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腔及口咽癌术后咽腔侧壁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口腔及口咽癌术后咽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多种组织瓣修复此类缺损13例,结果3种组织瓣全部成活,功能和外形良好。结论舌瓣适合小范围缺损,前壁皮瓣适合保留部分颌骨的大范围缺损,胸大肌肌皮瓣适合切除颌骨的大块缺损。  相似文献   

2.
例 1,男 ,4 2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无力 1年 ,加重伴呕吐 15天入院。查体 :神清 ,右侧眼底水肿。左上下肢肌力 级 ,左侧病理征 ( )。头部 MRI示 :右顶叶巨大脑膜瘤 (8cm× 7cm× 9cm)。行右顶开颅全切肿瘤。手术结束时患者已清醒 ,四肢肌力同术前。手术 2小时出现右瞳放大 ,左侧肢体偏瘫。急查头部 CT示 :右顶部硬膜下血肿 ,立即行原切口开颅 ,术中见右顶一桥静脉断裂出血 ,附近另一桥静脉处于牵拉状态 ,立即电灼断裂之桥静脉止血后清除硬膜下血肿 50 ml。原肿瘤腔周边脑组织明显塌陷 ,遂在瘤腔内置薄层硅胶囊一个(下简称胶囊 ) ,外接引…  相似文献   

3.
颅底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I期修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底区手术后骨及软组织缺损的I期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对38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所致颅底软硬组织缺损进行了I期修复,修复材料主要为带蒂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8例,带蒂胸大肌下部岛状肌皮瓣5例,带蒂颞肌复合组织瓣或带蒂颞肌筋膜帽状腱膜瓣+骨块+游离皮片共17例,额肌复合组织瓣7例,前臂皮瓣血管吻合游离移植1例,组织瓣面积8cm*10cm-7cm*25cm,结果组织瓣成活率89.47%(34/38例),术后并发症率18.4%(7/38),其中肌皮瓣部分坏死10.5%(4/38),脑脊液漏5.2%(2/38),颅内感染2.6%1/38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疹愈。结论 颅底组织缺损采用显策外科技术I期修复重建能够有效地预防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尤以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移植术修复重建颅底区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组织瓣存活率高,易掌握和可靠性强等优点,可做颅底区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病例 :李×× ,女 ,47岁 ,农民。渐进性双鼻堵 ,闭塞性鼻音 6年 ,伴左耳鸣、听力稍下降2年。其间常有感冒、鼻塞、嗅觉差、脓涕不易擤出。 1 998年底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并行“鼻息肉摘除手术” ,称当时病理报告为“纤维瘤”。术后症状无改善 ,且逐年加重 ,近 2年伴有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 1月前再赴外地求治 ,活检为“炎性组织” ,未果 ,而来我院 ,以巨大鼻腔鼻咽中颅底新生物收住入院。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无遗传病史 ,无外伤、药敏史。 2 0岁结婚 ,生 3胎均成活。行经史 1 32~ 5/ 2 6~2 80 0 3 1 1。查体 :T36 5℃ ,P80次/1′…  相似文献   

5.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311-312
<正>主动脉夹层是由于血管内膜损伤,高压血流入血管壁造成中膜撕裂的血管疾病,危害较大,预后较差,目前临床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自20世纪起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它的创伤性、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式手术,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给收治的93  相似文献   

6.
秦茂林  刘朝军  王节 《安徽医学》2024,45(5):666-66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患者诉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20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2天症状加重,入院前1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无改变,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1 典型病例患者 女 ,33岁 ,已婚。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于 1 997年 7月在我院行热水囊子宫内膜去除术。术后一直无月经来潮。 1 998年 1 1月份自觉有胎动 ,B超示 :中孕。住院引产。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光 ,宫底脐上二指 ,B超示 :双顶径 67mm,胎心胎动正常 ,羊水5 0 ml,胎盘位于子宫前壁 ,下缘刚盖过宫口。考虑患者孕 6月余 ,胎盘面积大 ,位置低。为减少出血 ,入院第 3天即给予注射用水 5 ml+天花粉 2 .4mg羊膜腔内注射。术后第 4天 ,有腹胀感及少许阴道流血。阴道检查宫颈管长 1 cm,宫口松 ,宫颈前唇下触及胎盘组织及羊膜…  相似文献   

8.
吴国远  吴运斌 《医学文选》2006,25(3):573-573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54 kg。入院检查:CT诊断为右侧胸腔壁巨大肿瘤,直径52cm×48 cm,拟行剖胸探查下肿瘤切除术。术前用药阿托品0 5 mg,巴比妥钠0.1 g肌肉注射。入室后开放静脉,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5 mg、哌替啶100 mg、丙泊酚100mg、琥珀胆碱100 mg,纯氧驱氮后借麻醉咽喉镜明视下插35号双腔气管导管,由于患者声门狭窄,未能插入35号双腔气管导管,考虑术前诊断为胸腔壁肿瘤,而改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分析EVAR术后与植入物后综合征(PIS)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行EVAR腹主动脉瘤病人50例,术后第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观察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50例病人中,术后13例(26%)发生PIS。术后PIS组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PI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05~6.828,P<0.05)。结论 PIS为腹主动脉瘤病人EVAR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因咽喉痛及吞咽痛以“左扁桃体新生物”于2008年8月1日入院,查体见新生物位于扁桃体窝前部,表面溃烂,质脆,易出血,肿瘤向周围侵及腭舌弓、磨牙后区、部分舌根边缘及近软硬腭交界处,腭咽弓黏膜正常,颌下可扪及一肿大的淋巴结,约1.5 cm×1.0 cm,质中,余(-),术前活检示“扁桃体鳞癌”。  相似文献   

11.
李芬 《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98-198
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男性,70岁,因颈后部疼痛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神清语利,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有高血压病史,最高时血压达160/100mmHg,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入院时测血压110/70mmHg,磁共振显示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入院后予脑血管造影后行栓塞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右侧肌力正常,左侧肌力4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偶有呕吐,术后第五天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流唌量较多,时有嗝逆。  相似文献   

12.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减压、冲洗、肿瘤切除、远端肠管封闭、近端肠管造口,如有可能6~8周后再行Ⅱ期吻合。Ⅱ期手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烦恼和压力。  相似文献   

13.
患,男性,38岁。因“左脓骨头骨巨细胞瘤术后8年,左肩痛1月”入院。8年前患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胀痛,为持续性,夜间更甚,未予重视。其后2月不慎跌倒,左肩活动受限。摄X片示:左肱骨外科颈病理性骨折(图1)。到我院行穿刺活检,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Ⅱ级)。在院外行病灶刮除、骨水泥、钢板植入术(图2):术后左肩痛消失。1月前患跌伤左肩部后出现隐痛,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