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生成是正常月经周期和胚胎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之一——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了解甚少。研究旨在检测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中Ang—1、—2和受体Tie—2的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及其细胞分布和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是正常月经周期和胚胎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之一———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人子宫内膜的表达了解甚少。研究旨在检测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中Ang-1、-2和受体Tie-2的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及其细胞分布和蛋白质的表达。方法选择因不育行宫腔镜检查且具有规则月经周期和正常激素水平的患者,包括增生早期(4~7d,n=4),增生中期(8~11d,n=12),增生晚期(12~14d,n=3),分泌早期(15~18d,n=3),分泌中期(19~22d,n=5),分泌晚期(23~28d,n=3)共30例。检查前行刮除术采集内膜组织,用氯化钠扩张液代替CO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ng-2及受体Tie-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EMs患者60例为研究组(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选取同期因不孕症等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3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Ang-2及受体Tie-2的表达。结果:①Ang-2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少数表达于间质细胞。Ang-2在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位内膜同异位内膜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Ms在位内膜组分泌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增殖期(P<0.05);对照组增生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泌期(P<0.05)。Ang-2在EMs在位内膜组、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均随月经呈周期性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②Tie-2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Ms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Tie-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ie-2在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周期性,均为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EMs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中血管生成活跃,导致异位病灶组织中的血管数增加。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可能具有组织同源性。分泌期内膜更易在盆腹腔等处种植生长,增生期血管生成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EGF、Ang-2及Tie-2在EMs患者卵巢异位组织、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异位组织及在位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织中的VEGF、Ang-2及Tie-2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正常内膜、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16.67%、86.67%、90.00%),三组比较P0.01;Ang-2在正常内膜、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3.33%、70.00%、60.00%),三组比较P0.05;Tie-2在正常内膜、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3%、50.00%、40.00%),三组比较P0.01;EMs中VEGF、Ang-2、Tie-2三者密切相关(r=0.875、r=0.905、r=0.898)。结论 VEGF、Ang-2、Tie-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达菲林和米非司酮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下治疗并经病理证实EMs的患者90例,按照术后予以不同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予以达菲林治疗)和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EHP-5评分、痛经评分、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VEGF、Ang-2和Tie-2水平的变化,及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1,P<0.05)。治疗前两组的盆腔包块大小、EHP-5评分、痛经评分、E2、LH、FSH、VEGF、Ang-2和Ti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包块大小=12.925,tEHP-5评分=12.842,t痛经评分=23.722,tE2=9.986,tLH=6.660,tFSH=3.321,tVEGF=8.819,tAng-2=4.921和tTie-2=5.807,均P<0.01)。观察组患者的痤疮,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围绝经期症状和潮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381、4.270、4.602、32.805、4.641,均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05)。结论达菲林治疗EMs腹腔镜术后的疗效显著优于米非司酮,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机体的性激素水平和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相关,但在不良反应方面较米非司酮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I型子宫内膜腺癌中IGF-2及其相应受体(IGF-1R和IGF-2R/M6P)蛋白的表达,探讨3因子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0例I型子宫内膜腺癌(按病理分级不同分为高分化17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6例)组织中IGF-2、IGF-1R和IGF-2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GF-2,IGF-1R的过阳性表达在I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强.②IGF-2R的阳性表达与过阳性表达在I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GF-2R阳性表达下调与IGF-2及IGF-1R的异常高表达在I型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F-2及IGF-1R的过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中IGF-2及其相应受体(IGF-1R和IGF-2R/M6P)蛋白的表达,探讨3因子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0例Ⅰ型子宫内膜腺癌(按病理分级不同分为高分化17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6例)组织中IGF-2、IGF-1R和IGF-2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GF-2、IGF-1R的过阳性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强。②IGF-2R的阳性表达与过阳性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GF-2R阳性表达下调与IGF-2及IGF-1R的异常高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F-2及IGF-1R的过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哈春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97-3899
目的:研究不孕妇女子宫内膜中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其相关受体CRLR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不明原因不孕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研究原因不明不孕妇女(n=22名)与正常对照组妇女(n=20名)在种植窗口期(LH+6~LH+8)子宫内膜中ADM、CRLR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正常对照组,ADM蛋白表达出现在内膜的各个细胞中,而不孕症组中间质细胞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RLR蛋白在内膜各细胞中的表达两组无差异(P>0.05);不孕妇女内膜中血管密度值为4.00±0.84,明显低于正常妇女的7.84±1.33(P<0.05);ADM mRNA不孕症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99倍,CRLR mRNA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DM及其受体CRLR通过影响内膜血管的生成而在内膜的生成、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明原因不孕组中,高表达的ADM mRNA尽管有助于种植窗口期孕卵的着床,但其对内膜血管的低调控作用导致内膜中血管密度降低可能是造成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黏蛋白-1(mucin-1,MUC1)的表达及相关意义。方法: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MUC1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并统计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孕激素受体B亚型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表达差异不明显,在分泌期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位内膜的PRB与MUC1表达趋势相一致,PRA与MUC1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MUC1表达的减少与内膜PRB表达变化紧密相关,其表达变化可能是内异症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PT-1)及受体Tie-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中ANGPT-1和Tie-2的表达,并以3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组。结果:ANGPT-1、Tie-2在3组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ANGPT-1和Tie-2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内膜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相比,ANGPT-1的表达强度无差异(P>0.05);Tie-2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NGPT-1和Tie-2在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均随月经周期呈周期性改变,在位内膜中ANGPT-1分泌期的表达强度高于增殖期(P<0.01),Tie-2则是增殖期明显高于分泌期(P<0.01)。正常对照组中ANGPT-1和Tie-2的表达均是增殖期高于分泌期。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中ANGPT-1和Tie-2的高表达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VEGF、Ang-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已经得到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30例异位内膜标本作为观察组,30例在位内膜组织样本为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样本30例为空白组,对各组组织的VEGF、Ang-2、MVD(标记为阳性血管的微血管密度)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Ang-2F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VD在观察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 VEGF、Ang-2及MV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表明Ang-2和VEGF与血管生成之间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瘦素(leptin)和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Ob-R)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瘦素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11月,在本院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的25例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组和B组。收集同期在本院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24例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纳入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瘦素和瘦素受体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A,B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末次月经及内膜组织学Noyes分期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瘦素和瘦素受体在B组、A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内,均可见阳性表达。瘦素在A组腺体的表达,明显高于间质,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瘦素在A组、B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瘦素在A组间质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B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瘦素受体在A组腺体和间质的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瘦素受体在A组腺体的表达,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其表达在间质比较,则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瘦素在B组增生期腺体和间质的表达,高于分泌期,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瘦素在对照组增生期腺体和间质的表达,高于分泌期,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瘦素受体在B组和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P>0.05)。结论瘦素和瘦素受体在卵巢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低表达,表明瘦素系统在卵巢异位病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集的88例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因盆腔器官脱垂等其他类型疾病获取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DGF、OPN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OP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的OPN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内膜(P<0.05);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PD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的PDGF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内膜(P<0.05);EMs组在位内膜组织中OPN与PDGF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r=0.189,P=0.077);EMs组异位内膜组织中OPN与PDGF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60,P=0.000)。结论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DGF、OPN呈异常高表达,在异位内膜组织中二者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凝集素受体为一种非免疫产物 ,通过与细胞膜上寡糖链上特定的单糖结合 ,已被作为一种探针 ,用于测定细胞膜表面糖的分布及变异细胞表面糖的变化。本文应用 12种凝集素 ,检测我们建立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 (JEC) 〔1〕不同代次的凝集素受体分布 ,探讨 JEC的糖基分布 ,以观察该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息肉(EP)的关系,以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因不孕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60例患者,宫腔镜下进行诊治,镜下用抓钳完全抓取息肉后行刮宫术,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息肉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ER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0.276,P=0.782);PR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中的表达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2.390,P=0.017)。结论:①PR在EP中的低表达可能与EP的形成有关。②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EP的首选方法。③子宫内膜息肉是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息肉(EP)的关系,以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因不孕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60 例患者,宫腔镜下进行诊治,镜下用抓钳完全抓取息肉后行刮宫术,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息肉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 的表达。结果:ER 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0.276,P=0.782);PR 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中的表达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2.390,P=0.017)。结论:①PR 在EP 中的低表达可能与EP 的形成有关。②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EP 的首选方法。③子宫内膜息肉是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杨丽娜  周莉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26-1528
目的:探讨Bcl-2、Bax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Bcl-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5%和57%,Bcl-2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症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在所有被检组织均呈阳性表达。从单纯性增生、复合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Bcl-2的表达评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Bax的表达评分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典型增生与前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样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分期的增加,Bcl-2和Bax表达评分下降。结论:Bcl-2、Bax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表达水平的不同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UC1在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MUC l蛋白质进行组织学定位和定量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此35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MUC1 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UC1蛋白质主要分布在宫腔上皮(LE)和腺上皮(GE)细胞顶端表面,增生期和分泌期均有表达,其中增生期MUC1仅有弱表达,分泌期表达增强,分泌中期达到高峰(P<0.05),分泌晚期其表达又下降。MUC1 mRNA表达分泌中期强于增生期(P<0.05)。结论:MUC1作为一种粘蛋白分子,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中规律性表达,可能对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以及胚胎着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