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桂皮油和藿香油复合物对烟曲霉、黄曲霉体外抗菌活性及药物作用于烟曲霉菌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试管药基倍比稀释法,用桂皮油藿香油复合物对烟曲霉、黄曲霉进行MIC测定,对烟曲霉进行扫描电镜(SME)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结果桂皮油藿香油复合物对烟曲霉MIC均值为桂皮油0.129 mg/ml,藿香油0.064mg/ml;对黄曲霉MIC均值为桂皮油0.257 mg/ml,藿香油0.129 mg/ml。药物作用于烟曲霉后SEM下,24~72 h菌丝粗细不一,形态不规则,胞壁脱落,呈碎片状。TEM下,24~72 h细胞水肿,细胞器大部分溶解消失,呈空泡状。结论桂皮油藿香油复合物对烟曲霉、黄曲霉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作用于烟曲霉菌后,菌丝胞壁很快溶解脱落,呈不规则或碎片状,细胞内水肿,细胞器消失,细胞变性死亡。  相似文献   

2.
柴苏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油系自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压榨而得的脂肪油[1]。最近的研究表明,紫苏是目前最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资源[2]。紫苏油是富含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在人体内代谢后主要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形式存在,犹如在体内生成鱼油,但鱼油含胆固醇,而紫苏油则不含。日本已将紫苏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大力开发,将紫苏油加工成天然保健品推向市场。而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将近年来紫苏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1 成分研究 紫苏油中所…  相似文献   

3.
紫苏油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紫苏油系自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压榨而得的脂肪油 [1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抗过敏反应、抗癌等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1 降血脂作用在高血脂饲料中加入 6%的紫苏油 ,实验动物总能量与主要营养素摄入基本相同 ,脂肪占总能量 3 2 .6%的条件下饲喂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 3周。结果表明 ,紫苏油对高血脂大鼠有一定的调整血脂作用。紫苏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 TG )、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 -C)、L DL -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比值 (…  相似文献   

4.
比较肉桂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及其自身透皮吸收行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GC-MS分析成分并用HPLC测定其中桂皮醛含量。选用大鼠腹部皮肤,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比较肉桂油和桂皮醛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和自身的透皮吸收性质。结果表明,肉桂油得率为(3.55±0.36)%(n=3),肉桂油中桂皮醛质量分数为(73.48±0.21)%(n=3)。与空白组相比,肉桂油、桂皮醛、氮酮组的增渗倍数(ER)分别为3.56,1.13,2.47。肉桂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醛单体24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63.30±0.98)%,(51.03±3.34)%(n=4)。肉桂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桂皮醛,表明存在多成分协同作用。肉桂油中的桂皮醛比桂皮醛单体透过率更高,提示可能存在"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肉桂油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盖明争 《中成药》1996,18(9):14-15
采用柱分配层析法对肉桂油中的桂皮酸进行分离和测定。肉桂油用氯仿溶解后通过硅藻土层析柱,以醋酸一氯仿洗脱,洗脱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皮酸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作肉桂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考察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 方法 :以桂皮醛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桂皮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桂皮醛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肉桂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肉桂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肉桂油巴布剂配方。 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 以初粘力、持粘力、物理性状为衡量指标, 进行最佳基质配方筛选;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处方的体外经皮渗透性,以HPLC 测定肉桂油主要成分桂皮醛的浓度,求其12 h内的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 结果 :优选肉桂油巴布剂主要基质配方为卡波姆1.3 g、甘油30 g 、聚丙烯酸钠5.5 g,稳态透皮速率J为13.44 μg ·cm-2 ·h-1。 结论 :优选的肉桂油巴布剂配方合理,具有较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8.
肉桂油微乳中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醒  李莉  肖小年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325-132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油微乳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3∶67),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桂皮醛在28.8~100.8μg/ml(R2=0.999 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9%,RSD为1.45%。结论HPLC测定桂皮醛方法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肉桂油微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中药提取组合物(胶囊)对念珠菌及曲霉的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提取组合物(桂皮油、藿香油)胶囊对致病性念珠菌、曲霉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应用试管药基法,测定中药提取组合物胶囊对念珠菌(白念、热带、克柔氏)曲霉(烟曲、黄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中药提取组合物MIC范围为白念珠菌(桂皮油0.06~0.52 mg/ml、藿香油0.03~0.26 mg/ml)、热带念珠菌(桂皮油0.13~1.03 mg/ml、藿香油0.06~0.52 mg/ml)、克柔氏念珠菌(桂皮油0.13~0.52 mg/ml、藿香油0.06~0.26 mg/ml)、烟曲霉(桂皮油0.13~0.52 mg/ml、藿香油0.06~0.26 mg/ml)、黄曲霉(桂皮油0.26~0.52 mg/ml、藿香油0.13~0.26 mg/ml).结论 中药提取组合物胶囊对致病性念珠菌(白念、热带、克柔氏)曲霉(烟曲、黄曲)体外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为开发中药治疗侵袭性真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糖浆剂(包括蜜浆剂)由于污染酵母菌后易发酵产气爆瓶。因此,需加入防腐剂。为探讨常用防腐剂对酵母菌的有效抑菌浓度,对常用防腐剂在不同浓度中对酵母菌的抑菌效能作了比较。1.酵母菌固体培养基(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拟) 葡萄糖20g 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以上除葡萄糖外混合,煮沸,过滤,加葡萄糖溶解,分装8磅15min灭菌后备用。2、防腐剂:苯甲酸、尼泊金乙酯、苯甲酸与尼泊金乙酯混合液。苯甲酸与尼泊金乙酯混合液制备:分别精密称(?)苯甲酸及尼泊金乙酯适量,用95%乙醇分别配(?)2%及1%的浓溶液。取新鲜蒸馏水适量,用枸橼酸调至pH4,用此溶液作为稀释液。分别精密吸取苯甲酸及尼泊金乙酯溶液规定量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稀释液使至总量为9ml,10磅20min灭菌备  相似文献   

11.
Z Zhang  C Su  D Chen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95-7, 126-7
A comparison of bacteriostatic ability has been carried out among oleum of Perilla frutescens and Cinnamomum cassia, benzoic acid and nipagin 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Perilla frutescens and Cinnamomum cassia on microorganisms inoculated and spontaneously contaminated is similar to or obviously superior to nipagin A and benzoic aci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谱效关系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树皮)改善肾阳虚作用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方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肉桂水煎液及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采用氢化可的松建立小鼠肾阳虚症模型,以体质量增长率、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ACTH)、肾脏指数、睾丸指数作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肉桂的改善肾阳虚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色谱峰与药效指标的相关性,筛选Q-Marker。结果在改善肾阳虚方面,肉桂水煎液中肉桂酸为关联度较高的成分(r0.74);肉桂甲醇提取物中肉桂醛、肉桂酸关联度最高(r0.80),邻甲氧基肉桂醛关联度较高(r0.72),初步确认了肉桂醛、肉桂酸、邻甲氧基肉桂醛为肉桂改善肾阳虚的药效物质基础即Q-Marker。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探讨了肉桂改善肾阳虚作用的Q-Marker,可为肉桂改善肾阳虚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黄连配伍对肉桂效应成分肉桂酸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寒热并用复方交泰丸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将不同比例黄连配伍肉桂后灌胃小鼠,采用HPLC测定小鼠血清中肉桂酸的血药浓度,以单用肉桂为对照,计算不同比例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肉桂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肉桂酸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不同比例黄连配伍肉桂后,交泰丸中肉桂酸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6.24%(肉桂-黄连=1∶2)、205.09%(肉桂-黄连=1∶4)。交泰丸与单药肉桂ρmax,AUC0~∞tmax存在差异,其中交泰丸(肉桂-黄连=1∶4)ρmax,AUC0~∞最大。结论温里药肉桂与清热解毒药黄连配伍,能提高肉桂主要效应成分肉桂酸的生物利用度;且随黄连量的增加,肉桂酸的生物利用度相应提高。本实验从复方效应成分生物利用度的角度揭示了寒热并用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肉桂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观察到肉桂水提物和醚提物对4个实验胃溃疡模型有显著保护作用,对2种药物引起的小鼠腹泻有显著对抗作用,对麻醉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并有明显镇痛作用。这是肉桂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江大海  刘妍如  王梅  唐志书  宋忠兴  刘峰  陈彦斌  许刚  陈琳  苏瑞 《中草药》2019,50(19):4697-4704
目的结合质量控制成分和生物活性对桂枝药材质量等级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成分-功效"研究思路的二分类模型,为桂枝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质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来反映桂枝药材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ogistic算法,将质控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建立用于桂枝分级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了20批桂枝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4个质量控制成分香豆素、桂皮醇、肉桂酸、桂皮醛,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根据回归方程,初步将20批桂枝药材分为优、良、中、差4级。结论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描述桂枝饮片等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可行的,可以更好地表达投料饮片等级分类标准,为中药桂枝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肉桂Cinnamomum cassia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预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运用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同时测定肉桂中肉桂醛、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5种Q-Marker含量,建立肉桂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对27批肉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一测多评法,肉桂醇、肉桂酸及邻甲氧基肉桂醛与内参物肉桂醛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135 7、0.211 5、1.592 7;建立了不同产地27批肉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共有模式,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27批不同产地肉桂可聚为5类,肉桂醛、香豆素是体现3个主产地间样品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并提示越南产的肉桂成分含量与中国广东、广西产的肉桂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能准确、简便地测定肉桂中Q-Marker的含量,不同产地的肉桂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肉桂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药渣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可以发酵成优质的有机肥,但是目前中药渣多数被当作生活垃圾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况,该文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中药渣对紫苏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中药渣均能促进紫苏生长,其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丹参渣麦芽渣连翘渣白术渣丹皮渣、苦参渣,其中丹皮渣和苦参渣处理组与CK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种类的中药渣还能改善根系结构,增加叶片面积;同时不同种类的中药渣均能提高地下部分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含量,而对于地上部分4种酚类物质的积累量也具有提高的作用。综上所述,中药渣有机肥能够促进紫苏生长,提高紫苏酚类物质的积累量,其中丹参渣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2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肉桂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多酚类、二萜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肉桂进行挥发油、多酚类、黄烷醇类、二萜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多酚类、黄烷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肉桂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苏挥发油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苏叶、苏梗和苏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紫苏醛、紫苏醇、反式-丁香烯、十六烷酸等65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异地种植不同环境对紫苏醛(PA)型紫苏叶酚酸、黄酮和挥发油3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5份PA型紫苏种质分别在甘肃、北京和安徽的试验田以相同方法进行种植,检测野黄芩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野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咖啡酸、迷迭香酸和挥发油含量。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异地种植PA型紫苏叶的咖啡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及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甘肃地区种植的紫苏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总黄酮、挥发油含量和紫苏醛含量最高,北京地区种植的紫苏中咖啡酸含量最高。结论 相较于北京、安徽的试验田,甘肃的试验田更适宜种植PA型紫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