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神经管及眶上裂区巨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视神经管及眶上裂为颅眶沟通的2个重要骨性孔隙。视神经及眼动脉经视神经孔出入眶,而所有通过海绵窦的脑神经及眼静脉均经眶上裂出入眶。虽然关于海绵窦及眼眶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已报道许多[1~8],但作为两者交通的视神经管及眶上裂区的系统显微解剖学研究却很少[9...  相似文献   

2.
眶上裂区是眼眶与颅中窝沟通的重要通道,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等诸多重要神经、血管从中穿行,并且与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等结构关系密切.眶上裂区解剖对于颅底手术至关重要,手术时如损伤眶上裂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现就眶上裂区的大体、显微及内镜临床应用解剖作...  相似文献   

3.
侧颅底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底外科作为神经外科、耳鼻外科、口腔外科及肿瘤外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近 10年发展很快 ,其中侧颅底手术更是方兴未艾。但侧颅底区位置深在 ,解剖结构复杂 ,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及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侧颅底解剖产生了新的兴趣。本文就近年来侧颅底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1 侧颅底的境界及分区与颅中窝、颅后窝相对应的颅底外面结构错综复杂 ,无明显的自然标志 ,颅底下面的分区尚不统一[1~ 3 ] 。目前国内外较多采用Huijzer分区法[1] ,即在颅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长线 ,向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颅底区手术提供与动眼神经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和补充国人体质学资料。材料和方法 :选用正常成人头颅标本 2 1例 (4 2侧 ) ,测量动眼神经的颅段、海绵窦段和眶上裂段的长度和外径 ,观测该神经在海绵窦内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方 6.0± 1 .6mm处入海绵窦 ;在窦的中部 ,位于滑车神经内侧4.5± 2 .1mm。动眼神经在眶上裂内已分成上、下二支的占 86% ,在眶内分支的为 1 4%。结论 :在枕骨斜坡区、海绵窦上缘和蝶骨小翼外下方手术时 ,应特别注意辨认和保护动眼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颅底和眶内手术提供滑车神经的解剖依据和补充国人滑车神经的体质学资料。材料与方法 :在 2 1例 (4 2侧 )正常成年人头颅标本上 ,观测滑车神经的走行及各段长度和外径。结果 :滑车神经连脑处位于下丘的外下方 ,离中线 4 5± 0 .6mm ;穿小脑幕处在后床突后外方 1 3 .7± 3 .8mm ;在海绵窦外侧壁 ,与动眼神经相距 4.5±2 .1mm ,与眼神经相距 4 2± 1 .4mm。测得滑车神经颅段、幕潜行段、海绵窦段、眶上裂段和眶段的长度及各段中部的宽度和厚度。结论 :在颅底和眶内手术时 ,应重视该神经的解剖位置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颅至眶部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及解剖参数,为临床手术入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放大5-20倍显微镜下,对眶内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及测量。结果内侧入路是经上斜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间隙,经此入路可切除眶尖区内侧病变。中央入路是经提上睑肌与上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额神经牵向内侧还是牵向外侧分为两种术式;经此入路可行眶内段视神经中段病变的切除。外侧入路是经上直肌与外直肌之间的间隙,根据眼上静脉牵向内侧还是外侧也分为两种术式,经此入路可切除眶尖区上、下、外侧部及眶上裂区病变。结论3种手术入路为经颅至眶部手术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提供了显微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7.
Thesuperiororbitalfissureanditscon tentsF .Govsa ,G .Kayalioglu ,M .Erturk ,etal.眶上裂及其内容物眶上裂的局部解剖学标志对颅中窝、海绵窦和眼眶的一般定位及手术入路是有用的。本研究在 5 7块关节离断的蝶骨、10 2块颅底及 5 8例成人尸头标本上对眶上裂及其相关结构进行了显微外科解剖学和形态测量。根据Sharma等 ( 1988)的分类法以 9种不同形状对眶上裂进行观察 ,最常见的是Ⅵ型。测得眶上裂内上缘至外上缘的距离右侧为 17.3± 3 .4mm ,左侧为 16.9…  相似文献   

8.
随着显微解剖学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蝶鞍区的解剖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且脑垂体等手术入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但由于蝶鞍区位置特殊,深位于颅底,神经血管排列密集,结构复杂,故垂体等手术仍有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因此,熟悉蝶鞍区解剖,对于减少或避免手术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蝶鞍区的巨微解剖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1 垂体的巨微解剖及临床意义垂体位于蝶鞍之上的垂体窝内,垂体的前方是鞍结节和前海绵间窦,后方紧贴鞍背,两侧为海绵窦,此窦内有颈内动脉通过,且紧贴窦内侧壁。廖建春等〔2〕对50个头部标本的鞍区正常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颈静脉孔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耳鼻咽喉颅底外科和神经外科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颈静脉孔区位于侧颅底的血管神经区,因其位置深在、结构重要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切除位于此区的肿瘤常常十分困难,因而是颅底外科学者面临的难题之一。颈静脉球体瘤是发生在这一区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国外相关文献报道了多种手术入路切除此区域的病变[1],并应用相关手术入路进行了此区域的解剖学研究旧[2]。Rhoton在手术径路解剖学,Fish、Yasargil、Schramm、Sekhar、Samii和AI—Mefty等在手术技术和肿瘤的分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带动了学科的发展。本文就颈静脉球体瘤的手术应用解剖与临床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颅底段展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颅底外科提供展神经的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测 15例 ( 3 0侧 )成人头颅湿标本展神经的位置、行径及重要毗邻关系。结果 :①展神经在硬脑膜入口处两侧间距 ( 19.71± 1.79)mm ;②Dorello管顶与底间最大垂直距离 ( 2 .14± 0 .70 )mm ;③展神经在海绵窦内距破裂孔硬膜环 ( 5 .69± 1.45 )mm。结论 :在颞骨岩部、海绵窦及眶上裂区手术 ,展神经必须予以辨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庞刚  韩卉  胡玉婷  朱友余  王惠珠 《解剖学杂志》2006,29(4):490-493,F0004
目的:探讨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为临床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成人眶上裂区标本进行连续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观察。结果: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和内侧区,内有第Ⅲ、Ⅳ、Ⅴ_1、Ⅵ对脑神经及其分支和眼上静脉通过,未见眼下静脉。视神经由颅内的横椭圆形逐渐变为眶内的圆形;眼动脉在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和眶口处分别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正下方和外下方。结论:冠状断层对于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显示效果良好,应作为该区影像诊断的基本层面。火棉胶包埋结合滑动式切片机薄层连续切片技术是研究眶上裂区断层解剖学的一种简便适用、定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展神经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展神经为眼运动神经之一,全程走行复杂,经过并毗邻许多重要结构,如Dorello管、海绵窦、眶上裂等,与颈内动脉、交感神经、Gruber韧带等结构联系密切.颅内炎症、肿瘤、外伤、颅内高压时常受到损伤,与其解剖学的特殊性有关.完善展神经的显微解剖学资料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五官科和眼科医生的手术,减少术中展神经的损伤.本文就展神经应用解剖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眶尖结构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眶尖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参数。方法:应用18例无肉眼可见病变的成人头颅湿性标本,先行CT扫描,后制成0.5mm厚的切片,在放大1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眶尖部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比较分别用CT和体视学法测量视神经管和视神经的体积,以及视神经管内侧壁的厚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体视学法测得的眶上裂面积和穿经神经的面积之比;穿经神经与眶上裂上壁,内侧壁的距离以及各神经间的距离;穿经眶上裂中央区的神经与视神经管的最短距离。结论:体视学法对眶尖部不规则形结构的测量有其独到之处;熟悉该部位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眼静脉与海绵窦前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献忠  韩卉  沙素红 《解剖学杂志》2004,27(4):414-416,F003
目的:为临床治疗眶上裂区域的肿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湿标本在16倍显微镜下,观测海绵窦前间隙、眶内引流静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胎儿眶上裂区血管铸型标本。结果:眼上静脉在眶内分为3段,各段直径平均为(2.13~2.57)mm,眼上、下静脉在眶内汇合形成长约(4.35~4.97)mm的眼静脉总干,眼静脉总干从海绵窦前间隙前方或前下方与海绵窦前间隙相连,眼静脉总干呈纺锤型。结论:本文结果为临床选择该区域适当的手术入路打下基础,经眼上静脉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梁强  李强  丁永忠  谢民  周旺宁  段磊 《解剖学报》2014,45(2):263-266
目的通过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一步明确海绵窦内神经血管关系,为海绵窦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8具成人尸头(共16侧海绵窦)上应用0度和30度柱状硬性内窥镜,模拟扩大经鼻入路进行海绵窦区解剖研究。结果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可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内结构;相关解剖标志有利于解剖定位。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海绵窦区解剖及手术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6.
正眶是一个窄小的解剖空间,内含许多重要结构,特别是眶内有丰富、疏松的脂肪组织,对手术野是一个干扰。眶尖部神经、血管和肌肉密集,解剖层次复杂;而且眶又被副鼻窦、脑和眼球等器官围绕,位置深,使眶部手术更具困难性~([1])。眶尖区是指由视神经管、眶上裂及眶下裂所围成的解剖区域。它是沟通眶颅的重要解剖结构,又是前、中颅窝底相邻结构。此区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汇集了经此出入颅的重要血管神经和其他的组织结构。该区病变常向眶内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特点,为经上颌入路至颅底中央区提供相关解剖学资料.方法 8例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镜下解剖上颌窦,观察上颌窦各壁有关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上颌窦有5个壁,重要解剖标志有眶下孔、尖牙窝、颧上颌点、眶下血管神经束、上颌窦窦口和筛上颌板等,上颌窦后外壁呈三角形,打开其内侧部是翼腭窝,眶下血管神经束走行于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筛上颌板位于上颌窦内上壁的后部与后筛窦之间.结论 熟悉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特点,在颅底手术入路中可以减少有关解剖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正>海绵窦结构复杂,因其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是十分困难的挑战,颈内动脉损伤出血或脑神经损伤大大限制了该区域的手术。近20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血管内介入技术、颅底海绵窦区显微外科和血管搭桥技术的飞速发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临床上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解剖特点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解剖学关系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眶上裂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为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①观测30例(60侧)成人头颅干标本SOF骨性结构;②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例(3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SOF区穿行神经、血管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①sOF外侧壁上、下半边夹角144.27°±20.03°;②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mm;③动眼神经上支至SOF内侧壁(1.83±0.62)mm;④滑车神经紧贴Zinn腱环外侧人SOF;⑤眼上静脉海绵窦段具有静脉窦结构。结论:SOF区穿行神经、血管位置的观测,对临床开展SOF区手术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海绵窦区各脑神经相互关系及其变异,测量各海绵窦三角的面积,为临床经海绵窦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12例成人尸头标本的海绵窦区域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并对海绵窦各三角的面积进行测算。 结果 在海绵窦区的三角中,分别选取、观测床突三角、动眼神经三角、滑车上三角、滑车下三角、前内侧三角、前外侧三角、后内侧三角、后外侧三角并分别测量其面积为77.75、82.73、45.00、83.40、66.38、51.28、121.65、161.67 mm2。 结论 海绵窦区三角是神经外科颅底手术入路必经区域,是手术中可参考的操作范围,因部分神经、骨性结构变异,可导致部分三角面积缩小而影响手术操作。测量各三角面积的数据,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可作为手术入路选择的参考,并为虚拟现实技术实践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