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可疑冠心病患者2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187例与冠状动脉正常组71例,术后1周内监测24h动态血压,分析观察动态血压及动态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双支及3支病变组动态AASI数、24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BPV及动态AASI数随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动态AASI与24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呈正相关;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24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及动态AASI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及动态AASI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缩压变异性和动态AASI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异(BPV)与颈动脉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114例EH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66例和非CAS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空腹血糖(FBG)、血脂、血肌酐(Cr)、血尿酸(UA)、血压及BPV的差异,并对CAS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AS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TC、LDL-C、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均高于非CAS组(P<0.01),HDL-C低于非CAS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TC、HDL-C、24 h SBP及24 h SSD均是CAS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EH患者BPV与CAS密切相关,降低BPV对减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为明确有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5例,均为男性,年龄60~79岁。所有入选病例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脉压(APP)。按APP≤40mmHg、41~60mmHg、61~79mmHg、≥80mmHg分成4组。测量舒张期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心房收缩期(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左心室舒张等容时间(LV-IVRT),并计算E/A比值。以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评定。结果 145例中8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与APP明显增加(P<0.05)。随着APP的增高,左心舒张功能逐渐减退,虽然E峰差异不明显,但A峰、LV-IVRT逐渐增大,E/A比值逐渐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APP的增加,病变冠状动脉记分及冠状动脉病变记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呈加速上升趋势,脉压高易导致左心舒张功能的减退和冠心病的发生,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建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46-144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与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的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CHD)的164例高血压病患者以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合并冠心病)和非冠心病组(未合并冠心病)。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QCA)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其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定外周肱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计算PP(PP—SBP—DBP)与PPI(PPI—PP/SBP)。【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的CAS积分、PP及PPI均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高(66.5±28.8 vs 8.6±6.7;51.8±12.7 vs 38.7±14.2;0.47±0.12 vs 0.33±0.08,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CAS与PP及PPI显著相关。【结论】PP及PPI是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42-42
高血压无论收缩压、舒张压或两者均升高都是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各国有关高血压的资料均显示血压升高与冠心病之间关系密切。约50%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和7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比血压正常者严重,冠状动脉的病变更为广泛,可促发冠状动脉循环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0年前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照分析我院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6例和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57例患者,比较其在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支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分别确诊冠心病90例和174例,对比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间临床诊断的比较得出,2004-2005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增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2)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得出,2004-2005年组诊断冠心病病例显著增加(P=0.040)。(3)两组诊断为冠心病病例危险因素间的比较发现,与10年前相比,年龄构成中<60岁患者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70岁病人所占比例显著减少(P<0.001);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6),合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2)。结论:同10年前相比,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临床诊断呈加重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显著增加;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显著增多;年龄构成上呈低龄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合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上述变化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和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冠心病组年龄较大,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病患病率较非冠心病组高(均P<0.05),2组间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受累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数目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与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有关,危险因素的数目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压昼夜节律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已在福建省立医院行PCI术后1年,于2017年1月至2020年l2月期间再次入院复查冠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住院期间完善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根据ABPM的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n=62)及非杓型组(n=116).以Gensini积分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量化得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oronary artery score,CAS),并收集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非杓型组CAS显著高于杓型组[(30.39±7.64)分比(36.47±10.52)分,t=﹣3.277,P<0.05].各变量间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S与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218,r=﹣0.319,r=﹣0.352,r=﹣0.213,均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PCI术后1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有关,非杓型血压节律可能促进冠脉病变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各参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对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成颈动脉正常组(CAN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对两组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CAS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高于CAN组(P<0.01),CAS和CAN两组患者的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及夜间平均舒张压(dDBP、n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CAS组的非杓型血压节律检出率高于CAN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24hSB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密切。提示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按ABPM有无晨峰现象分为晨峰组(67例)与非晨峰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BPM、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晨峰组白昼、夜间、24 h、晨峰平均收缩压(MSBP)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依次为2.59、3.46、2.71、11.89,均P<0.05);晨峰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晨峰组(U=4.587 0,P<0.01);晨峰组Gensini总积分明显高于非晨峰组(t=41.8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晨峰(MBPS)、24 h平均舒张压(MDBP)、空腹血糖、年龄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冠心病发生及严重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可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们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系统,采集冠心病病例术前热成像资料及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心肌热成像数据加以分析,以期为冠心病诊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同期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12例常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于术前及术中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结果经红外热成像技术,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相应心肌温度数据及相应热区分布变化,对比其他临床辅助检查手段证实了其有效性。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手段,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诊疗过程并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受试者98人,分为冠心病组(52人)和有冠心病倾向的对照组(46人).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肱动脉FMD.结果冠心病组患者FMD 0.05±0.01,对照组为0.09±0.04,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相关(P>0.05).当把FMD临界点定为10%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1%.结论超声检测FMD是监测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冠状动脉钙化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应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例182例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治疗成功177例,成功率为97.25%;介入治疗不成功5例,所用病例出院时桡动脉搏动良好,手部无缺血。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挠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但无手部缺血或功能障碍。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冠状动脉钙化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和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不会伤及手腕神经,不影响手腕的功能;不影响抗凝药物的持续使用。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Coronary artery stent frac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ronary stent fracture is a rare but potentially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In light of the non-specific presentation of stent fracture, it is also an easily missed complic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rapid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entity, physicians must be aware of its existence and its possibility under the right circumstance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61-year-old Guyanese male who presented with unstable angina secondary to a stent fracture within two weeks of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in-stent restenosis.  相似文献   

16.
少见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997-1999年41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共16例,其中壁冠状动脉8例,冠状动脉瘘6例及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2例。冠状动脉造影,动态下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测量。结果 8例壁冠状动脉均表现为收缩期狭窄,1级3例,2级4例,3级1例。狭窄段长度17.2mm,其中3级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冠状动脉瘘,5例源自左冠状动脉,1例源自双侧冠状动脉,2例引流入肺动脉干,4例引流入右心室。2例右冠状动脉缺如,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主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少见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重要手段,动态下观察是发现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选择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的主要条件.方法 对拟行CABG的216例患者进行Allen试验.超声检测桡动脉、尺动脉及拇指主要动脉(TA),记录管壁情况,测量血流峰值速度,记录桡骨茎突水平及其上方5 cm处桡动脉内径,压迫桡动脉后检测侧支循环情况.对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的CABG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216例患者中,Allen试验阳性者39例,超声发现16例患者桡动脉管壁有斑块及/或管腔狭窄,3例患者TA为桡动脉依赖型,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Allen试验假阳性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超声提示197例患者TA为非桡动脉依赖型,压迫桡动脉后尺动脉峰速度明显增加,桡动脉桡骨茎突水平与其上方5 cm处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桡动脉桡骨茎突水平内径≥1.8 mm者160例,占81.2%.结论 ①桡动脉作为CABG桥血管的选择条件为管壁无钙化斑、无狭窄;TA为非桡动脉依赖型;桡动脉远段管腔内径≥1.8 mm.②桡动脉内径测量段在茎突至其上方5 cm内任意位置均可.超声筛查桡动脉作为CABG桥血管具有方便、无创及准确等优点,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对左冠状动脉(冠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000~2007年间本院施行手术矫治的6例左冠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3例肺动脉内隧道术,3例左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对照.结果 6例患者术后短期内冠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基本恢复,二尖瓣反流程度减轻,心功能良好.除1例出现吻合口轻度梗阻和少量内隧道瘘外,其余5例重建血管通畅.结论 经胸超声能准确评估重建冠脉的通畅情况、手术并发症、心脏形态和功能以及二尖瓣反流的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在心电门控监测下,对2例健康人、5例确诊为冠心的病人进行心脏平扫。再对冠状动脉钙化情况进行积分计算、分析,并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临床意义。结果 5例冠心病人的钙化积分分析结果与其临床发病危险性程度相符。钙化积分越高,2根或2根以上的冠状动脉钙化.钙化积分在积分与年龄、性别曲线图中大于或等于50%时,冠状动脉钙化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析可以作为冠心高危人群普查并预测其发病可能性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人(CHD)血清甘油三酯(T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对不吸烟,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CHD病人的血脂进行测定,把血脂正常者45例和单纯TG增高(HTG)72例分为两组:与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在HTG组占38.9%,血脂正常组占15.6%(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在HTG组占56.3%,血脂正常组占20.2(P<0.001)。结论 老年CHD病人单纯TG增高的冠状动脉病变较血脂正常者累及血管支数多、狭窄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