纳入到hMG组(rFSH+hMG,n=30)或rLH组(rFSH+rLH,n=18)。结果:3组间在促性腺激素(Gn)用量、COH天数、获卵数、双原核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hMG组的rFSH用量显著低于rLH组(P<0.01)。结论:在黄体期降调节长方案超促排卵第6日,如血清LH<1.2 mIU/ml时,添加hMG或rLH,可获得与对照组(rFSH组)相似的临床结果。与添加rLH组相比,添加hMG组降低了rFSH用量,减少了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年龄与促超排卵效果的关系,我们分析了用GnRH-a+FSH/hMG+hCG行控制性超促排卵所得IVF-ET7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对比了<35y和≥35y两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发育卵泡(≥10mm)数及受精率的差异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用GnRH-a+FSH/hMG+hCG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进行IVF-ET的不孕患者62例(71个周期),其中输卵管因素23例,内分泌因素22例,其它因素17例。不孕年限为2~13a。以35y为界分为两组,即<35y组和≥35y组,<35y组43例,治疗49个周期,≥35y组19例,治疗22个周期。两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