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伴随神经超声的迅猛发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愈来愈广泛。尽管TCD没有诸如MRI等其他影像检查直观和形象,但是TCD可以检测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这就使得脑血管评估达到病理生理学高度。在卒中疾病的应用包括:脑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2.
TCD作为一种对脑血管疾病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脑动静脉畸形(AVM)TCD检测报道不多,本文报告18例38次脑血管畸形TCD检查结果,分析其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脑血管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时脑血管改变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应用TCD检查、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脑血管的改变。结果TCD、64排螺旋CT检查脑血管改变异常92.9%、94%。结论TCD、64排螺旋CT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时检查诊断中对脑血管改变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说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狭窄及并发颈椎病的发生,最终导致后循环脑血流减少,脑组织低灌注,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总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与脑血管改变、颈椎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成勇  帅杰  刘勇 《中国康复》2005,20(6):339-34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在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并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方法:对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听诊、CDI、TCD检查,其中175例加行DS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49例患者行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并随访。结果:①CDI证实颅外段脑血管狭窄〉50%的患者血管杂音的阳性率高达82%。TCD提示颅内段脑血管狭窄患者血管杂音阳性率达50%。②CDI及TCD示颅外段颈、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DSA符合率达82%;TCD提示颈内动脉虹吸段或大脉中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DSA符合率达98%。③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后患者CDI可清楚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膜增生情况。CDI及TCD在术后监测发现狭窄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则表现为血流速度的再度增快。结论:CDI、TCD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前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综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例体检对象脑血管的TCD血流频谱和血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存在时,TCD血流频谱和参数明显不同。结论TCD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得到重视。脑动脉是否狭窄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TCD利用其无创、廉价的特点,对诊断患者脑动脉是否狭窄有着重要的筛查作用。本文收集了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52例患者,将其TCD与CTA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TCD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充分认识TCD确诊脑动脉狭窄的可靠性,评价TCD检查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TCD对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例CT无异常发现而临床症状明显者,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脑部血管,通过其多普勒指标的改变对脑血管病变作出诊断结果:200例患者,检出脑血管及血流异常180例,诊断阳性率90%。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可对脑血管及血流病变作出较明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CD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时机、持续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40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TCD检查并与DSA进行比较,分析TCD检测脑血管痉挛的准确性。结果血管痉挛对应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共119例,异常率为85%,其中轻度痉挛的异常率为53%,中度痉挛异常率为40%,重症痉挛的异常率为4%。结论TCD检测无创伤,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脑血管痉挛做早期诊断的精确性高:  相似文献   

9.
李尚寅  余慧华 《大医生》2024,(2):100-102
目的 分析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A、TCD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诊断效能及斑块显示情况。结果 CTA与TCD检查的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及斑块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检查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TCD检查(均P <0.05);两种检查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CD检查相比,CTA检查效果更佳,但为保障临床诊断准确性,建议联合两种方法诊断,进一步为诊断患者病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技术可提供脑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资料,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我院于1998年-2000年采用TCD检查170例惟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并与6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动静脉畸形的比较影像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脑AVM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探讨优选检查路线。方法 搜集脑动静脉畸形(AVMB)54例,全部行CT、MR和X线脑血管造影检查,部分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全组病例均行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治疗,确证AVMB的诊断。结果 CT诊断AVMB的敏感度为4068%,而MR与X线脑血管造影检查均为100%,后者在反映AVMB的循环时间、“盗血”情况和同时实施介入治疗等方面是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TCD显示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加快。结论 CT和TCD对AVMB的诊断价值有限,前者仅用于合并颅内出血时,后者主要用于术中和术后脑血流的监测。MR可确定AVMB的诊断,但是若行介入治疗,仍需实施X线脑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方法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TCD检查、Fisher量表评分,同时对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上述因素是否可对临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进行预测.结果脑血管造影及TCD检查时有脑血管痉挛、Fisher分型Ⅲ型、高龄患者临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性别、吸烟、高血压不是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造影、TCD检查、Fisher量表可以进对临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卢宝全  李欣  刘海霞  李永秋  李瑜霞 《临床荟萃》2008,23(16):1186-1187
脑血管病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是了解脑血管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国人高达10%~15%的颞窗缺如率严重限制了TCD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中荣  潘华赵华 《现代护理》2006,12(10):955-956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方法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TCD检查、Fisher量表评分,同时对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上述因素是否可对临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进行预测.结果脑血管造影及TCD检查时有脑血管痉挛、Fisher分型Ⅲ型、高龄患者临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性别、吸烟、高血压不是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造影、TCD检查、Fisher量表可以进对临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普勒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超声医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大进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临床上应用。陔项检查是通过低频超声波结合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各支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参数,是一项无创性、无痛苦、可重复性的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但是由于TCD对技术人员依赖性强,所以如何正确使用TCD操作技术,避免技术人员在操作中的不规范和TCD报告中所下结论的误用和滥用、减少临床上造成一定的医源性疾病。现笔者将TCD操作巾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烟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颅底动脉异常血管网形成而导致的脑血管改变.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重要信息;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具有无创伤性、价廉、操作简便、可动态检查等优点,是进行超早期诊断的最佳选择.在诊断、治疗、预防和评估烟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TCD)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CD对644例本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双侧大脑主要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并随访2年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分析TCD检查结果分组与2年内该人群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与脑梗死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发病率与TCD检测出的脑血流速度异常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且患相关疾病越多的组,脑梗死发病率越高。结论:TCD作为一种检测脑血管血流速度的手段,简捷、实用、无创,可运用于脑梗死筛选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SPECT对脑动脉狭窄相对应区域的功能成像,判断放射性减低区域对脑血管狭窄区域的价值。方法:对162例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检查及核磁血管减影术(MRA)、经颅多普勒(TCD)。结果:162例脑血管病患者阳性率SPECT为72.72%,MRA为69.81%,TCD为48.83%。结论:脑SPECT对MCA狭窄区域的功能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MRA、TCD能够指导临床治疗,预测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70%左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全脑血管造影虽仍为诊断该类疾病的最佳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具有0.05%~0.3%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经颅多普勒(TCD)和CT血管造影(CTA)为目前常用的两种无创检查方法.本文对临床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51例患者应用16排CTA检查,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的脑血管血供、血管狭窄及硬化情况。方法:对120例OSAS患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95%的患TCD结果异常。OSAS越重.影响其血管异常的数量越多。表现为血管硬化、血流速度改变及血管狭窄。结论:OSAS是脑血管梗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