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膜潜池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手术显微镜下作以穹隆部为底的结膜瓣和5mm×5mm、1/3巩膜厚度的浅层巩膜瓣。再作边长各3mm的等边三角形,厚1/3的中层巩膜切除。作小梁切除。虹膜根切。巩膜瓣固定。球结膜瓣缝合。术毕枣核形棉球加压包扎。结果76例(92眼)近期眼压均≤21mmHg。远期随访35例(38眼),眼压≤21mmHg36眼,>21mmHg2眼。结论巩膜潜池式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付敏  喻谦  庄永春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197-1200
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大小约为5mm×5.5mm,1/3巩膜厚度,瓣下再做一大小约3.5mm×4mm的巩膜瓣,1/3巩膜厚度,切除中间层的巩膜瓣,切除2mm×2mm小梁组织,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调节缝线缝合浅层巩膜瓣,缝合球筋膜、球结膜;后者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a,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1,3 mo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mo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0.63%和75%,两组的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6.88%和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巩膜瓣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滤过泡功能维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良的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手术员微镜下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及4x4mm1/3巩膜厚度的浅层巩膜瓣,然后作一中层巩膜瓣,约3X3mm大小1/3巩膜厚度并切除之。作小梁切除、虹膜周切、巩膜瓣固定、球结膜及筋膜囊分层连续缝合。结果200例(280眼)随访6-24月,近期眼压控制率100%,远期为94%,平均眼压15.90mmHg结论改良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对NVG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燕先  袁军  李蓓  张娇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10-1912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治疗NVG的疗效。方法:在经典现代小梁切除术基础上,改良行上穹窿为基底的角膜缘处结膜切口、做巩膜瓣5.0mm×4.5mm、巩膜瓣行MMC处理、透明角膜缘连同小梁区切除3.3mm×2.0mm、虹膜剪除前灼凝表面新生血管。结果:9例(9眼)NVG患者术后眼胀痛,头痛等症状消失,眼压保持良好。1例随访4a,3例随访3a,3例随访2a,眼压均稳定在15.88~23.78mmHg。2例失随访。结论:NVG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改良方法,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疗效。方法 先作1/3~1/2厚度、大小约4 mm×3mm的浅层巩膜瓣,后于瓣下小梁区切除大小约2 mm×1 mm深层巩膜瓣及Schlemm管和近管组织,保留薄层巩膜于脉络膜,丝裂霉素C(0.08 mg/mL)棉片置于巩膜及球结膜瓣下3~5分钟,缝合球结膜。结果 随诊6~18月,眼压≤20 mmHg占95%(1 mmHg=0.133kPa),有效滤过泡95%;视力、视野无进一步损害。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水凝胶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临床意义。方法:13例13眼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均选取鼻上方位置,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后,做以角巩缘为基底4mm×5mm的浅层巩膜瓣,放置浸有0.2mg/mL浓度的丝裂霉素棉片3min后,取出棉片,用2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瓣下做一3mm×4mm深层巩膜瓣并切除,撕去Schlemm管内壁及邻近组织,可见房水渗漏明显增多,植入SKⅡ凝胶,间断缝合浅层巩膜瓣后连续缝合球结膜切口。结果:全部病例术中无1例出现前房出血或前房消失,有1例出现微穿。13眼术后眼压控制在8~16mmHg之间。2眼术后2mo后出现高眼压,经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5眼 3 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在浅层巩膜瓣下 ,切除层间巩膜、Schlemm′s管 (内、外 )壁、近管小梁 ,使房水在不打开前房的情况下 ,从角巩膜小梁渗出 ,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部分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和 /或植入网状透明质酸。术前、术后 1、 2、 8、 15天 ,1、 2、 3月 ,以后每 3月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检查。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3 1 65± 12 81mmHg (1mmHg =0 13 3kPa) ,术后第一天平均眼压 6 78± 2 5 3mmHg ,经 3— 12月随访 ,最后随访眼压 12 40± 3 74mmHg ,仅 2眼术后前房积血 ,均没有出现术中、术后浅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相似文献   

8.
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如刚  陈晓明  李茅  刘东敬 《眼科》2006,15(2):105-107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 87例(9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方法将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隧道组(50眼)行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在浅层巩膜下纵形切除5.0mm×1.5mm条状饭层巩膜和常规的小梁切除,条状巩膜远端超过巩膜床1.5-2.0mm,对照组(48 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主要指标视力、眼压、滤过泡、术巾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术后视力隧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76)。(2)术后1周两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P=0.08);术后6个月隧道组平均眼压(14.34±3.95)mmHg.对照组(19.57±7.76)mmHg;手术成功率:隧道组 88.00%,对照组6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隧道组功能性滤过泡82,0%,对照组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2)。(4)术后隧道组出现浅前房较对照组多,治疗后1周内恢复正常,没有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青光眼,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比较,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眼压控制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74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者施行小梁切除术和Scheie手术的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对比。全部手术由同一个医师操作。随访11/2年以上。作者对50眼行Cairn小梁切除术分二组各25眼,作厚0.5mm,大小分别为4×3mm及5×3mm之浅层巩膜瓣,深层巩膜切除大小分别为3×2mm及5×3mm 另外24眼作Scheie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的制作方法,观察术后远期疗效。方法:对50例85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观察组),术中制作隧道式4mm×6mm巩膜瓣,巩膜瓣的后缘与巩膜床间作三针跨度为4mm的闭合式缝合,对照组50例82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0mo。视力:观察组有7眼较术前提高,5眼视力下降,其余视力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压:观察组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参数:观察组视乳头盘沿面积(RA,m2)、盘沿体积(RV,mm3)、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mm)与术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观察组5眼视野较术前扩大,3眼视野缩小,其余视野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眼压控制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远期眼压控制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可改善视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巩膜植入治疗青光眼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加自体巩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在浅层巩膜瓣下 ,做 3mm× 2mm之深层巩膜瓣 ,深度为保留睫状体上的一薄层巩膜组织 ,将此层巩膜剪下捆扎成细卷状并植入在原切除床上。观察术后视力、视野、眼压等改变。结果  36例 45眼术后视力提高 2行以上占 1 5 6% ,眼压控制在 1 0 9~ 2 0 1 4mmHg(1mmHg=0 1 33kPa)。随访 6月至 2 4月 ,眼压控制在 1 2 0 1~2 0 33mmHg。术后无浅前房或低眼压等并发症出现 ,视野未再缩小。结论 用巩膜做植入物 ,手术简便、安全、效果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 ,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 ( 4 0× 1 0 )mm2 ,不完全切除而保留左端 ,其右端光滑面朝上扭转 90度 ,缝线固定于左侧巩膜床下。使巩膜瓣之间形成了空间 ,支撑了滤过口 ,利用这一特点防止术后滤过道阻塞。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治疗组 43例 ( 43眼 )眼压从术前 42 91±2 0mmHg降至手术后 19 5± 4 7mmHg。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 43例 ( 43眼 )眼压从术前 43 75± 19mmHg降至手术后 2 8 15± 14 1mmHg ,治疗组成功率 62 8%对照组 3 9 5 %。 结论 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对提高小梁切除远期效果有益  相似文献   

13.
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为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浅层巩膜剪除术和联合浅层巩膜切开术两组进行手术。结果术后平均眼压2.46kPa,20眼眼压在正常范围,滤泡扁平弥散,1眼失败,滤泡不明显。无1眼发生角膜瓣渗漏。结论该术式近期效果好,适合于原抗青光眼手术失败及结膜条件差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部分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药物难于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首先进行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然后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与虹膜周边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处理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32例术后第1周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期间眼压控制良好。功能性滤过泡(Ⅰ型和Ⅱ型)87.96%,非功能性滤过泡(Ⅲ型)5.06%,薄壁滤过泡3.65%。结论采用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应用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梁切除术后由脉络膜脱离 (简称脉脱 )所致的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约 6 %~ 12 %左右[1] 。我院自 1992年 6月~ 2 0 0 0年 2月应用 5 %安息香酸钠咖啡因 (安钠咖 )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脱离所致的低眼压性浅前房 78例 87眼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小梁切除术后脉脱患者 12 9例 ( 14 5眼 ) ,术前眼压均控制于 2 1mmHg( 1mmg =0 133kPa)以下。术式均为小梁切除术 ,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 ,以角膜缘为基底的 4mm× 3mm大小 ,1/ 2厚度的巩膜瓣 ,继而咬切1 5mm× 1 5mm大小的深层巩膜组织。…  相似文献   

16.
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与传统小梁切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不同缝合方式在术中、术后的优缺点。方法  90例 116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3组 :传统术式组 30例 4 2眼 ;可拆褥式缝线组 30例 4 0眼 ;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组 30例 34眼。比较 3组术后浅前房、眼压和滤过泡情况。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传统术式组 2 6 18% ,可拆褥式缝线组 7 5 % ,L形巩膜瓣切除组2 94 % ,改良巩膜瓣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随诊眼压传统术式组 (14 6 5± 4 30 )mmHg(1kPa =7 5mmHg) ,可拆褥式缝线组 (13.87± 3.6 0 )mmHg ,L形巩膜瓣切除组 (15 .5 8± 3.2 0 )mmHg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随诊功能性滤过泡传统术式组 76 % ,可拆褥式缝线组 93% ,L形巩膜瓣切除组 96 % ,传统小梁切除组与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巩膜瓣可拆褥式缝合与L形巩膜瓣小梁切除可大大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 ,提高术后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瑞济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瑞济生物羊膜贴敷的改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产。方法在传统小梁切除的基础上,于巩膜瓣下后1/3处贴敷瑞济生物羊膜片3mm×5mm,并缝合在巩膜上。结果治疗67例(B2只眼)青光眼,其中43例(51只眼)经两年以上的随访,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值控制在(14.86±4.15) mmHg。结论此种改良型应用,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解剖透析性屏障,隔开具有潜在巩膜瓣切口与深层巩膜的粘连,并可避免(?)痕形成。从而使房水在新的屏障下外渗向后琉导。提高了传统小梁切除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联合手术 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以 3种不同的术式对 3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联合手术。A组 ,自巩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 ,切口处做巩膜瓣 ,瓣下小梁切除。B组 ,隧道切口旁做巩膜瓣。C组 ,透明角膜隧道 ,其它部位行小梁切除。比较 3组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通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 3组眼压分别降低 (9 47± 2 44)mmHg、(1 0 2 5± 2 83)mmHg、(1 0 54± 3 0 9)mmHg较术前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 3种术式在控制眼压恢复视力方面作用基本相同 ,具有视力恢复快、控制眼压稳定及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洪×× 女  49岁 双眼患开角性青光眼 ,于 2 0 0 0年 9月 4日入住我院 ,住院号为 1194。术前视力为右眼 0 8,左眼0 7。眼压 3 6~ 42mmHg ,c/d =0 7,视野正常。次日在局麻下左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和膨体聚四氟乙烯植入手术。 1个月后右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和网状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术后随访 2年 ,对比观察视力、眼压、滤泡、晶状体、视野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等变化 ,现报告如下 :手术在显微镜下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约 8×15mm大小 ,分离至角膜缘内 2mm处。做浅层巩膜瓣 ,结膜瓣下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的制作方法,观察术后巩膜瓣的大小及缝合与房水滤过量和滤过泡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1例(20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制作4mm×6mm巩膜瓣,巩膜瓣的后缘与巩膜床间作3针跨度为4mm的闭合式缝合,并形成前房,观察术后早期房水滤过量和滤过泡的形成。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8.53±2.55)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24.9±15.36)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9,P=0.0001)。滤过泡:7d内Ⅰ型15眼,7d后~半年Ⅰ型13眼。术后均无前房形成迟缓。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大巩膜瓣的制作及闭合式缝线技术,术后早期前房自然恢复快,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早,眼压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