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感染新生儿和非感染新生儿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胆碱酯酶(ChE)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探讨以上各项检测指标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发生不同程度感染的新生儿12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出院诊断为败血症60例作为败血症组,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泌尿道感染、感染性肠炎者60例作为其他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采集所有受检者静脉血进行CRP、PCT、PA、ChE、血常规检测,同时送检细菌培养。恢复期再次取患儿静脉血复查血常规、CRP、PCT、PA、ChE。比较各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败血症组、其他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血清PA、CRP、PCT、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败血症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血清ChE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败血症组治疗后血清PA、ChE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RP、PCT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败血症组早产儿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A、CRP、PCT、ChE、WBC计数均为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指标,但ChE、WBC计数的特异度均偏低。结论血清PA、CRP、PCT、ChE及WBC计数是诊断新生儿感染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ChE及WBC计数单独检测时特异性低,PA的阴性预测值较低。血清PA、PCT、ChE及WBC计数在诊断败血症时不受胎龄影响,CRP受胎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及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加用茵陈五味汤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经皮胆红素值(TCB)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 CRP、WBC及TC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hs CRP、WBC及TCB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探讨血清PCT、CRP和WBC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5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非细菌感染患者80例作为非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PCT、CRP及WBC的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PCT、CRP及W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WBC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指标,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早期识别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和病毒感染组27例。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RP、WBC、PCT检测。观察三组患儿血清CRP、WBC、PCT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何辉  吴锐 《新中医》2022,54(7):139-142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解毒汤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清热解毒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SAA、外周血WBC及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0.5%(P<0.05)。研究组脱水、腹痛消失时间及止泻、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SAA、CRP水平及外周血WBC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SAA、CRP水平及外周血WBC均较低(P<0.05)。结论:益气清热解毒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调节其血清SAA、CRP及外周血WBC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115例,诊断后分为细菌感染组64例、非细菌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儿童35例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儿童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及非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及CRP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PCT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79.69%,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13.73%(P0.05)。结论:PCT可作为儿科感染的治疗效果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且对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降钙素原(PC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PCT在CAP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对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73例CAP患者,并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CAP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的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者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在入院后各项指标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P患者治疗后PCT、CRP显著下降(P均<0.05),且与临床症状一致。细菌感染组PCT诊断CAP敏感性(92.9%)高于CRP(88.1%)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78.6%)。结论 PCT、CRP与WBC对CAP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PCT具有早期、快速、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动态检测血清PCT、CRP、WBC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PCT水平能更好地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益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38例患儿初诊时和经治疗感染控制后的CRP和WBC计数,并比较其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75.2%,WBC计数明显升高;病毒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6%,WBC计数无明显异常;支原体感染组CRP阳性率为10.8%,WBC计数无明显异常。细菌感染组患儿经治疗感染控制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测定对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疗效判断亦是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75例老年非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组)及70例健康体检组(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观察患者预后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浓度、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及健康组(P均<0.05)。3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死亡组PCT浓度明显高于好转组及痊愈组(P均<0.01),好转组PCT明显高于痊愈组(P<0.01);死亡组CRP高于好转组及痊愈组(P均<0.05),好转组CRP与痊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好转组及痊愈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CT≥10.0 ng/L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PCT≥0.5 ng/L组及PCT≥2.0 ng/L组。结论血清PCT是诊断老年肺部感染的重要指标,PCT≥10.0 ng/L对患者的预后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与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正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浊度法和免疫色谱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RP水平与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WBC计数进行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非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WBC计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非细菌性感染组的CRP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CRP水平与WBC计数均比非细菌性感染组和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PCT水平、CRP水平与WBC计数,能够为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病情评估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八珍泻心胶囊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观察临床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RP、TNF-α、Hb、ALB、P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八珍泻心胶囊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325例住院新生儿分别归入感染组(179例)和非感染组(146例),入院时测CRP、血培养、血常规,抗生素治疗3~4 d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CRP与其他感染指标的敏感性、有效性。结果:CRP阳性率:感染组为67.6%,非感染组为28.1%。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比较,CRP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CRP在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中明显升高,CRP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诊断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1例早产儿,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28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检测3组入院时血WBC计数、IP-10、SAA和hs-CRP水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治疗2 d后和治愈后IP-10、SAA和hs-CRP水平,分析IP-10、SAA和hs-CRP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治疗前3组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且细菌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均0.05);细菌感染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均0.05),而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IP-10和SA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细菌感染组的IP-10和SAA水平仍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均0.05),治愈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感染组治疗2 d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愈后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相对于病毒感染组预测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高,而灵敏度并不高。IP-10相对于非感染组预测感染的灵敏度最高,SAA相对于非感染组预测感染的特异度最高,SAA/hs-CRP比值预测病毒感染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IP-10、SAA和hs-CRP水平对判断早产儿早期感染具有重要价值,IP-10和SAA对预测感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hs-CRP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较为敏感,而SAA/hs-CRP比值预测病毒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诊治发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0例发热患者分为常规组和PCT组,常规组测定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PCT组在此基础上加测PCT。常规组按照抗生素指南进行治疗,PCT组根据PCT水平指导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的抗生素费用及使用率、疗程、临床有效率及病死率。PCT组按感染的判定标准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各组炎症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常规组和PCT组抗生素的费用、使用率和疗程分别是(3 756.5±803.3)元、88.17%、(16.2±8.7)d和(1 532.4±365.3)元、48.31%、(10.5±6.8)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间临床有效率和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PCT水平在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而后2组的PCT值无显著性差异。细菌感染患者PCT和CRP的ROC下面积分别是0.903,0.714。结论血清PCT水平在鉴别发热性质上优于其他炎症指标,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虫草制剂治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勇  余蓉  刘玲  任克军 《新中医》2012,(8):49-51
目的:观察人工虫草制剂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的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67例慢性肾脏病5期进行CAP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CAPD治疗,在常规CAPD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人工虫草制剂口服,疗程6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并同时检测血清IgA、IgG、IgM及Kt/V值,观察疗程中2组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腹膜炎和隧道出口处感染)人次。结果:2组治疗前检测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P、PA、Alb和Hb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TP、PA、Alb和Hb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gG、IgA和Kt/V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血清IgG、IgA和Kt/V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虫草制剂长期应用能明显改善CAP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感染发生率,其机理与虫草制剂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陈五味汤对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观察其对hs-CRP和MC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者的76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别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蓝光治疗联合头孢唑林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陈五味汤,疗程5 d。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的同时采用经皮黄疸仪于患儿眉心处每日早晚各检测3次,分别取平均值作为患儿的经皮胆红素值(TCB)。治疗前后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 CRP(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Taq Man荧光探针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优于对照组(94.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经皮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该值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2组hs-CRP、WBC、MCP-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W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WBC、MCP-1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五味汤能有效改善新生儿感染性黄疸,降低经皮胆红素值和WBC计数,其机制可能与sCRP、MCP-1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4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其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6例),另选择64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血液中PCT和白细胞(WBC)水平,并测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PCT和WBC水平;对比PCT和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WBC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PCT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0.05),而WBC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和W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逐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水平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还是维持较高水平,其回落速度慢于PCT。PCT监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WBC监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测定可以有效分别感染类型,监测感染患者病情变化,可操作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C反应蛋白(CRP)合并高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中的原因。方法对150例感染性患儿进行快速CRP和WBC的计数,同时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的分类;将经检测为CRP<8 mg/L合并WBC>12×109L-1的患儿45例及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行低值的检测。结果在已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基础上,细菌性感染组和细菌性合并病毒性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与病毒性感染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RP在个体表达上存在的差异,导致患儿细菌感染性或合并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中CRP的低水平表达,不能单纯的以CRP>8 mg/L作为金标准来鉴别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感染性患儿做低水平的CRP检测,并应联合血液常规的WBC计数来综合评价患儿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停药指标的临床安全性。方法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50例新生儿根据出生后检测的CRP值分为无感染组42例和感染组108例。感染组又分为CRP指导组54例和7 d治疗组54例。CRP指导组根据每天测得的CRP作为停用抗生素的指标;7 d治疗组应用抗生素至少7 d,待临床症状消失和CRP8mg/L后停药。结果无感染组2.38%的患者需再次接受抗生素治疗,感染组无患者需再次接受抗生素治疗者。抗生素疗程:无感染组为3 d,CRP指导组为4~11(4.6±1.2)d,7 d治疗组为7~14(9.8±1.6)d;3组之间抗生素疗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再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停用抗生素的安全有效指标,可明显缩短抗生素疗程,而不增加感染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的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50例病毒感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和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C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WBC等。结果:A组患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CT水平、CRP水平、WBC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能够为感染性疾病提供相关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