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金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61-406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卒中后的抑郁症状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问题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 。国内已进行了研究,但这方面资料较少。抑郁症性神经病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其症状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为探讨脑卒中抑郁(PSD)的临床特点,本文对167例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其诊治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脑卒中后情感障碍较常见,其中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常见类型之一。卒中患者由于抑郁而出现注意力、学习和执行功能损害,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残疾和认知损害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总结近年关于卒中后抑郁的研究,对了解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诊断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08例老年康复病区住院和神经康复门诊复诊的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于卒中后第4,8,12周对其进行3次测试。结果48例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伴发抑郁障碍,其发生率为44.4%,包括重度抑郁9例,其发病率为8.3%。结论 脑卒中恢复早期抑郁障碍发生率并不比急性期低,其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呈正相关,早期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徐隽莹  肖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990-99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0例有明显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段进行情感评定,并对情感障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患者中有134例(70.53%)患者在卒中后1周内出现应激性情绪反应;在卒中后2周有110例出现医院焦虑抑郁情绪,占全部入组抑郁障碍患者的57.9%;在卒中后第3周有44例伴有明显精神运动性抑郁障碍,占全部入组抑郁障碍患者的23.16%.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治疗中需对患者的抑郁特征进行个性分析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抑郁好转程度、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的病例7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性格、学历、居住地、月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卒中类型、卒中次数、颈动脉狭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并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 1.0版)评分。结果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职业、性格、卒中次数、年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②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治疗后抑郁好转程度、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有相关性。结论①降低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抑郁程度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劳动、内向、卒中次数多、年龄大。②抑郁好转程度越明显,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质量提高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卒中康复期情绪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治疗。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记录。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分别做出"焦虑障碍(PSAD)"、"抑郁障碍(PSDD)"的诊断。所有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对有PSAD、PSDD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结果:120例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中情感障碍总共发生68例,其中轻、中度抑郁障碍28例,轻、中度焦虑障碍发生66例。脑卒中后康复患者多易出现情绪障碍,常有抑郁、焦虑、紧张、恐惧、强迫、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神经心理学改变。情绪障碍的发生与脑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入院时NIHSS评分及BI评分有关。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肢体功能的恢复,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后康复患者多易出现情绪障碍,应给予积极地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卒中后的抑郁症状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问题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抑郁症性神经病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其症状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我科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康复科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DS)、吞咽障碍临床检查与记录表对109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康复科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达84.4%,以轻度(44.95%)、中度抑郁(30.28%)为主。神经功能缺损和吞咽障碍程度为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对抑郁的影响大于吞咽障碍(β=0.274>0.268)。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抑郁得分高于无吞咽障碍患者(P<0.05)。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各维度比较,中度抑郁患者意识、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得分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卒中后抑郁,早期对有神经功能缺损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的筛查、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导致的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一种继发性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情绪低落、绝望自责、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兴趣缺乏、焦虑及躯体化症状等。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躯体和认知功能水平的恢复,增高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综述旨在讨论PSD的临床相关问题,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PSD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其他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02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35.3%。脑卒中后出现抑郁者与脑卒中后无抑郁者比较性别、卒中性质、病变部位无明显差别。但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比无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3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用氟西汀治疗,随访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者33例(91.7%)。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其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采用氟西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