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 对50例常规心电图有房性期前(PAS)收缩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从中检出15例房性心动过速,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63~90岁,平均72.3岁。共检出房速140阵次,有短阵发作者(每阵次少于10个PAS)6例,阵发性发作者(每阵次多于或等于10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DEC)特征。方法对比8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与10例非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和DEC特点。结果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发生短阵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为2~15min不等,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0.24±0.03)s,明显短于对照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0.34±0.05)s(P<0.01)。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DEC中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交替转换,诱发心房颤动发作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短,几乎均呈“P-on-T”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90例无心血管疾病症状,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正常的健康老人的Holter进行了分析,以探讨Holter监测对老年人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受试患者90人,其中男42人、女48人,年龄平均68±6.5(60~83)岁,患者均为无任何心血管病史、症状、体征的老年人,普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用美国产三通道磁带式记录器,记录日常活动下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电极安放位置相当于V_1、V_3和V_5的位置,然后用配套的Holter分析仪进行测定。 2 结果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心律失常。89例(98.9)都记录到了房性早搏,但大多数为偶发,其中14例(15.6%)每小时的早搏数大于30次,2例(2.2%)为多源性房性早搏,7例(7.8%)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3.3%)出现一过性心房纤颤。其次为室性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CHD)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冠脉造影、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心电图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占比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组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早发性、二三联律及成对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测出HR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波、T波、PR、QRS、QT比较...  相似文献   

5.
房性心动过速属常见房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作用,30%可发生于正常人。我院自2004年-2005年,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327例次,其中检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7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监测技术为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我们在7061例Holter监测中记录到100例短阵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现作如下分析讨论。一、资料与方法1991年1月~1992年7月,我院有7061例门诊与住院患者作Holter监测,从中检出100例短阵性室速。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282例共检出心律失常412例次,房性早搏最为多见(98.53%),其次是室性早搏(92.42%)、反复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8.83%)、窭性心动过缓(24.76%)、心房颤动(15.04%)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甚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分析7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80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统计单个期前收缩总数、心房颤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心房颤动相关的偶联间期、非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及24h房性期前收缩总数。结果心房颤动组:共发作33314阵心房颤动,其中36例11173阵发生在8∶00至22∶00,74例22141阵发生在22∶00至8∶00。平均24h房性期前收缩8242±1245个,心房颤动456±122阵。诱发心房颤动的,17例为单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33例为两种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28例为两种以上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发作前与发作相关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为0.429±0.089s,54例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平均心率175±41次/min,64例6284阵心房颤动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而69例27026阵发作时前无明显症状。对照组无心房颤动发生,35例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4例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56例有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0.633±0.014s,明显长于心房颤动组发作前与心房颤动相关的房性期前收缩及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可靠、高效、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心衰患者60例,非心衰患者60例,分别分析其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心衰组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衰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其存在与心衰患者预后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32例伴有心脏疾患发生房性心动过速者,与12例无心脏器质性疾患发生的房性心动过速者作对照,观察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的昼夜节律并统计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与发作相关的房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结果检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者44例(11.3%),心脏病组32例检出率13%,对照组12例检出率8.4%(χ2=42.8,p<0.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房性心动过速以右房房速发生率为高。心脏病组房性心动过速时发作的阵数、房速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发作时联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昼夜节律变化在心脏病组不明显而在对照组明显。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对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36.9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5.22%;两种检查方法的心律失常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1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2导联动态心电检查检出2、3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2.
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较为常见。我们对66例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心动过速进行分析 ,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1992年1月~1998年1月动态心电图检出66例房性心动过速 ,其中男性41例 ,女性25例 ,年龄25~82(64.17±13.40)岁 ,临床诊断 :冠心病15例 ,风湿性心脏病10例 ,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各6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 ,病毒性心肌炎7例 ,其他1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 :(1)主导节律为窦性心律 ,(2)动态心电图至少出现3次单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3)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窦性心动过缓的肿瘤患者是否具有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从而存在影响手术的潜在性风险。方法选择术前常规心电图中窦性心动过缓的肿瘤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并将DCG资料分为≥60岁(A组)及〈60岁(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最高心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低心率及平均心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性、交接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长R-R间距两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3.0s者。有短阵性窦性停搏4例,未发现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结论心律失常及长R-R间距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对有窦性停搏患者手术时最好安装临时起搏器,以防万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6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冠心病的发生率最高(55.2%);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存在昼夜节律(2个高峰和1个低谷).结论 冠心病患者受到心房肌缺血、缺氧、炎症、变性、纤维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心房肌除极速度不一致,利于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主要因素与心房肌退行性变引起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及传导性发生改变有关;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存在昼夜节律,提示受植物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反复出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心房扑动、短阵心房颤动等多种房性心律失常。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常共存或交替出现、连绵不断、长期迁延。发作时间1—20min不等。诱发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偶联间期较短,几乎均呈“P—on—T”现象。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是一组具有特征性的房性心律失常,多数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治疗无效,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9月我院确诊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Holter记录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47例(29.4%),Holter检出心肌缺血103例(64.8%),缺血性ST段改变506阵次,其中SMI 351阵次(69.4%),有症状心肌缺血155阵次(30.6%);SMI的发作具有昼夜规律性,在凌晨6:00~12:00发作频率最高;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在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SMI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有症状心肌缺血组高。结论老年人的SMI发生率较高,Holter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可见于正常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短阵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则以器质性心脏病多见。本组经24hDCG检测出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同期曾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3例患者,发现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对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2.2%,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的54.2%(P<0.05)。在心律失常检出结果中,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单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房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早搏单发、交界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性交界性早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而两种心电图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3—1992年对1500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记录分析,体会如下: 一、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本组对1500例病人进行Holter检查中发现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其检出率优于心电图和运动试验,其中1000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现凡在动态心电图上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性早搏者,其心律失常的猝死率明显增高。2.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人的监测可以反映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不同方法诊断的效果与特点,包括监测的阳性率等指标。结果抽取的12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通过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测的阳性人数占89例,阴性人数占35例,检测的阳性率占71.77%;应用静态心电图检测阳性人数占65例,阴性人数占59例,阳性率占52.42%,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且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性心动速,应该要增加房颤、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与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诊断对单纯性房性早搏、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单纯性室性早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冠心病引起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静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